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和平研究的渊源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10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平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它以和平及其对立面为研究对象,尽管中外学者、哲人们从古代开始就产生了和平的思想与理念,然而,他们从未将和平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来研究,他们关于和平的思想和理念不过是对和平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因此和平研究的学术渊源和思想渊源不能从古代来追溯.对和平研究思想渊源的探求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马基雅弗利的暴力学说对和平研究的影响;历史现实的挑战对和平研究的呼唤;和平研究者本身对乌托邦思想的追求.
其他文献
介绍了网格技术的概念、功能,提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应用网格技术的必要陡,探讨了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构建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在此基础上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系列自称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发展的“新社会主义”,但是却提出了诸多与马克
根据黑龙江省气候特征和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提出果树常见的自然灾害和防治技术。
由于对马克思原著的理解偏差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传统哲学往往片面强调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其实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的基础和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潜在形式;人的社会性是
讲述了以数据动态的方式改变指令序列本身,并且用DNA的构成形式说明数字蛋白质的构成,以其进化方式阐述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病毒等代码的进化过程,以易懂的实例说明较复杂的理论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于1948年1月1日宣告成立。但在其成立宣言中,没有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仍以国民党为其领导政党。可喜的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一年以后,民革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