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堂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即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课堂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课后应及时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明白“为什么好”、“好在哪儿”等问题,并详细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也便于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
  三思:“偶得”有哪些?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灵感常常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应该及时捕捉。而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积累与总结。
  四思:“缺失”在何处?即使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总会或多或少地感慨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课后应对它们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并进行深刻反思,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吸取教训。
  五思:“效果”又如何?每一节课教学之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在反思过程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作为着眼点。以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参照,将反思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 邓诗霞)
其他文献
开展校本教研,能促使学校积极审视原有的教研制度,在原有教研制度的基础上,创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研讨、共享经验、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从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笔者认为基层学校可以这样开展校本教研。    一、创建“五个平台”,推进校本教研    (一)自我反思平台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教师自觉自愿认真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并寻求
期刊
在大多数人眼中,英国人古板守旧,英国曾一度被称为欧洲性压抑最严重的地方。但刚刚结束的全国性调查显示。英国中小学生有性行为的占了40%,这个比例在西欧国家位居第一。  由于单亲家庭多,父母吸毒、酗酒、虐待子女等原因,许多青少年逃学,离家出走后同居,少女早孕的现象很普遍。英国任何年龄段的女孩子到医生那里都可以拿到避孕药。女生发生性行为后只要告诉老师,老师也会给她提供这方面的药品,恐怕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
期刊
依禅的教化,绝对的第一义是不可说的。  “为何不可说?”有人问法眼文益禅师。  “我要是说出来,就是第二义了。”  “第一义不可说”,意味着人不可单纯向外驰求与求得,而应当向内反观与明见自性。“自性能含万法”,“自性能生万法。”这对开启我们的智慧颇有助益。    残破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兵马俑,你们觉得美吗?”公开课收尾,执教老师问五年级的学生。  “不够美!”一名学生答。  “为什么?
期刊
网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意如下:一个男人走进一家超市,要求购买半根莴苣。收银的小伙子告诉他。商场只出售整根的莴苣。那个男人坚持只需要半根莴苣。两个争执不下,小伙子表示,必须请示经理。小伙子走进经理办公室说:“经理。外面有个傻瓜坚持要买半根莴苣。”说话时,他回过头。发现那个顾客正站他身后。他立刻接着说:“幸好,这位绅士说要买另一半。”经理同意了这笔交易。  顾客走后,经理喊来小伙子:“一开始,你已经惹
期刊
当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在反复地问自己:我在守望乡村教育吗?我已经调进县城了,写这样的题目合适吗?我还有守望乡村教育的资格吗?可内心里总有一种声音在对我召唤:行,你可以讲这句话,因为你的内心依恋着乡村教育!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1个年头。前十年,我都是在天场乡的村小中度过的。我是一个安分的人,虽然十年中,时有不如人意之处。我感受过一个人在空旷校园中独挑孤灯的寂寞,也和同事们默默承受过十多人一间宿舍的
期刊
有一天晚上,我的儿子正兴致勃勃地玩拼图。我的妈妈,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退休教师,非常认真地纠正着:花应该在上面,叶子应该在下面,说着。就把图正了过来。我的儿子不听,又把图反了过去,如此反复了好几次。最后,儿子委屈地说:外婆,你看,花被风一吹,飞起来了,花儿朝下,叶儿在上。我高兴地表扬儿子,哇!这想法太奇妙了。我妈妈十分不服:这怎么可以,这明明是错的嘛。这时,我的先生在一旁感叹道:这真是新老教师的
期刊
在美国,谁来当教师似乎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美国政府和家长都希望最优秀的人才能够走进小学校园,但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尽管美国不能把最优秀的年轻人吸引到小学教师岗位,但它毕竟通过大学招生和管理制度让那些最愿意当小学教师的青年走进了小学校园。美国是通过一个什么机制和哪些措施来甄别哪些人最愿意当小学教师,并让他们得以学习教育专业的呢?  美国并没有研制一套心理测验题来测量哪
期刊
如今的教育研究,已经从“旧时大学堂前燕”飞入到“现时中小学校里”,这是一件好事,它表明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从事教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乃至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对一线教师就有关中小学或教师开展教科研看法的访谈调查表明,很多教师眼里,在小学实践界轰轰烈烈、广泛开展的教育研究常常被看成这样的东西:教育研究就是写写文章,评职称用的:教育研究就是搞搞实验,学校贴金用的;教育研究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是鸡肋:教
期刊
一、引领教师入“三格”    1 思想入“格”。(1)树立理想。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在谈到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一线教师应该有理论素养,应该有理想主义精神胸中激荡……没有理想,我们便行之不远,因为教育者不能没有‘乌托邦’。”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具有自己的理想。(2)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办事就有毅力,有韧劲。校园应成为教师拓展生命魅力、提高生命智慧、体验生命价值、成就生命理想的王国。(3)师德
期刊
母亲在鄂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教书,整个学校就只有母亲一个老师和一间土石房子。学生倒有30多个,小的七八岁,大的十三四岁,一到六年级的课都要备。山里学生住得分散,路又远,中午孩子们都在学校里搭伙。母亲忙着做完30多个孩子的饭菜,下午还要接着上课。山路崎岖,母亲便每天提着一盏自己做的红灯笼将学生们送回家。等到天黑透了,才提着红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  红灯笼是母亲自己动手做的,将红绸布裹在一圈竹木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