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亲近语文的兴趣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的教学环境要能为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形成服务,要能在突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下功夫。从生活和教与学的角度落实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而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乃至家长之间认识问题、观念问题、教育手段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过程环境营造兴趣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65-02
围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是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探究。 一、营造语文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亲近语文的有效手段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都依赖于语文知识素养、生活素养的积累和提高。要想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亲近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家里或是在学校,听到的总是父母或老师要求孩子背书、写字、做作业的要求和指令,父母或老师们更多忽视的是学生的兴趣培养,给孩子带来的是对语文学习的厌烦。我认为,让学生亲近语文进而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需要父母或老师有目的的去营造一定的环境,这个环境如果营造的好,那么学生、教师乃至家长之间的认识问题、观念问题、学习态度问题,或许就可以通过家长或老师对学生学习环境的有效干预和积极引导来解决。如,教师或家长只要选择到合适的环境,也许就可以通过一本书,一篇小说,一个电视剧,或者一首诗的学习干预或引导,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方面,家长和老师都要做学生学习的表率。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同时设置了一个讨论题:老人为什么要直面凶狠的鲨鱼,那么危险,老人却要坚持与鲨鱼搏斗到底,直到饥饿、疲惫但却胜利的拖着一副鱼骨架回到渔港,老人的这种行为你怎么看?有个同学回答说,鲨鱼是极其危险的动物,老人与鲨鱼搏斗,是他自己不自量力的找死,他能战胜鲨鱼回来是他的运气,要是我,我才不那么傻呢!听课的老师和同学都很诧异,我却很能理解这个同学,现在还有谁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去面对这么危险的动物,这是不能提倡的。现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反对未成年人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果真这样做了那就是傻帽!反过来看,老人与鲨鱼,实际上,老人搏斗的对象真的是那条鲨鱼吗?我的问题立即引来不少同学的窃窃私语,我要求小组讨论后发言。五分钟后,有个同学发言说,老人拼死搏斗的是他自己的懦弱,他战胜了自己的懦弱,也就战胜了鲨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做事要有毅力,要敢于面对挑战,尤其是要敢于挑战自我。我马上抓住机会说到,这位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很到位啊,平常喜欢看书吗?他说,喜欢,经常还为了书中的问题同爸爸争论呢!我表扬了这个同学。同时对全班同学说,咱们的语文学习,古诗文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背诵默写会相对枯燥些,要想学好语文,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精华我们还是要当做宝贝攫取的,不费点劲就不容易得到啊!所以语文学习和积累实在不容易,这就需要平常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你才可能谈出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的文化修养啊!课后,班内的同学自觉建立起了班内的读书角,自愿捐书、捐报。我所任课的这个班有位同学的语文高考成绩竟然考了137分。由此可见,环境干预和积极把握时机的引导,对学生亲近语文,以及学习兴趣的养成是何等重要啊!我正是抓住了形成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触发点,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地同自己的懒惰搏斗,鼓励学生相信每天积累一点,自己的语文学习就会进步一点,能力就会提高一点。与人交往的文化素质、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自己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都会受益。说实话,我很感动当年这位同学的发言,他能从《老人与海》(节选)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拓展性的思维是很值得肯定的,这也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出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有目的的安排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实现语文教学的应用、审美、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的目的。 二、兴趣培养是学生参与课改实践活动的动力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动力,也是新课改的动力。如何激发这种动能,我做过以下尝试:1.安排学生深入社区,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写社会调查报告。学生生活接触的社会面有限,而语文学习的营养库又是社会。只有多让学生接触社会,他们才能感悟、理解社会,进而对社会才会有自己的独特评价。都说90后的孩子没有责任心,能怪他们吗?家里,有父母管着,爷爷奶奶疼着,七大姑八大姨们爱着,让他用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能做到吗?他即便表达,表达的能是真实的情感吗?所以这不能怪90后的孩子,要怪只能怪社会家庭大教育的缺失啊!我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获得了感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有创意的表达情感,有选择的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去写自己愿写的生活,表达愿表达的情感。2.给学生一个独立表达的机会。会独立表达的人,人际交往就会顺畅些,有目的的给学生独立表达的机会,就是为了培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孩子们的自信,是他们独立与人交往后获得的。一个经常不与人交往的孩子,缺少的就是自信。我一个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两次辩论比赛,这两场比赛,都是围绕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反两方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但这种独立表达的效果却很好。师生们积极的参与,说明了这种开放的语文教学活动对课改是给足了力。除此而外,我还通过安排学生参与课本剧编写和表演,参与学校文化讲堂活动,参与文学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大语文学习的乐趣。   总之,语文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着力突出的是学生成长和发展。达到这个目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们在热爱的前提下去亲情打造自己的语文教学环境,去关爱自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是人一生的启蒙教育,更是整个人生教育的根基,小学教育教师承担着培养教育学生的重大责任,而语言更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之一,由于小学生在小学时期教育水平不高、识字能力较差,所以,小学教师个人便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而教师的语言更是实施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期,应当及其注重个人语言行为规范,与此同时,良好的运用自身的语言技巧以及语言策略来对
【摘要】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升课堂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具有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和具有一定的教学艺术。本文欲从课前教师对学情、教材的准备;艺术的课堂教学及创新的教学理念的运用等几方面论述,从而达到提升历史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艺术 课堂效率自主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64-01  教学是一门
【摘要】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知识已经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对于教育也因此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基础受到各方重视,同时作为小学教育中关键一环的小学语文显得尤为重要。语文作为我国的文化精髓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日后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做好小学语文教学,本文将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几条关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策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