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班级建设 班级管理 德育工作
教育是艺术,班主任的工作则应该是艺术中的精品。今天的社会瞬息万变,科技突飞猛进,学生接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老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和信息源,这都说明新时期班主任要做好工作,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艺术性。
交流手段是班主任激励优等生、转化边缘生、改变后进生的主要方式,是一种语言艺术。而面对新时代一些中学生的偏激、冷漠、孤芳自赏、盲目崇拜、过分求异等不良行为,高水平、艺术化的交流能力,则是班主任成功的法宝。班主任要巧选时间,主动创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班主任也要巧配搭当,调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提高团结互助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更要巧用经典,展现传统教育文化的时代魅力。引经用典是人们教育后代的常用模式,从孔子到陶行知,从苏格拉底到杜威、苏霍姆林斯基,传统文化里有很多经典教育名言,我们若能加以灵活运用,效果肯定不错。
身教的艺术。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面对当今社会意识多元化、教师生活多样化的新形势,班主任老师如果能仪表端庄、举止规范、以身作则,这将给学生以思想的觉悟和人格的诱导。例如,平时我们要注意:进入教室前要关手机;应避免酒后进教室;尽量别坐着给学生讲话;讲话别讲牢骚话;看到地上的果皮纸屑等别呵斥学生,也别小题大做,自己默默地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就行了,时间长了,学生的自觉性总会被你熏陶出来的。
表扬与奖励的艺术。现代的中学生都学会了讲实惠,大多数都已经不满足于老师仅仅在口头上的表扬了,甚至有些同学很忌讳老师在众人面前表扬自己,认为这会让他更加难堪。而物质奖励则不同了,在他们眼里,拿到老师发的奖品才觉得老师是真心认可了自己。
批评与惩罚的艺术。我们认为,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特点,小学生要只表扬不批评,初中生要多表扬少批评,高中生则表扬和批评并重,针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者进行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
班会的艺术。班会是班主任集中实施德育工作的最主要途径,班会要开好,就要有主题,班会要出彩,角度既要新颖、别出心裁,又要不脱离学生实际;既要内容充实,又要形式多样化。看到一些同学在课堂上困的磕头打盹,有的干脆就呼呼大睡,我以“从头悬梁、锥刺股说起”为主题开班会,让学生讨论怎样克服春困现象;有时候班会是我单纯的讲,即便如此我也变着法子,从各种学科的知识角度去给学生讲道理,比如有一次我想让学生端正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我就用物理、英语加数学的知识,以“什么能让我们的人生得满分”为题,讲明了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
在班级管理中,要切忌急功近利、急躁冒进,幻想一下子就造就出个不费心不劳神的优秀班级。而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深入持久地构建优良班风。这需要全面发动每一个班级主体的力量,包括普通学生、班干部、课代表、班主任、其他各科任课教师,他们的作用都不容忽视,都要发挥。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基础作用。优良班风归根结底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因此,给学生以清晰的奋斗目标,让他们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修养,这是实现优良班风的根本前提。
培养班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思想,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班干部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们是连接班主任与同学们的纽带。班干部同学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要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在创建文明班风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培养课代表的协调能力,发挥任课教师的协同作用。优良班风的形成与维系,也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协同配合。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中,任课教师乐观、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事业的精神,心胸宽广、善解人意、关爱他人的品质等,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激励学生。无论时代怎么改变,无论学生怎么复杂,对学生充满爱心,给学生以真正的关怀,仍然是赢得学生支持、铸造班级灵魂的金钥匙。
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要努力遵循以下法则。一是民主法则:班级事务多让学生做主。二是榜样法则:学生不会做的事情,班主任先给学生做一个示范。三是归属法则:要始终让学生感到我们的班级是他学习和生活上最好的环境,我这个班主任是可以信赖并能保护他们利益的人。
德育本来就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把这一工作呆板化和理想化,过多地强调规范,强调学生严守规章条例、不得越雷池半步的顺从意识,这实际上还是奴化,不利于优化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不要冷落任何学生。越是问题生,越要多增加一些情感投入和沟通交流,即便是对那些无动于衷甚至故意和我们作对的学生,我们的情感投入也不会白费,在其他学生眼里也不会象我們所想的那样是自我掉价。
面对社会急剧变革而对教育期望值不断提升的新时期,面对学生行为反复无常而校园安全不容半点疏漏的今天,选择当班主任就是要有莫大的勇气,就是真心的付出,只要我们和学生潜心交流、真诚沟通,用真心换得学生的信任,用巧心调动学生的干劲,用恒心激发学生的斗志,用爱心呵护学生的成长,付出就必有回报。正是在不断的付出与回报中,人生才有了一个完整的过程,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是艺术,班主任的工作则应该是艺术中的精品。今天的社会瞬息万变,科技突飞猛进,学生接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老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和信息源,这都说明新时期班主任要做好工作,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艺术性。
交流手段是班主任激励优等生、转化边缘生、改变后进生的主要方式,是一种语言艺术。而面对新时代一些中学生的偏激、冷漠、孤芳自赏、盲目崇拜、过分求异等不良行为,高水平、艺术化的交流能力,则是班主任成功的法宝。班主任要巧选时间,主动创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班主任也要巧配搭当,调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提高团结互助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更要巧用经典,展现传统教育文化的时代魅力。引经用典是人们教育后代的常用模式,从孔子到陶行知,从苏格拉底到杜威、苏霍姆林斯基,传统文化里有很多经典教育名言,我们若能加以灵活运用,效果肯定不错。
身教的艺术。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面对当今社会意识多元化、教师生活多样化的新形势,班主任老师如果能仪表端庄、举止规范、以身作则,这将给学生以思想的觉悟和人格的诱导。例如,平时我们要注意:进入教室前要关手机;应避免酒后进教室;尽量别坐着给学生讲话;讲话别讲牢骚话;看到地上的果皮纸屑等别呵斥学生,也别小题大做,自己默默地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就行了,时间长了,学生的自觉性总会被你熏陶出来的。
表扬与奖励的艺术。现代的中学生都学会了讲实惠,大多数都已经不满足于老师仅仅在口头上的表扬了,甚至有些同学很忌讳老师在众人面前表扬自己,认为这会让他更加难堪。而物质奖励则不同了,在他们眼里,拿到老师发的奖品才觉得老师是真心认可了自己。
批评与惩罚的艺术。我们认为,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特点,小学生要只表扬不批评,初中生要多表扬少批评,高中生则表扬和批评并重,针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者进行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
班会的艺术。班会是班主任集中实施德育工作的最主要途径,班会要开好,就要有主题,班会要出彩,角度既要新颖、别出心裁,又要不脱离学生实际;既要内容充实,又要形式多样化。看到一些同学在课堂上困的磕头打盹,有的干脆就呼呼大睡,我以“从头悬梁、锥刺股说起”为主题开班会,让学生讨论怎样克服春困现象;有时候班会是我单纯的讲,即便如此我也变着法子,从各种学科的知识角度去给学生讲道理,比如有一次我想让学生端正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我就用物理、英语加数学的知识,以“什么能让我们的人生得满分”为题,讲明了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
在班级管理中,要切忌急功近利、急躁冒进,幻想一下子就造就出个不费心不劳神的优秀班级。而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深入持久地构建优良班风。这需要全面发动每一个班级主体的力量,包括普通学生、班干部、课代表、班主任、其他各科任课教师,他们的作用都不容忽视,都要发挥。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基础作用。优良班风归根结底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因此,给学生以清晰的奋斗目标,让他们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修养,这是实现优良班风的根本前提。
培养班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思想,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班干部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们是连接班主任与同学们的纽带。班干部同学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要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在创建文明班风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培养课代表的协调能力,发挥任课教师的协同作用。优良班风的形成与维系,也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协同配合。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中,任课教师乐观、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事业的精神,心胸宽广、善解人意、关爱他人的品质等,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激励学生。无论时代怎么改变,无论学生怎么复杂,对学生充满爱心,给学生以真正的关怀,仍然是赢得学生支持、铸造班级灵魂的金钥匙。
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要努力遵循以下法则。一是民主法则:班级事务多让学生做主。二是榜样法则:学生不会做的事情,班主任先给学生做一个示范。三是归属法则:要始终让学生感到我们的班级是他学习和生活上最好的环境,我这个班主任是可以信赖并能保护他们利益的人。
德育本来就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把这一工作呆板化和理想化,过多地强调规范,强调学生严守规章条例、不得越雷池半步的顺从意识,这实际上还是奴化,不利于优化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不要冷落任何学生。越是问题生,越要多增加一些情感投入和沟通交流,即便是对那些无动于衷甚至故意和我们作对的学生,我们的情感投入也不会白费,在其他学生眼里也不会象我們所想的那样是自我掉价。
面对社会急剧变革而对教育期望值不断提升的新时期,面对学生行为反复无常而校园安全不容半点疏漏的今天,选择当班主任就是要有莫大的勇气,就是真心的付出,只要我们和学生潜心交流、真诚沟通,用真心换得学生的信任,用巧心调动学生的干劲,用恒心激发学生的斗志,用爱心呵护学生的成长,付出就必有回报。正是在不断的付出与回报中,人生才有了一个完整的过程,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