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英语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是更注重学习的主体——学生的
参与。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上,一个班40多个学生,部分学生抢着发言,其余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各想各的,不认真倾听。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整体没有参与进来,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行为。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过:“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应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影响学生主体参与的原因
目前,英语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课堂上不活跃,不主动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学习动机不足,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习比较被动。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1.培养和谐师生关系是前提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首先要从心理上承认并接受学生可能出现的一切不良习惯等不利因素,并且从行动上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因为所有的抱怨、责备和强制学习都毫无意义,甚至适得其反。
2.改革教育内容及载体是重要因素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的是就业而不是升学,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有其特殊性。那么,教师深入行业、企业的各个岗位,充分调研各个岗位对英语的需求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是在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还是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牢抓学生的兴趣不放松。这要求老师对每一节课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实物、图片、投影仪、多媒体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位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激活的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的参与热情。
3.扮演好教师的多元角色是关键
要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以下几个重要角色。
(1)教师是教学方法的筛选者和执行者。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英语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示范与模仿法、练习法、评价法等。现在又有不少专家和教师们提出了行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方法。其实这些方法都是殊途同归,即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首先,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同学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挫折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同学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教师要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所有学生都从语言实践活动中受益,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成为英语学习的鼓励者。罗杰斯认为,教学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只有营造和睦融洽的情感氛围,才能使“参与”机制发生作用。要巩固和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对学生的参与就必须采取积极态度——多鼓励、多尊重、少批评。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根本
教师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取能力,为将来的终身学习做准备。因此,“授之以渔”更重要。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并培养人际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参与,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认知发展。所以,参与既是教育的条件,又是教育的目标,参与意识、参与精神、参与能力应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与。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上,一个班40多个学生,部分学生抢着发言,其余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各想各的,不认真倾听。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整体没有参与进来,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行为。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过:“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应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影响学生主体参与的原因
目前,英语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课堂上不活跃,不主动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学习动机不足,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习比较被动。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1.培养和谐师生关系是前提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首先要从心理上承认并接受学生可能出现的一切不良习惯等不利因素,并且从行动上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因为所有的抱怨、责备和强制学习都毫无意义,甚至适得其反。
2.改革教育内容及载体是重要因素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的是就业而不是升学,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有其特殊性。那么,教师深入行业、企业的各个岗位,充分调研各个岗位对英语的需求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是在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还是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牢抓学生的兴趣不放松。这要求老师对每一节课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实物、图片、投影仪、多媒体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位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激活的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的参与热情。
3.扮演好教师的多元角色是关键
要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以下几个重要角色。
(1)教师是教学方法的筛选者和执行者。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英语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示范与模仿法、练习法、评价法等。现在又有不少专家和教师们提出了行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方法。其实这些方法都是殊途同归,即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首先,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同学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挫折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同学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教师要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所有学生都从语言实践活动中受益,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成为英语学习的鼓励者。罗杰斯认为,教学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只有营造和睦融洽的情感氛围,才能使“参与”机制发生作用。要巩固和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对学生的参与就必须采取积极态度——多鼓励、多尊重、少批评。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根本
教师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取能力,为将来的终身学习做准备。因此,“授之以渔”更重要。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并培养人际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参与,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认知发展。所以,参与既是教育的条件,又是教育的目标,参与意识、参与精神、参与能力应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