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清洁间歇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0
【机 构】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长沙,410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清洁间歇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014年6~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015年1~6月)收治的患者56例设为实验组.成立品管圈,进行现状把握,分析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原因,设定目标,拟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最后评价品管圈活动前后清洁间歇导尿患者的泌尿系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泌尿系感染率为33.33%,实验组泌尿系感染率为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清洁间歇导尿患者的泌尿系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1,6-二磷酸果糖(FDP)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治疗,治疗组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加用FDP10 g/d静脉滴注,疗程14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时间缩短.结论 FDP配合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微信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老年医学科及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 以内科胸腔镜为金标准,评价结核性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的浓度及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确诊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102例,包括5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50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比较两组胸腔积液中ADA浓度的差别,使用ROC法探索ADA最佳临界值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①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
目的探讨品管圈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口服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科室组建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口服用药依从性"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确认与标准化。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对服用抗Hp药物的患者实施标准化管理,患者口服用药的依从率由43.25%提高至81.76%,目标达成率为105.62%。参与活动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责任荣
癲是脑神经元同步异常放电导致的脑功能紊乱综合征,其反复发作可造成认知功能的损伤和行为的异常。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是一种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可对大脑静息态下的
目的 分析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 对4例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患者的病史、影像学特征、气管镜下表现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加以总结.结果 气管镜下表现为支气管黏膜有不同程度的黑色素沉着,多叶、段支气管有较明显的支气管狭窄或闭塞.肺CT多表现为肺内斑片实变影、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内弥漫性小结节影、支气管狭窄及肺不张,易误诊为肺癌.病理表现为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或肉芽肿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儿科护士交接班错误率及优化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传染儿科于2016年1~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根因分析等
目的 本文旨在构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 (11β-HSD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转染入哺乳动物细胞后对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11β-HSD2基因的全长cDNA,先亚克隆至pGMT载体,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至pcDNA3.1 myc-hisC 以构建其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对CCU床旁心电监护仪正确使用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QCC小组活动,提高CCU床旁心电监护仪正确使用率.结果 通过2015年11月17~23日调查CCU床旁心电监护仪共计1
目的 评价支气管镜下不同方式治疗气管腺样囊性癌(TACC)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煤炭总医院呼吸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TACC患者共25例,比较不同支气管镜下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后的气管直径、气促指数,并观察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改善,气管直径由术前的(5.6±1.6)mm升高至(13.2±1.5)mm,气促评分由术前的2.8±0.8降至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