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培养数学创新意识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198962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战场,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教师自身素质要“过得硬”,这是创新的前提
  
  数学教师要精通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熟识新老教材,明确并掌握教材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准确理解数学思想,正确运用数学思想。
  例如:在教《因式分解》这一章节时,现行教材删去了“十字相乘法”这一内容,只出现在阅读材料里,多数教师不予重视。然而,许多习题中则会出现这一类型的题目,也直接影响到九年级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给后期教学和学生答题造成了影响。我就利用了这一阅读材料,重点分析了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法,利用这一多项式乘法题的练习讲解,最后让学生归纳出了“十字相乘法”的方法,学生用了不到一节课的时间都已学会,为后期教学带来了便利。
  
  二、学生学习兴趣要“高”,这是创新的动力
  
  一提起激发兴趣,我们就会想到多媒体教学,在农村中,我们还可以就地取材,告诉学生如何“做数学”。
  如在学“圆锥、圆柱的侧面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时”,可在课前指导学生制作“玩具”:一个“圆凳”,一个“陀螺”。第二天上课前,同学们都拿出自己制作的玩具要我评评,谁的最好,谁的最漂亮,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上来了。上课时,我首先巧妙地导入“同学们的玩具制作都很漂亮,现在来看一看,怎样才能计算出你手中玩具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然后让他们把手中的玩具劈开、测量、计算,很快,他们就掌握了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新课要“放”,这是创新的关键
  
  1 要放权,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
  教师要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全体参与学习。例如,对例题的选择,我一般不参照书本的例题,而是找资料或自行拟题,再由学生自行讨论交流,合作探索,促使学生必须认真自学,弄清教材例题的解决办法,避免了部分学生照本宣科的毛病。
  2 要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自主探索可以帮助学习理解知识的形式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决不能包办代替。
  如在教《平行四边形》一章时,我带领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木工厂,上了两堂活动课,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只花了两节课就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所有性质。
  
  四、课后练习要“活”,这是创新的延续
  
  课后练习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不单练基本题,还要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加些奥赛题。
  1、一题多解的练习
  如在教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时,我课后设计练习为:已知一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3,1)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4,0),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我让学生用三种方法解答,再分析出最佳办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一题多变的练习
  如在教三角形内切圆的计算时,利用课本一道练习题的结论略加引伸,就能得到一个公式,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已知△ABC三边,AB=a,AC=b,BC=c,内切圆的圆心为I和BC、CA、AB分别相切于D、E、F,s=1/2(a b c)。求证:AE=AF=s-a BF=BD=s-b CD=CE=s-c
  学生解答后,教师只要略加改变,把C=90度加进去,学生就又会去解答求证,从而也就得出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的计算公式:y=(a b-0)/2。
其他文献
谈起我的个子,唉,惭愧!都上初一了,还不如人家低年级小弟弟、小妹妹高。  为了我的身高,我妈可郁闷了,整天对着我念“经”:“你瞧人家一个个长得多高呀,你看你!”说得我一愣一愣的。而老爸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只要将来有本事,个子不高又有什么关系?”老爸每次说这话时,老妈马上把他轰到一边去。  妈妈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偏方,说吃黄豆、胡萝卜、玉米有助于增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亲自下厨动手给我弄了一碗。
难以置信,父亲真的成功了!  当看到自己面前站着一个和我长得毫无差别、仿佛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人时,17年来我第一次对自己视觉的正常性产生了怀疑。足足愣了有半个钟头,我才神经质地伸出手去摸他的脸——他不乐意了,皱着眉挡开了我的手:“喂,喂。你干嘛动手动脚的?”那神情、那嗓音、那动作,不是我还能是谁?  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感激地转过头看着父亲。父亲躺在沙发上,微微叹口气:“唉,但愿我没有做错……” 
期刊
博南帕克是玛雅遗迹中的古文明之花。数世纪以来,这些精彩绝伦的古代生活细节被封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洞穴的壁画中。我们关注艺术的美和远古文明的信息,古玛雅人却以不经意的方式把文明延续于现代生活。    神奇的博南帕克壁画    博南帕克的台地山陵曾是玛雅文明兴盛衰落的地方,郁郁葱葱的树林披覆之下隐藏了一座小寺庙,昔日金碧辉煌的拜神大殿已成为废墟,然而它却像一位滔滔雄辩者用浑厚低沉的声音诉说着玛雅人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