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承接项目越来越多,管理跨度加大,信息渠道不畅,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下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用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本文就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组织结构;制度建设;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建筑施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承接项目越来越多,管理跨度加大,信息渠道不畅,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下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用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现代管理要求进行流程再造,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和统一认识
为搞好信息化建设,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层首先要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比如,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总经理亲自挂帅,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主抓,由副总工程师带领企业策划部负责具体实施网络建设工作。
信息化建设应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总动员,阐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明确各部门、各分公司“一把手”职责,为进行流程再造扫清思想障碍。
为使管理人员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提高员工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培训工作,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培训。
二、调整组织结构,理顺管理关系
要实现管理流程的再造,就必须对部门、岗位及其职能重新调整和设计。因此,首先对机关管理部门重新定编定岗,科学划分职责范围,并在职责范围内给予管理人员更大的参与决策、管理的权限。通过对管理流程再造和对管理业务的集成及自动化改造,建筑施工企业机关职能部门机关人员可以进一步的大幅精简。
本着理顺关系、加强管理、规范经营、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对各地分公司进行区域化重组,将有发展潜力的各地分公司按区域进行整合。此外,还对二级单位进行资产重组。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制度建设创新
项目部是经济管理组织,企业必须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其管理行为。制度建设,一是企业管理者和职能部门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要规范化、制度化,要尽可能统一项目管理模式。要有机处理好企业经理与项目经理、企业职能部门与项目经理部的关系。项目经理是企业经理在项目上的全权代表,代表企业对外履约。项目经理与企业经理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经济合同平等关系,不能以经济平等关系代替上下级关系,更不能以上下级关系代替经济平等关系。二是不断优化企业的基本职能结构,科学界定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强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服务职能,弱化直接指挥控制和行政命令,变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模式为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调控模式。三是对项目管理成效的考核要科学化、理性化,必须明确企业本部是投资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而项目是成本中心,要通过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与考核,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四、实施管理流程及业务流程再造,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1、对原有的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
组织相关部门,绘制细致、明晰的管理流程图,并对管理流程进行分析,寻找管理流程改造的突破口。一是对现有管理流程的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及关键问题,寻找发生管理成本的主要原因。二是针对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需要、管理要求以及企业的现实情况,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从经营管理的几个主要环节如招投标、项目、财务管理环节中找出管理流程再造的切人点。三是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及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各环节的重要性重新定位和排序,进行重新组合。通过对管理流程的研究、分析,压缩管理层次,实现管理的扁平化。
2、科学设计管理流程,实现岗位流程再造
在对管理流程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管理流程进行管理标准设计,实现管理流程的集成与自动化。将一些串行流程优化改为并行流程,使之精简化;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上进行集成应用,使之程序化。
3、对管理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改造信息流程
在充分调研、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工作的要求,以精简化、实用化为原则,分门别类、自上而下地重新制定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流程,要求各部门、分公司和项目部都必须严格按信息流程要求,及时、准确、定向地按规定渠道利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平台传递各项管理信息,以实现管理信息的纵向传递与横向交流。
4、以项目为成本中心,全面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
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基础和利润来源,建筑施工企业在对项目部的管理上,采取以下措施:
精简项目管理层次,加强协调、指导和控制。
要求所有职能机构全心全意为项目服务,为项目部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全面推进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的运行,以成本控制为主线,实现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管理。重点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项目管理软件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决策层可随时查询各项目部的运作情况以及成本、质量、安全、进度等各项指标,通过数据抽取和对比分析全方位掌握项目动态,及时对不合格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项目的材料管理和分包管理加强控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必须按项目管理软件规定的程序进行材料管理和劳务分包管理,进行公开、公平招标。在材料的使用上也必须按照项目管理规定进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减少管理漏洞,有效遏制项目成本超支现象。以信息技术手段规范项目管理,使项目管理程序化,彻底改变以往的“一个领导一个法”的传统的经验管理方式,变人治为法治。
针对施工项目点多面广,对外地项目难以控制与管理以及施工项目的差旅费、招待费过高的弊端,建筑施工企业建视频会议系统。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及下属各级单位都能按需召开各自的网络视频会议,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分公司及外地项目部进行沟通实现零距离办公。
加强项目的财务管理,对项目财务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财务核算。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综合信息平台与“金蝶”财务管理软件相联结,实现财务管理电算化,加强项目的资金控制和管理。
全面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在人、财、物及技术上保证项目部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要求所有项目部按照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的原则配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管理人员,项目部的各项管理信息必须通过网络与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交换,通过以上措施,使工程项目管理由粗放管理走向规范管理。
五、以多元化的信息交换渠道,实现市场营销网络化
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筑施工企业以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内外部电子邮件系统等多种途径,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交换渠道,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通过网络化运作取得巨大的成效。
通过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建立一整套市场营销的新模式。一是拓宽建筑市场信息渠道,扭转过去被动接受工程信息为主动寻找信息;二是通过应用大量先进的专业软件如预算软件、清单报价软件、网络图制作软件等,规范市场营销工作,提高招投标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组建建筑施工企业广域网,实现管理信息化
(1)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根据组织结构的特点,对建筑施工企业网络体系架构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论证,制定“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讲求实效”的总体原则。信息化建设与开发应用紧密结合,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特点和发展目标相适应,为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2)网络应用的开展。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实际,相继开展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内外部邮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档案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資源管理系统等应用。
(3)信息系统集成与资源整合。为提高网络系统的功能作用,建筑施工企业专门与有关单位研究解决OA系统与财务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工程预算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等专业软件的接口,使各专业管理软件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有机结合,从而使各项管理通过网络深入到各个层面,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各类数据的集成和整合。
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管理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平衡点的过程。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包括管理思维变革、管理行为改造以及管理效果追求的复杂工程,是以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努力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创新过程。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企业只有坚持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根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2】谭磊.孙鹏.张东焕.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0(06)
【3】邓少民.浅谈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J].华章.2010.(19)
【关键词】:施工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组织结构;制度建设;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建筑施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承接项目越来越多,管理跨度加大,信息渠道不畅,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下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用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现代管理要求进行流程再造,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和统一认识
为搞好信息化建设,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层首先要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比如,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总经理亲自挂帅,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主抓,由副总工程师带领企业策划部负责具体实施网络建设工作。
信息化建设应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总动员,阐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明确各部门、各分公司“一把手”职责,为进行流程再造扫清思想障碍。
为使管理人员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提高员工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培训工作,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培训。
二、调整组织结构,理顺管理关系
要实现管理流程的再造,就必须对部门、岗位及其职能重新调整和设计。因此,首先对机关管理部门重新定编定岗,科学划分职责范围,并在职责范围内给予管理人员更大的参与决策、管理的权限。通过对管理流程再造和对管理业务的集成及自动化改造,建筑施工企业机关职能部门机关人员可以进一步的大幅精简。
本着理顺关系、加强管理、规范经营、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对各地分公司进行区域化重组,将有发展潜力的各地分公司按区域进行整合。此外,还对二级单位进行资产重组。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制度建设创新
项目部是经济管理组织,企业必须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其管理行为。制度建设,一是企业管理者和职能部门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要规范化、制度化,要尽可能统一项目管理模式。要有机处理好企业经理与项目经理、企业职能部门与项目经理部的关系。项目经理是企业经理在项目上的全权代表,代表企业对外履约。项目经理与企业经理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经济合同平等关系,不能以经济平等关系代替上下级关系,更不能以上下级关系代替经济平等关系。二是不断优化企业的基本职能结构,科学界定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强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服务职能,弱化直接指挥控制和行政命令,变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模式为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调控模式。三是对项目管理成效的考核要科学化、理性化,必须明确企业本部是投资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而项目是成本中心,要通过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与考核,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四、实施管理流程及业务流程再造,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1、对原有的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
组织相关部门,绘制细致、明晰的管理流程图,并对管理流程进行分析,寻找管理流程改造的突破口。一是对现有管理流程的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及关键问题,寻找发生管理成本的主要原因。二是针对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需要、管理要求以及企业的现实情况,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从经营管理的几个主要环节如招投标、项目、财务管理环节中找出管理流程再造的切人点。三是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及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各环节的重要性重新定位和排序,进行重新组合。通过对管理流程的研究、分析,压缩管理层次,实现管理的扁平化。
2、科学设计管理流程,实现岗位流程再造
在对管理流程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管理流程进行管理标准设计,实现管理流程的集成与自动化。将一些串行流程优化改为并行流程,使之精简化;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上进行集成应用,使之程序化。
3、对管理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改造信息流程
在充分调研、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工作的要求,以精简化、实用化为原则,分门别类、自上而下地重新制定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流程,要求各部门、分公司和项目部都必须严格按信息流程要求,及时、准确、定向地按规定渠道利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平台传递各项管理信息,以实现管理信息的纵向传递与横向交流。
4、以项目为成本中心,全面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
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基础和利润来源,建筑施工企业在对项目部的管理上,采取以下措施:
精简项目管理层次,加强协调、指导和控制。
要求所有职能机构全心全意为项目服务,为项目部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全面推进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的运行,以成本控制为主线,实现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管理。重点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项目管理软件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决策层可随时查询各项目部的运作情况以及成本、质量、安全、进度等各项指标,通过数据抽取和对比分析全方位掌握项目动态,及时对不合格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项目的材料管理和分包管理加强控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必须按项目管理软件规定的程序进行材料管理和劳务分包管理,进行公开、公平招标。在材料的使用上也必须按照项目管理规定进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减少管理漏洞,有效遏制项目成本超支现象。以信息技术手段规范项目管理,使项目管理程序化,彻底改变以往的“一个领导一个法”的传统的经验管理方式,变人治为法治。
针对施工项目点多面广,对外地项目难以控制与管理以及施工项目的差旅费、招待费过高的弊端,建筑施工企业建视频会议系统。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及下属各级单位都能按需召开各自的网络视频会议,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分公司及外地项目部进行沟通实现零距离办公。
加强项目的财务管理,对项目财务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财务核算。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综合信息平台与“金蝶”财务管理软件相联结,实现财务管理电算化,加强项目的资金控制和管理。
全面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在人、财、物及技术上保证项目部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要求所有项目部按照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的原则配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管理人员,项目部的各项管理信息必须通过网络与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交换,通过以上措施,使工程项目管理由粗放管理走向规范管理。
五、以多元化的信息交换渠道,实现市场营销网络化
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筑施工企业以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内外部电子邮件系统等多种途径,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交换渠道,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通过网络化运作取得巨大的成效。
通过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建立一整套市场营销的新模式。一是拓宽建筑市场信息渠道,扭转过去被动接受工程信息为主动寻找信息;二是通过应用大量先进的专业软件如预算软件、清单报价软件、网络图制作软件等,规范市场营销工作,提高招投标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组建建筑施工企业广域网,实现管理信息化
(1)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根据组织结构的特点,对建筑施工企业网络体系架构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论证,制定“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讲求实效”的总体原则。信息化建设与开发应用紧密结合,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特点和发展目标相适应,为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2)网络应用的开展。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实际,相继开展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内外部邮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档案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資源管理系统等应用。
(3)信息系统集成与资源整合。为提高网络系统的功能作用,建筑施工企业专门与有关单位研究解决OA系统与财务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工程预算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等专业软件的接口,使各专业管理软件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有机结合,从而使各项管理通过网络深入到各个层面,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各类数据的集成和整合。
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管理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平衡点的过程。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包括管理思维变革、管理行为改造以及管理效果追求的复杂工程,是以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努力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创新过程。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企业只有坚持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根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2】谭磊.孙鹏.张东焕.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0(06)
【3】邓少民.浅谈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J].华章.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