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应用考验万兆安全网关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dx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eb 2.0、云计算、云安全、P2P、三网合一,种种新的网络应用层出不穷,应用的增多导致更高的网络带宽需求。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由2001年的3Gbps飞速增长到接近650Gbps,平均不到11个月就翻一番。在网络带宽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网络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万兆安全网关寥寥无几
  
  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产品管理部部长陈伟才说,目前在数据通信领域,“千兆到桌面、万兆做骨干”已经呈普及趋势,很多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拥有多万兆大容量端口,而在网络安全领域,我们看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万兆安全网关设备还是寥寥无几。
  安全设备不像路由设备,它不仅仅负责数据包的转发,还要对数据流状态、安全性、完整性等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对数据的处理复杂度和路由设备不在一个数量级。要保证万兆网络的安全,需要设备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性能,否则要么以牺牲一部分安全特性来换取性能的提升,要么则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来换取安全特性。
  在信息安全领域,拥有多年从业经验的陈伟才认为,在万兆安全领域,真正的核心能力是硬件的研发能力。目前网络安全设备提供商众多,实力参差不齐,部分厂家并没有硬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只是通过合作拿到定制的硬件设备,再通过软件的加载和优化,来提供安全网络设备。以这种方式打造出来的设备,往往灵活易用,但在万兆高端应用中,就会凸显出整机性能不足,无法满足用户的高吞吐量和高可靠性的需求。
  
  万兆安全网关发展之路
  
  自防火墙设备诞生以来,由于其需要对所转发数据做更深入的处理,性能方面一直落后于其他网络设备。虽然经历了x86、ASIC、NP以及这三者相互组合的时代,防火墙的性能由十几兆提升到了数千兆。但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每一代产品都会被用户越来越高的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所淘汰。
  陈伟才表示,信息化进入“2.0时代”对网络安全性能要求有了质的提升。未来的网络应用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流量激增。随着Web 2.0的普及,预计到2012年每日互联网流量将达到1.47亿Gbps,宽带用户每年增长30%,而业务流量每年增长200%。
  在线并发呈海量趋势。在流量激增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海量在线并发用户。很多热点应用(网络游戏、在线购物平台、热门搜索引擎)都会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并发在线用户。
  突发流量次数增多。互联网的普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众多网民往往会同一时间关注某一网络焦点事件。
  分析未来网络发展的这些趋势,陈伟才认为,新挑战带来对安全网关设备的四点新需求:
  第一,更高的综合性能表现。吞吐量、每秒新建、最大并发等要适应网络发展,保证安全网关设备不能成为网络瓶颈,具体要求为:吞吐量要达到万兆小包线速,解决性能瓶颈,保障万兆网络畅通;支持数百万甚至千万并发连接数,应对日益增多的网络应用;提供数十万新建每秒连接能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第二,更灵活。功能上摆脱以往的硬件微码编程限制,可以更快应对新的威胁,更迅速响应客户需求;硬件上摆脱单一的整机配置,可按需配置,接口可扩展和性能可提升。
  第三,更大的接口容量。要求支持更丰富的接口类型,拥有更多的接口数量和更大的容量,以适应不断的网络升级。
  第四,更低的部署成本。采用可扩展架构和虚拟化技术,延长设备的换代时间,降低拥有成本。
  
  多核考验研发功底
  
  如何应对“2.0时代”带来的挑战,如何满足新一代安全网关设备的需求,成为新一代安全网关设备的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2007~2008年,国内部分厂家陆续推出万兆级别的安全网关设备,大多采用了多核处理器。
  多核技术之所以成为各设备厂家的硬件核心,是和它的众多优势分不开的。多核处理器摆脱了主频对性能的限制,通过多核多线程并行计算给安全網关设备带来了变革。由于其采用通用语言,扩展功能不受限制,其灵活度也远远超过NP和ASIC。但是,设计出高效的硬件平台,开发与之相匹配的软件引擎,需要过硬的硬件研发能力和深厚的软件开发功底。不仅如此,多核处理器单颗CPU的处理能力毕竟有上限,如何突破单颗CPU对整体性能的制约成为厂家的难题之一。
  陈伟才介绍说,去年7月华为赛门铁克就发布了新一代的万兆小包线速的安全网关产品——Secoway USG9000系列统一安全网关。为了突破对CPU的依赖,Secoway USG9000系列抛弃了传统的单CPU处理技术,采用“NP 多核 分布式”架构以及控制模块、接口模块、业务处理模块相互独立的技术。接口模块基于双NP处理器,保证接口流量线速转发;业务处理模块基于多核多线程多CPU技术,配置两颗多核处理器,性能比单颗多核处理器设备提升一倍,确保各种安全业务高速并行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性能,陈伟才和他的研发团队将Secoway USG9000的业务处理模块设计为采用分布式处理技术,这样一来,整机性能可以随着部署模块的数量成倍提升,摆脱了传统方式对CPU的依赖。
其他文献
回顾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如今身边的网络应用技术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大学或者军事网络。大学校园宽松式的网络环境,成为莘莘学子们点燃梦想、创造希望的起点。但是,这种宽松式的网络管理,也为内部网络病毒交叉感染和通过 Web途径进攻的木马找到了钻空子的机会。  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冀主任介绍:“对于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各个因素,信息中心经过研究和调查,认为最难控制的还是学生宿舍和通过无线接入的学
2009年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来说,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无锡建立了物联网基地;也同样是在这一年,传感器网标准化工作小组成立,标志着我国将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传感网技术标准,力争主导制定传感网国际标准。    物联网带来集群效应     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物联网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机器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3月24日,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紧急召开媒体见面会称,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后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将重新分配。“后谷歌时代的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并不会由一家垄断,搜狗技术底子很好,在2010年会重新发力,逐鹿搜索引擎市场。”张朝阳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张朝阳还表示,在创新方面,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毫不逊色。搜狗以它的输入法5.0、双核云计算,以及浏览器的创新,已经向人们证明,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市场竞
北京博睿宏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睿)致力于提供第三方监测服务,在全面收集用户使用信息后,博睿的每一次升级都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惊喜。现在已有60多家大型网站在使用博睿的监测服务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某大型银行网银系统监测    作为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银行,以及政府推动金融改革的试点银行,该银行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目前,此银行已形成了包含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
2010年,对NEC(中国)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NEC为期3年新中期计划的开始;这是NEC以NEC(中国)有限公司为核心,对在华的约20家集团公司进行统一运营的开始;这更是NEC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从向中国出口商品到推进技术转让、在华设立合资公司的转变和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业务机制开拓和人才培养阶段,从2010年开始,新的NEC(中国)有限公司将与中
在此次高性能计算大会上,最为吸引人的一项议程就是中国高性能计算TOP100排行榜的发布。当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副秘书长张云泉读出天河一号的名称时,全场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当张云泉宣布天河一号的系统持续性能达到2507TFlops,已经超过了今年6月发布的全球高性能计算TOP500排行榜榜首的美洲虎(Jaguar)时,会场的掌声更是经久不息。这意味着,在1
5月12日,SAP宣布斥资58亿美元收购Sybase。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业内人士都不看好Sybase的发展前景,而SAP此次并购可能的竞争对手微软的首席财务官Peter Klein已经公开表示,微软不会竞购Sybase。  为何对这样一个不被看好的公司,向来不轻易出手并购的SAP却把它当成宝呢?    剑指移动应用    谈到Sybase,很多人脑海里首先闪过的是其数据库产品。但是显而易
盛大文学联合近百名中国网络作家,共同讨伐百度侵权行为,百度则坚称自己是合法运营。由盛大发起的一场大规模的联合诉讼正在酝酿之中。    11月25日,身处风口浪尖上的百度文库打破沉默,举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周岁庆生会。然而就在这样的喜庆日子里,百度在现场却并未给到会的数十名媒体记者交流的机会,似乎并不愿意在此情此景中面对有可能遭遇的令人尴尬的发问。  二十多天前,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在微博上愤然写下:
“到2011年,全球一半的信息可能没有地方存储了。”惠普统一存储事业部首席技术官朱杰敏坦言,“数据爆炸尤其是文件数据的激增对于存储厂商来说是一项十分严峻的挑战。存储不仅仅是满足容量扩展这么简单。企业在硬件上的投入跟不上数据增长的步伐。在IT预算紧缩的情况下,用户还要解决IT架构升级的问题。  在多重挑战之下,存储虚拟化技术登堂入室,这也宣告传统的竖井式存储已经走到尽头。”    应用贴近数据   
手机厂商的标签似乎被诺基亚弃若“敝履”,但手机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重要终端,其市场潜力巨大。诺基亚要变成一家软件公司,可什么样的软件公司才能装下诺基亚现在如此庞大的身躯呢?——本报记者 姜洪军    6月25日,诺基亚称,它现在是一家软件公司,而不是一家手机厂商。  回顾历史,诺基亚曾多次称自己不是手机厂商,而是另外一类公司:2007年的年末,其公司高管曾公开高调宣布,“今后,诺基亚的定位是成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