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上的舞蹈者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jaljgj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出生的陈超在湖南省长沙市郊区学校里长大。校园里、操场边有各种树木,他从小喜欢爬树,男生们常常进行爬树比赛,他是“常胜将军”。他喜欢爬上树梢的感觉,在树顶以“鸟儿的视角”看平时生活的环境,看到截然不同的风景,让他感觉很奇妙。
  爱上攀树运动甘做森林之子
  读高中时,学校有定向运动项目,热爱运动、喜欢地理的陈超加入了运动队并入选第一届国家青年队。2006年,陈超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升入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不甘于在学校做行政工作的他又考上了厦门大学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研究生。厦门大学曾在2012年借鉴外国大学将“攀树运动课”首次引入国内,陈超由此与攀树结缘并爱上这项运动。
  攀树运动是一项借助于绳索系统、安全器械、作业工具等一整套攀登器材,在树上安全地完成上升、下降、行枝、飞跃等动作,最终达到在大树间自由穿梭为趣以及进行树木作业、安全营救、科学考察等惊险刺激的户外运动项目。这样的户外运动,专业装备必不可少,然而那时的陈超,每月的补贴只有600块,扣除必要开支后所剩无几,车费、伙食费等能省则省,一点一点攒钱,只为能早日买到最好的攀树设备。后来,他拿出积蓄和家人的资助买了一套一万多元的设备,一有空就去攀树。
  随着陈超对攀树的了解越多,对攀树运动的喜爱也越深,他知道,攀树不只是好玩,对促进树木树冠研究,保护环境同样意义重大。推动攀树运动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人关爱树木,爱护环境。
  定位人生方向执教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开设的很多学科和野外活动有关联,像生命科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质系、文化遗产学院等,都有提升户外生存技能和野外调研的需求。2016年,西北大学成为全国第二家、西北地区首家开设攀树课的高校,将攀树列为研究生体育选修课之一。陈超具有专业定向运动和攀树技术,成为西北大学这项课程的最佳人选,承担定向越野公体课教学,担任校定向越野队教练和攀树协会指导老师。
  西北大学攀树协会的活动分三大类:树木文化、攀树运动和公益活动。除了攀树运动和参加攀树比赛外,把学习树木知识、树木培育、木艺制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支,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工匠精神。陈超发现,攀树虽然是一项有趣刺激的游戏,可如果当成事业去做,还是遇到不少困难。一般人认为,爬树是小朋友的游戏,大学生学爬树不务正业又浪费时间;还有人担心开设攀树课,危险系数高,不安全;更有人顾虑攀树会伤及树木,损害环境。
  陈超理解别人的疑惑,所以他一边做宣传介绍,一边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攀树是借助攀登器材进行的,能保证学生安全以及树木安全。攀树不仅给学生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提高遇险逃生技能,还有助于人类研究树冠层,探索未知世界,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攀树都是适宜且有意义的事情。
  攀树虽是陈超教学中的副项,但他说:“攀树运动让我倍感亲切,这不仅是因为我小时候就爱爬树,更是因为在树顶我是不受打扰的状态,会换一个视角来看我们平时生活的环境,视野和心境都会开阔很多。”
  比赛屡获佳绩凝聚环保力量
  陈超知道,有的学生是抱着体验、好奇的心态参与攀树活动的。他有自己独特的数学理念和方法,将攀树课分为六大版块:装备使用、野外生存、攀登下降、绳索技术、定向技术和急救技能。在讲课时力求做到幽默风趣,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攀树生活,在维持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好奇心方面多下功夫,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感受攀树的快乐,让他们学会与大自然相处,认识树木、热爱树木,成为忠诚的环保主义者。
  陈超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他们建立友谊,对待学生就像亲人。有的学生刚刚体验攀树,技术要领掌握不到位,偶尔有磕磕碰碰不慎受伤的情况,陈超都会亲自为学生包扎。更是一有空就到攀树练习场地督促学生,发现学生动作做得不对,他就停下来给他们指正或做示范,在枝桠之间上攀、下移、飞跃、旋转、走枝,他身轻如燕,姿态曼妙,令学生信服。
  古人云:“名师出高徒。”陈超带领的西北大学攀樹协会在2017年首届中国攀树锦标赛暨厦门国际邀请赛中获得5金1银3铜的好成绩,在2018年厦门国际攀树邀请赛中斩获1金2铜。定向越野队在2018年陕西省大学生定向越野赛获得2金,取得男子团体总分第2名的好成绩。现在,陈超和学生们正积极备战2019年第3届全国先锋攀树公开赛。
  陈超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的同时,如果能影响、感召身边的人齐心协力一起做有意义的事,一起传递正能量,就能凝聚起更大的力量。”他在教务处、体育教研部等合力搭建的平台上,积极推动攀树课程,帮助学校修建与攀树、定向越野相关的锻炼、游乐设施,利用儿童节、端午节等节日和学生假期,合作开展“亲子、亲自然”的户外实践课题,带领孩子认识树木,画出心中的大树,培养孩子们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的精神。
  陈超,一个树枝上的舞蹈者,他用身体语言与自然对话,在推动攀树运动普及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将自己挚爱的攀树运动的智慧与快乐传递给学生。
  编辑 鲍琦
  陈超,西北大学攀树协会的指导老师和定向越野队教练,国内仅有的3名国际树木协会注册攀树师之一,被喻为“树枝上的舞蹈者”。
其他文献
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如何融入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内心,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新时期各地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拥有百万人口的安徽省舒城县将人口文化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服务阵地创建、创新活动开展以及家庭发展能力促进等相结合,不仅让人口文化宣传阵地处处开花,更让新型人口文化理念入脑入心,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生育观念,全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2012年以来,舒城县
基本信息  中文名:《寄生虫》  制片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导演:奉俊昊  演员:宋康昊/李善均/赵汝贞/崔宇植/朴素丹  类型:剧情/喜剧  配音:安东尼·冈萨雷斯/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上映时间:2019-05-21(戛纳电影节) 2019-05-30(韩国)  片长:132分钟  色彩:彩色  主要奖项: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  韩国奉俊昊执导的影片《寄生虫》获得第
年关将至的一个晴朗午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等陪同下,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个幽静的居民小区,敲开了新晋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的家门。  屠呦呦依然穿着淡紫色针织开衫罩着紫红色衬衫。对于熟悉她的人来说,除了诺奖领奖时为尊重西方礼仪而换上的礼服,这套朴素的行头才是她的日常标配。  “公布您荣获诺奖的时候我正在
2017年6月15日,广东、江西两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在广州举行粤赣流动人口信息全面对接启动仪式,标志着粤赣两省流动人口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进一步深化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全面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促进全国流动人口“一盘棋”机制不断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31日,广东全省共有流动人口4094万人,其中跨省流入人口2926万人,江西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的大省,
赵女士的女儿婷婷刚满7岁,在一所小学上二年级。周五,婷婷放学回家突然说,她喜欢班上的一个男同学。赵女士问婷婷为什么喜欢那名男生。婷婷毫不避讳地说,他长得太帅了,而且还很有正义感,经常帮同学忙,她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这名男生。婷婷甚至要求赵女士找老师做工作,想换座位和那名男生坐在一起。  “我们家孩子也是这样,有时宁愿冒着迟到挨老师骂的风险,也要等他喜欢的那名女同学一起上学,我真担心他早恋了。”苟先生
腔隙性脑梗死普遍存在于老年人中,高发年龄在60~70岁之间,且男性多于女性,为女性的2~6倍。  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头晕、头痛、肢麻、无力等症状去医院就医,发现患有腔隙性脑梗死,还有的人没有感觉身体不适,但是在单位集体体检中也发现患有这种疾病。对于腔隙性脑梗死,很多人模模糊糊的知道是脑子里的微小毛细血管发生了问题。那么,究竟腔隙性脑梗死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解释,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内血管末端的微
2016年7月11日,第27个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暨“健康中国行”北京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工人文化宫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妇联,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健康报社、中国人口报社、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联合国人口基金将2016年世界人口日主题确定为“投资于少女(Investing in teenage girls)”,倡导投资于少女的健康和教育,为其创造机会
亲爱的女儿:  你好!  今天是你17岁的生日,我的内心却五味杂陈。  犹记得你曾经对妈妈说过这样一句话:妈妈写了那么多首诗,其中只有一首是写给你的。其实,妈妈无论写多少首诗,你才是妈妈花费时间与精力,投入情感最多的一首,是妈妈一直努力修改、努力美化的那一首,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是我们一起留下的最美韵脚。  女儿,17年前等你降临时的忐忑;17年来与你一起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17年来我们一起经历的
生命如同甜甜圈。刚出炉时味道新鲜可口,但过一段时间后,便生硬难吃。其中间的圈洞意味着生命神秘的一面,但若欠缺这神秘的圈洞,甜甜圈就不成为甜甜圈了。  生命如同吃葡萄柚一般。你首先必须剥开柚皮,然后试咬几口,以便适应柚子的风味。然后,当你开始享受柚子时,柚子汁却可能喷得你睁不开眼睛。  生命如同香蕉一般。开始时是生涩的,然后随着时间而变黄变软。有些人希望自己只是香蕉,另一些人则希望自己成为上等的香蕉
7月8日至12日,清华附中高17级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举行“植根成志·勇创辉煌”教育主题活动,开启了为期四天超越自我,熔炼团队的励志之旅。师生共同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学子种下杨树草原银肯塔拉植希望  9日一早,师生来到敕勒川草原哈素海蒙元文化旅游区进行草原体验课程。在这里,学生们了解蒙元文化,进行了DIY制作蒙古包、探访牧户、射箭、打布鲁、祭祀敖包等各项民族特色活动。  感受着独特的草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