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临床评估早期诊断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评分的方法判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现行新生儿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感染组(A组)及对照组(B组),按照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及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综合性评分,并以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进行对照,分别对组间及组内的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前24 h A组评分大于B组,两组评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效抗生素治疗后A组与B组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A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中≥11分者在抗生素治疗后评分下降,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1分者差异无显著性。提示现行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标准,对早产儿及胎龄小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不敏感。

结论

对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临床综合评分,有利于判断患儿感染的可能性,并可监测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蛋白转导结构域(PTD)介导的BCR-ABL融合蛋白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T细胞的特异性活化作用.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PTD基因与CML b3a2 bcr/abl基因融合并原核表达,纯化的PTD-BCR/ABL融合蛋白与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体外共孵育,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4+、CD8+ T细胞的早期活化抗原CD69的表达.结果 PTD-BCR/ABL抗原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碱性磷酸酶(ALP) N-糖链结构的改变及与肝癌侵袭性的关系. 方法用凝集素亲和层析法检测9例正常肝组织、16例肝癌组织和16例肝癌癌旁组织中ALP的多种凝集素结合率.凝集素包括L型红腰豆凝集素(L-PHA)、小扁豆凝集素(LCA)、蔓陀萝凝集素(DSA)、E型红腰豆凝集素(E-PHA)和黑接木骨凝集素(SNA)等. 结果肝癌组织ALP的L-PHA、LCA、DSA、E-PHA和SN
目的评价自制复方溶石剂的体外溶石效果和毒性作用.方法用甲基叔丁醚(MTBE)作为对照,在体外对胆固醇、混合性、胆色素性结石进行溶石实验以及在20只兔胆囊内灌注溶石剂后观察血生化和各脏器的病理改变.结果自制复方溶石剂对胆固醇、混合性、胆色素性结石的溶石比例分别达到97.20%、88.43%、82.69%;毒性比MTBE小.结论自制复方溶石剂是一种相对低毒、安全、对大多数胆道结石有良好效果的直接溶石剂
目的总结减速伤所致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本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传统经胸手术和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术的疗效. 结果 8例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未经手术2例中1例死亡,1例失访,传统经胸手术2例和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4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治疗减速伤患者时要警惕并发假性动脉瘤,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传统经胸手术的疗效明确,而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创伤口、疗效好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判定不稳定斑块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43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后行IVUS检查,根据斑块回声强弱分为软斑块组和硬斑块组,两组分别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IVUS检出软斑块22例(22/27),占 81.4%,IVUS检测不稳定斑块的敏感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