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公路养护要求伴随着公路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在现阶段,事业单位在进行公路养护会计核算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某省份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现状进行了认真梳理,并从中深刻归因了主要原因。值此财政部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之际,为公路养护过程中事业单位核算提出若干项建议,以帮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积极落实。
关键词: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借款工程支出;会计核算
一、前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关于会计问题做出了规定。规定强调国家实行统一会计制度,并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统一标准进行公布。由此可见,在《会计法》中关于会计制度的制定已经明确为财政部,因此其他部门所制定的有关会计制度并不应该继续具有法律效力。就目前来说,公路养护作为特殊行业,如何利用财政部颁发的新制度,值得思考。
二、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
(一)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核算业务
公路养护单位一般会以贷款的形式来完成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的养护,从而形成一定数额的借款工程支出。这部分支出累计发生在尚未完成转销的工程之中,是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业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以往的制度要求中,作为核销数目,可以通过变通的方法进行当年核销。例如会计核算可以在一级科目中“事业支出”下方设置相关的明细科目,从而在年末结转后无余额。但是公路养护的特殊性决定了一般公路工程并不具有当年性.都属于跨年工程,借款工程支出就会变成一项十分漫长的工程,最终导致工程完工后因缺少还贷来源而无法进行核销。
(二)制度执行
在本文进行研究的某省份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中,事业单位在面对公路养护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使用的是1987年由交通部和財政部共同印发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以及《公路养护单位成本核算办法》两项文件,这两项文件至今已经沿用了三十年.并形成了目前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文件,深入人心。但是,社会的发展和财税体制的改革使得三十年前出台的文件已经无法指导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例如国家已于2009年撤销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同时开展了成品油价格的调控和税费体制改革。在省内,省政府也取消了以往所收取的养路费、通行费,省市县三级公路预算单位已经进行了统一的支付管理,资金来源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在这一时期,继续沿用陈旧的会计核算制度,只会在工作当中表现出不协调和不适应等特性。
(三)核算价值
公路行业属于垄断行业,在相关内容的定价方面无法与市场相同步,同时,公路资产也不作为盈利目的而进行投入,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划拨,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并不存在任何投资回报的考量。在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当中,事业单位会计账面所反映出的内容主要为交付使用的核销,而不能够展示公路资产,同时,以往所收取的养路费用或者是通行费用,其本质上也并非公路资产的价值,因此会计核算无法从账面上进行价值表述。与此同时,公路作为特殊资产,公路建设与公路养护所需要的财政补贴、财政收入在会计核算中一般直接列支,但在账户的表现中仅为账户数值的增加,并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三、公路养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分析问题原因
与一般会计制度不同,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方面就存在许多特色。本文所研究的某省份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当中,除了具有常规的如银行存款、现金、固定资产等科目,还具有独具特色的公路小修保养、大中修维护、抢修、改建、绿化、内部往来、生产支出、拨款往来等特殊科目,而这部分科目内容在国库收支分类当中并没有划归其中,从而使得在正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缺少相关制度依据,尤其在现今已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后,公路养护会计核算无法真正与支付制度完成对接,为核算工作带来困难。前文当中有提到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和《公路养护单位成本核算办法》这两项文件,在使用超过三十年后,已经成为了目前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的指导权威,并在行业管理人员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目前来看,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不能够真正地完全对其进行取代,这也是许多拥有多年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形成一定根深蒂固思想的原因.并且在工作当中排斥新事物,不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做出改变。以往的财政方式是遵循财政支付一交通运输厅一基层,利用层层拨付的方式,能够使资金得到深层次的有效监管。但是在资金拨付途中,可能会出现截留、挤占等贪腐行为滋生腐败,因此在现阶段,支付方式改为了国库集中支付,所有项目的基本支出和收入都需要通过财政系统进行资金支配。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缩小了基层单位权利,会计核算工作中会出现抵触情绪。
(二)寻求转变方法
1.新制度下的工程交付核算
财政部于2013年印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作为新制度,其需要具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价值。事业单位在进行公路养护项目的工程交付时,可以根据新制度进行实际成本的核算。例如可以依据新制度明确相关科目,如借记科目“固定资产”、贷记科目“非流动资产基金”等。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借款工程支出可以不必结转,并通过“在建工程”的“在建项目”明细科目进行转化,调整到“已完成项目”科目当中,从而在年底统一核销。
2.支付预算资金灵活转变
在开展公路养护的会计核算工作当中,应当结合现时代的支付制度,进行财务监管和督导,保证资金安全。因此要求相关事业单位应该充分了解并学习财政资金支付、政府采购、财政预算下达等重要流程,在工作中,依据资金的用途、性质、轻重缓急,灵活进行支付和预算。对于重要工程建设资金,可以进行分级授权,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管理和拨付,保证资金使用到位。
3.重视政府采购
目前在公路养护相关事业单位部门当中,单位所实行的政府采购方案较晚.多数项目工程未能够全面纳入到政府采购范围之中。就目前来说,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采购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应当秉承保障建设资金安全、切实履行采购职责的责任意识,更新采购方式,规避以往自由采购的旧模式。尤其在某些大型施工机械的采购当中,应当严格遵循政府采购手续,对无法履行手续的行为应当坚决不予支付,从而提升采购安全。
4.提高税改认识
在财税改革的过程中,财政预算资金需要依靠财政编制,这要求财政部门与预算部门需要具备良好的交流,对出现分歧的问题开展及时的沟通协调。在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当中,单位领导应当首先认识到财税改革的重要性和其具有的意义,并意识到财政预算编制中上报下达、执行的使用和决算的方法,并使其形成一条完成的工作流程,用以指导会计核算工作。而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则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使工作环节能够实现连续结合,从而体现出项目资金的绩效,促使预算工作与决算工作可以充分衔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度。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是新旧两种制度的改革和冲突,在时代环境当中,会计核算制度应该从自身探究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并结合发展方向和资金使用的制度建设要求,为自身探求改革道路,从而保证会计核算制度能够真正地为财务工作服务,并充分适应新形势下的财政支付要求同时,还能够充分葆有行业特色。
关键词: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借款工程支出;会计核算
一、前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关于会计问题做出了规定。规定强调国家实行统一会计制度,并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统一标准进行公布。由此可见,在《会计法》中关于会计制度的制定已经明确为财政部,因此其他部门所制定的有关会计制度并不应该继续具有法律效力。就目前来说,公路养护作为特殊行业,如何利用财政部颁发的新制度,值得思考。
二、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
(一)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核算业务
公路养护单位一般会以贷款的形式来完成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的养护,从而形成一定数额的借款工程支出。这部分支出累计发生在尚未完成转销的工程之中,是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业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以往的制度要求中,作为核销数目,可以通过变通的方法进行当年核销。例如会计核算可以在一级科目中“事业支出”下方设置相关的明细科目,从而在年末结转后无余额。但是公路养护的特殊性决定了一般公路工程并不具有当年性.都属于跨年工程,借款工程支出就会变成一项十分漫长的工程,最终导致工程完工后因缺少还贷来源而无法进行核销。
(二)制度执行
在本文进行研究的某省份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中,事业单位在面对公路养护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使用的是1987年由交通部和財政部共同印发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以及《公路养护单位成本核算办法》两项文件,这两项文件至今已经沿用了三十年.并形成了目前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文件,深入人心。但是,社会的发展和财税体制的改革使得三十年前出台的文件已经无法指导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例如国家已于2009年撤销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同时开展了成品油价格的调控和税费体制改革。在省内,省政府也取消了以往所收取的养路费、通行费,省市县三级公路预算单位已经进行了统一的支付管理,资金来源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在这一时期,继续沿用陈旧的会计核算制度,只会在工作当中表现出不协调和不适应等特性。
(三)核算价值
公路行业属于垄断行业,在相关内容的定价方面无法与市场相同步,同时,公路资产也不作为盈利目的而进行投入,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划拨,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并不存在任何投资回报的考量。在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当中,事业单位会计账面所反映出的内容主要为交付使用的核销,而不能够展示公路资产,同时,以往所收取的养路费用或者是通行费用,其本质上也并非公路资产的价值,因此会计核算无法从账面上进行价值表述。与此同时,公路作为特殊资产,公路建设与公路养护所需要的财政补贴、财政收入在会计核算中一般直接列支,但在账户的表现中仅为账户数值的增加,并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三、公路养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分析问题原因
与一般会计制度不同,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方面就存在许多特色。本文所研究的某省份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当中,除了具有常规的如银行存款、现金、固定资产等科目,还具有独具特色的公路小修保养、大中修维护、抢修、改建、绿化、内部往来、生产支出、拨款往来等特殊科目,而这部分科目内容在国库收支分类当中并没有划归其中,从而使得在正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缺少相关制度依据,尤其在现今已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后,公路养护会计核算无法真正与支付制度完成对接,为核算工作带来困难。前文当中有提到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和《公路养护单位成本核算办法》这两项文件,在使用超过三十年后,已经成为了目前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的指导权威,并在行业管理人员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目前来看,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不能够真正地完全对其进行取代,这也是许多拥有多年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形成一定根深蒂固思想的原因.并且在工作当中排斥新事物,不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做出改变。以往的财政方式是遵循财政支付一交通运输厅一基层,利用层层拨付的方式,能够使资金得到深层次的有效监管。但是在资金拨付途中,可能会出现截留、挤占等贪腐行为滋生腐败,因此在现阶段,支付方式改为了国库集中支付,所有项目的基本支出和收入都需要通过财政系统进行资金支配。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缩小了基层单位权利,会计核算工作中会出现抵触情绪。
(二)寻求转变方法
1.新制度下的工程交付核算
财政部于2013年印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作为新制度,其需要具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价值。事业单位在进行公路养护项目的工程交付时,可以根据新制度进行实际成本的核算。例如可以依据新制度明确相关科目,如借记科目“固定资产”、贷记科目“非流动资产基金”等。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借款工程支出可以不必结转,并通过“在建工程”的“在建项目”明细科目进行转化,调整到“已完成项目”科目当中,从而在年底统一核销。
2.支付预算资金灵活转变
在开展公路养护的会计核算工作当中,应当结合现时代的支付制度,进行财务监管和督导,保证资金安全。因此要求相关事业单位应该充分了解并学习财政资金支付、政府采购、财政预算下达等重要流程,在工作中,依据资金的用途、性质、轻重缓急,灵活进行支付和预算。对于重要工程建设资金,可以进行分级授权,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管理和拨付,保证资金使用到位。
3.重视政府采购
目前在公路养护相关事业单位部门当中,单位所实行的政府采购方案较晚.多数项目工程未能够全面纳入到政府采购范围之中。就目前来说,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采购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应当秉承保障建设资金安全、切实履行采购职责的责任意识,更新采购方式,规避以往自由采购的旧模式。尤其在某些大型施工机械的采购当中,应当严格遵循政府采购手续,对无法履行手续的行为应当坚决不予支付,从而提升采购安全。
4.提高税改认识
在财税改革的过程中,财政预算资金需要依靠财政编制,这要求财政部门与预算部门需要具备良好的交流,对出现分歧的问题开展及时的沟通协调。在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当中,单位领导应当首先认识到财税改革的重要性和其具有的意义,并意识到财政预算编制中上报下达、执行的使用和决算的方法,并使其形成一条完成的工作流程,用以指导会计核算工作。而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则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使工作环节能够实现连续结合,从而体现出项目资金的绩效,促使预算工作与决算工作可以充分衔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度。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是新旧两种制度的改革和冲突,在时代环境当中,会计核算制度应该从自身探究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并结合发展方向和资金使用的制度建设要求,为自身探求改革道路,从而保证会计核算制度能够真正地为财务工作服务,并充分适应新形势下的财政支付要求同时,还能够充分葆有行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