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言教学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相互交流的工具。通过它,教师可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可以很好地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可以说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好的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醍醐灌顶、如沐春风;不好的教学语言会让学生形同嚼蜡,如坐针毡。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夯实双基,“想学、乐学”,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我认为,方法不外两点——课外:紧抓各项基本功的修炼不放松;课内: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凸显教学语言的魅力。
  一、课外紧抓基本功的修炼不放松
  1.紧抓语言基本功的修炼不放松
  历史课是一门文字课,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老师都要用语言来表达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语言基本功的修炼应成为每个历史老师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教育家斯霞认为:教育语言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要使学生会说普通话,说话口齿清晰,咬字正确,声音响亮,语言完整,简明扼要,用词准确,那么教师首先要做到这些。有的老师会认为,历史课又不是语文课,要那么高的要求干嘛?学生能听懂就行了。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不清,语义含糊,结结巴巴,有货倒不出。那教学场面会是如何的尴尬,教学效果会是如何的低下。因此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深厚的语言功底会让我们如鱼得水、信手拈来,获益匪浅。
  2.提高教师的历史文学素养不放松
  史学首先是文学,它主要是关心研究人,探究的是过去时空中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及其意义,重人不重事。因此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应该是文学家与史学家的结合体,既要占有丰富的史学材料,还要拥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才能很好的把一段历史有血有肉的表述出来,才能让学生真正的领悟其中的精髓和价值。史料是内容,语言是形式,史料丰富则语言丰富。如何让自己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料?教材、教参、优秀的史学著作、相关的历史资料、原始资料、历史古迹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拥有丰富历史资料的载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其教育技巧的提高,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只有从各种书籍中采掘表现社会生活领域的材料,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使它生动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凸显教学语言的魅力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教学之前,老师要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科学严密的设计,大到每个问题的分析讲解,小到书本上一个重点字的落实,真正做到“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是多么的重要。一般历史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新课讲授和小结。
  1.导入环节,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洁性和感染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要求历史老师能在短的时间内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受到强烈的感染,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悬念导入等。无论是什么导入方式,老师都要适时地用简洁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今天的课题,或激昂、或悲愤、或设置悬念、或开宗明义——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较快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小结时,语言要倾向凝练和升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精力与注意力的分配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中间阶段——学生依定向目标,学习创造,学习积极性高,是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形成阶段;结束阶段——注意力开始分散,学习的惰性比较明显,学习效率比较低。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此时的注意力特点,迅速科学地推动教学进程。小结的语言语言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不能拖沓冗长。老师尽量在短的时间内,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重难点进行突出和突破,给学生留下虎头豹尾的感觉。升华是个体改变冲动的目的和对象而并不抑制它们的表现。一般总是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的方向,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意义和价值。例如学了世界史“50年代至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后,要联想到当今中国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也需要这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再如从中国古代史上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过程中挖掘出:生产力的发展起最根本的决定作用。
  3.注意体态语的运用
  “三尺讲台”对老师而言就是一方小小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老师有时就像一个演员,除了要很熟练地说出“台词”——有声语音,有时还要配合以一定的无声语言。即老师要通过手势、表情、姿态、眼神等因素的配合,起到传情达意,帮助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某些教学要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等作用。比如我在讲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背景时,就用了这一方式。我用左胳膊当山东,右胳膊当陕北。我先把两个胳膊护在胸前,后来打开又垂下,再挺起我的胸膛,接着我做了个刀插心脏,然后要晕倒的姿势(表明这两地的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被粉碎,国民党所控制的中原地区就直接暴露出来,因此毛主席当机立断,做出了“挺进中原,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的战略决策。)学生很快体会到决策的英明性,会心地笑了起来。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教学语言也十分丰富,我仅采撷了其中的几朵浪花,与大家分享。当然百师有百法,请各位同仁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的方法,把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
其他文献
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需要针对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管,要在保证企事业单位经济运营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经济企事
前往石(柱)黔(江)高速公路建设工地采访,我们一行分乘三辆车.最后一辆车数次消失在后视镜的视野里——山路坡陡弯急,乘员晕车呕吐,不得不停下来.rn这是黔江至石柱的老公路.20
期刊
不仅我国,全世界哪个国家也都从未面临过目前的老龄化局面。养老和教育一样是人类社会的决定性问题。目前在我国,养老地产目前热度非常高,但是问题也非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真实养老地产不多。目前的养老地产大部分都是为了批地、卖房子而包装的养老地产。优秀的养老地产项目也不少,但是比例很小。普通住宅开发商搞养老,在理念、策划、规划、设计、配套、服务等专业技术领域都很难达到要求;二是缺乏系统性。养老事
摘 要:上好每一节课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最大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首先要有正确的、科学的、新的教育理念,其次是精心完美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形式,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还要认识到练习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 激发 引发 培养 传
在台州,南北部经济不平衡一度成为发展的突出问题.全省山海协作的号角吹响后,台州顺势于2004年启动实施“南北协作工程”,为南部发达县(市、区)与北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县搭建
期刊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逐渐成不成熟走向成熟,主要体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外交部门及其职能的不断优化,专门的外交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实践证明,在短短几十年的期间,我国的外交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强,国际局势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这就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再以过去单一的、简化的外交格局和形式来应对当今世界的新变化,而是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我国
本文以应付账款为研究视角,首先对应付账款的功能进行多维度解析,然后对应付账款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策略做出探讨.
[案情概述]rn2008年10月,李先生接到太平洋保险销售员傅某打来的推销电话.傅某在电话中向他推荐了一款名为“小康之家-金玉满堂两全保险(分红型)”的保本分红型保险.据傅某介
上世纪90年代,沱牌在白酒江湖上的呼风唤雨令所有白酒企业大佬们都侧目而视,沱牌酒根据当时的消费水平实施的低价,高品位的营销战略赢得了消费者的芳心,当时其与茅台、五粮液的高端霸主地位可谓旗鼓相当。后来由于税收的影响,营销成本的上升以及中高端产品销量的规模性缺失,曾经是“六朵金花”之一的沱牌略显落寞,一直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  近段时间,沱牌动作频频,其在丰富产品结构的同时再次启动了自2003
期刊
“营改增”即将以往营业税的征收转变为增值税增收,其实施对于企业的税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营改增的价值,并探讨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