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房室交界区的组织化学研究

来源 :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jin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大鼠房室交界区各部之间的糖代谢及神经分布的差异.方法:SD大鼠心脏冷冻切片;行糖原、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单胺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结果:(1)糖原:房室结、中心纤维体>房间隔、室间隔;乳酸脱氢酶:中心纤维体>房室结、房间隔、室间隔;琥珀酸脱氢酶,单胺氧化酶:室间隔>房间隔>房室结>中心纤维体;乙酰胆碱酯酶:房室结>>房间隔、室间隔、中心纤维体;(2)乙酰胆碱酯酶在房室束未分叉部光密度比其他部位高,其余染色在房室交界区各部无差异.结论:(1)房室交界区与心肌都具备有氧及无氧代谢的能力,交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氢溴酸山莨菪碱辅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0.3~0.5 mg/k
目前采用颈下神经节阻滞治疗某些周围血管病临床已有应用,对颈下神经节的形态学观察也早有报道,但对该节的应用解剖学观察尚少。为减少阻滞该节治疗某些临床疾病时的并发症和提
目的:观察虎纹蛙外周血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运用透射电镜技术.结果:在外周血细胞中可区分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细胞.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的意义。方法:18例小脑梗死患者均行头颅CT、MRI检查,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清除自由基及保护脑细胞;大面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在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免疫浊度法对80例感染儿童(细菌感染组42例,病毒感染组38例)及40例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