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 能增强其实效性,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应用
1 启发式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学指导思想或教学原则
启发式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是同“注入式”教学指导思想根本对立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学生观的对立。启发式教学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而不能只把学生看作机械、被动的灌输对象;其二是学习观的对立。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智力的提高,强调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应该有机结合,“智”重于“知”,要让学生在“活学”的过程中“学活”,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让学生在一味地死记硬背后成了书呆子;其三是学习效果的对立。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以致用,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紧密结合,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空谈家。
2 启发式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学的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在讲授法中的应用
讲授法是高校专业课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所谓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等。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3)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讲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采用讲授法,必须贯彻启发式,避免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
2.2 启发式在讨论法中的应用
讨论法也是高校专业课较常用的教学放方法,课堂上教师会经常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社会现实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求得正确认识。
2.3 启发式在练习法中的应用
启发式应用于练习法时,要注意以下问题:要引起学生对练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练习的自觉性。为此,练习题的设计要巧妙;要使学生了解练习的意义,明确练习的要求;要注意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法。
3 启发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启发式教学法直接应用于高校专业课教学,启发式既是总的教学方法,又是具体的教学方式。启发式作为具体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恰当运用。以下所述只是几种在高校专业课中较常用的具体启发方式。
3.1 动机启发
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校专業课的“内部诱因”,使学生对高校专业课既有“学好”的愿望,又有“学好”的追求的一种启发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当前发展的状况,对学生指明哪些山头值得攻打,突破口在哪里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动机的诱因。
3.2 设疑启发
这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问题,使学生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启发方式。疑是思之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多做对“自明性”的分析,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难易度适中、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疑难问题,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提问等手段,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求得疑难的解答,完成教学任务。
3.3 比较启发
这是通过比较揭示事物的矛盾,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启发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见真伪,比较见异同,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可开阔学生思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更深刻、更准确。除此之外,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采用较多的启发方式还有情景启发、类推启发、研讨启发、提示启发、归谬启发、直观启发等。每一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需要各位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应用
1 启发式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学指导思想或教学原则
启发式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是同“注入式”教学指导思想根本对立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学生观的对立。启发式教学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而不能只把学生看作机械、被动的灌输对象;其二是学习观的对立。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智力的提高,强调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应该有机结合,“智”重于“知”,要让学生在“活学”的过程中“学活”,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让学生在一味地死记硬背后成了书呆子;其三是学习效果的对立。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以致用,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紧密结合,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空谈家。
2 启发式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学的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在讲授法中的应用
讲授法是高校专业课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所谓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等。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3)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讲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采用讲授法,必须贯彻启发式,避免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
2.2 启发式在讨论法中的应用
讨论法也是高校专业课较常用的教学放方法,课堂上教师会经常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社会现实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求得正确认识。
2.3 启发式在练习法中的应用
启发式应用于练习法时,要注意以下问题:要引起学生对练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练习的自觉性。为此,练习题的设计要巧妙;要使学生了解练习的意义,明确练习的要求;要注意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法。
3 启发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启发式教学法直接应用于高校专业课教学,启发式既是总的教学方法,又是具体的教学方式。启发式作为具体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恰当运用。以下所述只是几种在高校专业课中较常用的具体启发方式。
3.1 动机启发
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校专業课的“内部诱因”,使学生对高校专业课既有“学好”的愿望,又有“学好”的追求的一种启发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当前发展的状况,对学生指明哪些山头值得攻打,突破口在哪里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动机的诱因。
3.2 设疑启发
这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问题,使学生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启发方式。疑是思之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多做对“自明性”的分析,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难易度适中、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疑难问题,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提问等手段,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求得疑难的解答,完成教学任务。
3.3 比较启发
这是通过比较揭示事物的矛盾,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启发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见真伪,比较见异同,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可开阔学生思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更深刻、更准确。除此之外,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采用较多的启发方式还有情景启发、类推启发、研讨启发、提示启发、归谬启发、直观启发等。每一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需要各位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