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现艺术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既能在教学中取得最佳效果,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这就要求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现英语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
  首先,从讲授艺术上来说,艺术讲授与传统讲授方式不同。这就要求有适当的艺术环境,即真实的语境。在授课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将英语形象化、具体化,力求将语言训练融入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小学生认识、情感和生存世界的交际活动中。比如:在教授食品时,在学生掌握单词的基础上,将几种食物(egg , cake , ice cream , rice)等放在一起,创设一個情境“快餐店”,让学生扮演店员和顾客,进行对话练习。通过对话,学生不仅把单词记住了,还更好地掌握并运用了句型。
  其次,在英语教学的讲授中,还要做到动静相结合、快慢有变化和起伏有波澜。
  动与静是常见的教学活动。如果一节英语课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或自始至终寂静无声,都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都是一种无效教学。教师应以学生活动为主,做到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如学生讨论某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说:“Now, close your mouth, think about it,then give me your reasons.”如学生静静思考后,教师可以说:“OK,let’s have a discussion.”这样有动有静,避免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情绪。
  而快与慢是对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的。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突出重点,合理取舍,详略得当、快慢结合。例如,在Revision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采用“短、平、快”的教学节奏,抓住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快速复习旧知识。在Presentation环节中,教师应放慢节奏,突出重点,逐步渗透。如节奏过快,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会欲速则不达。
  另外,课堂的起伏是吸引学生的重点。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曲折起伏,跌宕有致,富于变化。如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制造课堂的“小高潮”,并把重点、难点的教学活动推向“大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再次,小学英语教学还要掌握教学组织和课堂安排的艺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对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动要活、要有秩序,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教师的地位。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授课语言和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教师语言要富于情趣和幽默。如果一名教师语言冷淡,缺乏活力,就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距离感,不利于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从而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教师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要采取委婉的说法指出其错误,既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还要采取严格要求和适当宽容相结合的原则。
  拉扎诺夫说过:“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它借助形式、色彩、韵律和节奏,通过非理性、直觉直接诉诸人的情感,打动人的全身心。它比理性直觉快得多、直接得多。”可见,如果在教学中,能很好地体现艺术性,那将在教学中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呀。这就要求这种艺术的创造者——教师,综合考虑、巧妙安排,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有节奏地进行学习,既能有效提高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益于学生高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周亮亮.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导入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3):170.
  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WTO争端解决机构作为“最有效的争端解决机构”,一直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近些年,学者们对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能动主义问题研究的较多,这不仅对进一步完善WTO争端解决机
民事司法的可接近性是指民事司法的制度设计和具体实践所体现出的便于当事人进入、理解和运用的状态或程度。它要求民事诉讼及其相关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应当充分考量当事人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