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早产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w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孕妇早产的原因分析,探讨治疗孕妇早产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早产孕妇100例,对她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影响孕妇早产的几大主要因素,总结有效临床处理方法。结果经过对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影响孕妇早产的主要原因有妊高症(78%)、多胎妊娠(157%)、胎膜早破(586%)、胎盘因素(48%)。不同孕周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体重儿发生率及死亡率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产前检查、及时预测早产发生并进行有效干预,可减少孕妇早产发生率,对围产儿不良结局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孕妇早产;原因分析;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9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00-02
  一般认为,妊娠妇女在孕周28w-37w期间进行分娩即为早产,生产婴儿为早产儿。孕妇早产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我国发病率在5%-15%之间[1]。由于不足孕周分娩,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未完全成熟,因此各器官功能较正常生出婴儿不同,常出现并发症,严重者会导致死亡,这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分析孕妇早产的影响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处理,可以改善母婴结局,本次实验选择我院早产孕妇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用作实验研究的病例来自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0月产科收治的早产孕妇100例。此期间100例早产孕妇所占比例为96%。年龄范围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37)岁。孕周在28w-37w,平均分娩孕周为354w。其中单胎妊娠的有88例、双胎的有12例,共产下早产儿112例。100例早产孕妇中包括初产妇76例、经产妇24例。
  12方法采用综合处理方法对早产母婴进行处置。当产前检查发现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妊娠病例,嘱其卧床休息,少运动,卧床尽量取左侧位,并给予间断吸氧;如果胎儿存活,胎儿无呼吸窘迫及胎膜破裂等威胁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病例,给予常规监护,监测各项生命体征;采用抑制宫缩、应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联合促胎肺成熟措施综合干预,当出现胎膜破裂的情况时,应立即给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以帮助胎儿顺利产出,避免胎儿窒息。当产前检查有早产先兆病例,应加强对其管理和各项指标监测。比较分析28-34w和34w-37w的早产儿Apgar评分、低体重儿发生率及死亡率。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影响孕妇早产的主要原因有胎膜早破(586%)、不同孕周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体重儿发生率及死亡率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1孕妇早产原因分析结果从本次资料回顾分析来看,胎膜早破是引发孕妇早产的最主要和直接原因,占所有病因的586%,其次为多胎妊娠(157%)、妊高症(78%)、胎盘因素(48%)。
  22不同孕周早产儿各项指标比较结果早产儿孕周范围在28w-37w,这期间还可将其分为两个时间范围,比较他们的不同。从结果来看,28w-34w的早产儿Apgar评分要低于34w以上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值要高于34w以上早产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3讨论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新生儿死亡中有约15%为早产儿[2]。早产不仅提高新生儿死亡率,也给家庭、社会带来经济和精神双重负担,因为早产儿中弱智、体弱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婴儿。因此加强高危妊娠监管力度,做好孕妇早产的预防工作意义重大。关于早产的影响因素研究,我国从未停止并逐渐深入,但国内外并没有相关明确的阐述和理论成果,主要因为发病原因的复杂性,但是从细胞生理来看,可以确定成TNF、IL-1、IL-6、IL-8等细胞因子大量释放是造成早产的主要分子因素,这些物质的释放,会降低细胞溶酶体稳定性,从而促进了,磷酸酯酶释放,前列腺素增加,引起宫颈扩张,造成早产[3]。而临床实验研究证实,上述细胞因子的释放多余绒毛膜感染刺激胎膜有关[4]。胎膜早破多是由这一机制构成,是早产常见的直接原因,占所有因素比例最大,本次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早产也与其他多种因素有关,如胎位异常、子宫内膜压力增高、孕妇营养不良等,往往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从社会环境因素看,孕妇早产还与孕妇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生活饮食习惯、流产史、妊娠高血压等有关[5]。
  综上所述,鉴于孕妇早产原因的复杂性,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早产发生率。包括产前检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营养支持、药物应用、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全方位综合处理,从而降低早产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改善不良结局。
  参考文献
  [1]黄大雁,等300例早产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009):1722-724
  [2]彭泽琴,蔡俊97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及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2)
  [3]傅晓丹,等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19(13):90
  [4]孟志新早产80例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018):3455-456
  [5]欧红新早产85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子宫破裂;妊娠晚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毕丽娜,女,31岁。以“停经10个月余,胎动5个月余”为主诉收入院。平时月经规律,经型14岁4/30天,量中等,无痛经。LMP:2010年12月24日。EDC:2011年10月1日。孕期经过顺利。既往:2年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一男性活婴。术后切口无感染愈合良。人流3次,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征:T:36.9℃,P:86次/分
【摘要】饮食对于肝硬化疾病的恢复、费用及再次入院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以前我们只重视治疗和护理,而不合理的饮食会加重病人的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至死亡,使用科学的饮食方法来改善肝硬化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硬化;饮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99-01  1饮食指导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