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近20年研究和应用穿心莲内酯的现状和趋势.方法:使用CiteSpace对检索自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化学索引数据库近20年收录的1184篇以穿心莲内酯为研究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图谱和表格.结果:近20年穿心莲内酯相关的论文年度发表量在波动中稳定增长,产出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南亚和东亚等地区,位于这些地区的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是研究穿心莲内酯的核心机构,但学者之间的合作性较差,暂未出现具有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穿心莲内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
【机 构】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近20年研究和应用穿心莲内酯的现状和趋势.方法:使用CiteSpace对检索自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化学索引数据库近20年收录的1184篇以穿心莲内酯为研究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图谱和表格.结果:近20年穿心莲内酯相关的论文年度发表量在波动中稳定增长,产出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南亚和东亚等地区,位于这些地区的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是研究穿心莲内酯的核心机构,但学者之间的合作性较差,暂未出现具有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穿心莲内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药效和机制方面,早期的热点有强协同诱导效应、保肝和抗病毒作用等,然后是抗自由基生成、抗氧化等热点,当前的研究热点则是抗肿瘤和抗炎,但都以基础研究为主,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结论:穿心莲内酯的相关研究在逐渐增加,并且集中分布于亚洲,但区域内的各研究机构与学者团队之间合作的交互性较差;穿心莲内酯的抗肿瘤和抗炎功效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加强临床试验的验证则是其未来开发和应用的重点之一.
其他文献
查阅国内外治疗白发病相关文献,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层面分析白发病的发病机制,根据中医药治疗优势特点,结合病因病机,综述近年来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白发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以期为今后研发治疗白发病的中药创新药和古代经典名方制剂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砂仁叶油中β-丁香烯与β-蒎烯的方法.方法:采用FID检测器,Agilent 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为250℃;程序升温为初始80℃,以8℃/min升温速率升至200℃(保持5min),载气为氮气.结果:β-丁香烯与β-蒎烯分别在质量浓度7.1~457.2 μg/mL(R2=0.9995)和11.5~736.3 μg/mL(R2=0.9997)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5%(RSD=2.86%)和98
目的:以“健脾调神”针法为基础,观察穴位注射与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小鼠模型的效果差异.方法:5只SPF级KM孕鼠产幼鼠共56只,筛选体质量10~20 g、雌雄各半的新生幼鼠32只,按随机原则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不予干预,正常饲养,剩余24只采用母婴分离、乙酸灌肠、番泻叶灌胃及夹尾刺激联合制备实验所需IBS-D小鼠模型.造模结束后,24只模型小鼠按随机原则分为模型组、穴位注射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电针组、穴位注射组取穴“百会”及“足三里”,分别施以电针刺激与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干预结束后
通过对近40年来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的报道和30余起食用新鲜黄花菜导致中毒事件进行总结梳理,发现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已成为共识.由于检测技术受限,前期主要采用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花菜中秋水仙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质谱技术的应用,最新研究发现黄花菜中不存在秋水仙碱,食用新鲜黄花菜中毒与秋水仙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