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中学教师,在新课改精神的倡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尝试与努力,渐渐体会到,若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做好以下几个结合,确实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放与收相结合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的教学理念,很多专家也都是提出放开课堂,让学生“解放”出来,在互相听课学习中,发现在教学实验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不敢放,唯恐学生乱起来,以免无法控制;另一方面教师放的过开,课堂成了“游乐场”,干啥的都有,淡化了课堂主题。特别是化学、物理等实验课,一放手让学生做试验,教室乱得一团糟,还有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生活探究题,比如“探究水的净化方法有哪些?”、“探究大气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等等。学生可以说七嘴八舌,都能举出一两个,甚至有些调皮学生信口开河。因此在实施新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时,对于学生的活动应该掌握一下“度”的问题。既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活跃起来,又要围绕课堂的教学内容展开,而不能脱离课堂主题,学生想干啥就干啥,想说啥就说啥。应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边玩边学,不能只学不玩,也不能只玩不学,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做到活而不乱。
二、 形与实相结合
在教学中,有时我们老是想着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用什么手段去体现,往往就没有注意到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要结合内容特点,从学生和学校实际出发,逐步改变自己的教法。但也有部分教师采取“拿来主义”,只是从“形式”中去借鉴,而没有领会实质性的东西,不管在我们这儿实用不实用,在课堂的某一环节合适不合适,不考虑具体时间、地点、场合而照抄照搬,课堂用的教学手段不少,就是效果不理想,给人一种“堆积材料”的感觉。就拿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来说,你老师说得再多,演示得再多,都不如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这样也很容易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查漏补缺,教师所采用的教法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核心,好课应是充满人性的,以人为本。
三、 新与旧相结合
课改不是将原有的东西全部放弃,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旧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着很多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地方,比如课堂上还是要有必要的讲解,还是要提问学生、突出疑难点,启发引导、布置练习与作业等,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有好处,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在叶圣陶、斯霞老师搞教育事业的年代,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他们不也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吗?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很少,但却能在教学上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在教学上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用什么样合适的教法,而不是用了多少种方法,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老师教学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不是唯一手段,就如我们化学上,无论何时都离不开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课改是一个新事物,不可急于求成,只要观念能够转变,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一定会尽快掌握一套新课程的教育方法。
四、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人们常说“学以致用”,学习哪门功课都是为了解决自己身边生活、工作中的问题,都有它的用武之地,教学切不可照本宣科。授课期间,穿插生活中的例子,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一个教师都有体会,新课改下的教材内容里明显增加了活动、探究、课外阅读等栏目,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巧妙安排这些栏目,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就拿化学课来说,除以上这些栏目外,教材中还设有家庭小实验、学生实验、调查报告等,若能开展这些活动,不光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河南长垣起重工业园区第三初级中学)
一、 放与收相结合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的教学理念,很多专家也都是提出放开课堂,让学生“解放”出来,在互相听课学习中,发现在教学实验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不敢放,唯恐学生乱起来,以免无法控制;另一方面教师放的过开,课堂成了“游乐场”,干啥的都有,淡化了课堂主题。特别是化学、物理等实验课,一放手让学生做试验,教室乱得一团糟,还有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生活探究题,比如“探究水的净化方法有哪些?”、“探究大气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等等。学生可以说七嘴八舌,都能举出一两个,甚至有些调皮学生信口开河。因此在实施新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时,对于学生的活动应该掌握一下“度”的问题。既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活跃起来,又要围绕课堂的教学内容展开,而不能脱离课堂主题,学生想干啥就干啥,想说啥就说啥。应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边玩边学,不能只学不玩,也不能只玩不学,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做到活而不乱。
二、 形与实相结合
在教学中,有时我们老是想着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用什么手段去体现,往往就没有注意到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要结合内容特点,从学生和学校实际出发,逐步改变自己的教法。但也有部分教师采取“拿来主义”,只是从“形式”中去借鉴,而没有领会实质性的东西,不管在我们这儿实用不实用,在课堂的某一环节合适不合适,不考虑具体时间、地点、场合而照抄照搬,课堂用的教学手段不少,就是效果不理想,给人一种“堆积材料”的感觉。就拿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来说,你老师说得再多,演示得再多,都不如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这样也很容易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查漏补缺,教师所采用的教法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核心,好课应是充满人性的,以人为本。
三、 新与旧相结合
课改不是将原有的东西全部放弃,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旧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着很多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地方,比如课堂上还是要有必要的讲解,还是要提问学生、突出疑难点,启发引导、布置练习与作业等,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有好处,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在叶圣陶、斯霞老师搞教育事业的年代,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他们不也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吗?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很少,但却能在教学上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在教学上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用什么样合适的教法,而不是用了多少种方法,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老师教学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不是唯一手段,就如我们化学上,无论何时都离不开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课改是一个新事物,不可急于求成,只要观念能够转变,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一定会尽快掌握一套新课程的教育方法。
四、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人们常说“学以致用”,学习哪门功课都是为了解决自己身边生活、工作中的问题,都有它的用武之地,教学切不可照本宣科。授课期间,穿插生活中的例子,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一个教师都有体会,新课改下的教材内容里明显增加了活动、探究、课外阅读等栏目,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巧妙安排这些栏目,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就拿化学课来说,除以上这些栏目外,教材中还设有家庭小实验、学生实验、调查报告等,若能开展这些活动,不光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河南长垣起重工业园区第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