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年提高。因此,在实际的森林防治工作之中,必须要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质量,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对病虫害进行安全防治,为林业整体发展打基础。针对现阶段病虫防害技术的发展应用,对国家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应用发展现状和种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森林;病虫防害;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森林病虫防治工作中,仍需全面深入研究,保证不同防治措施的充分利用,提升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使森林生存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仍需要进一步改进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的优化配置。
  1   森林防治技术概述
  目前的森林保护工作中,已将生物防治技术运用到整体的生物保护进程之中,环境保护也逐步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森林资源利用过程中,很多病虫害的发生容易导致资源的破坏和损失。现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所采取的防治技术主要是指化学防治,利用化学防治会对整体的森林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针对这一问题,更为环保的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开始研制。生物防治技术首先是要遵循整个生态环境的生物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相关的依据严格确定整体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利用森林各种病虫害天敌的投放,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投放化学试剂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也不会给整个森林环境残留病毒的机会[1]。不仅如此,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生物资源进行生物的优胜劣汰斗争,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物种进化功能,改善生物生存环境,促进整体森林资源的稳健保护性发展。
  目前,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泥田工区4603、4604、4606-4611小班共计83.3 hm2松材线虫病进行全面处置采伐措施,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对吕洞工区部分小班中存在松类枯死木进行清除,处置松类枯死木株树850株,对松材线虫进行有效的蔓延控制。但人员生产成本投入较大。
  2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分类
  2.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之间本身所具有的联系,对于有克制关系的生物进行相互分类,一起克制一些对人类有危害的生物的繁衍,从而能够起到有效控制病虫害危害的作用。不仅如此,在实际的操作之中,这种防治技术还符合现阶段的环保型社会建设的目标,能够使人类、动物和植物安全共存,也不会存在有毒物质,能够对有害生物进行长期作用,充分克制其生长,并且杀虫效果非常好,从而间接在自然界建立起一种优势群体效益,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病虫抗击主导群地位。它还可以节约防治成本,利用自然界中本身就有的生物加大对病虫害的抗击,进一步发展整体森林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2   捕食性昆虫防治技术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之中,为了保护基本的天敌昆虫,可以将森林改造为混交林,保证天敌的昆虫能够有充足的生存环境,进一步促进昆虫种类的发展,补充自然中天敌昆虫的数量,引进新的捕食性寄生昆虫,促进现阶段自然生物防治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昆虫性防治技术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把握现阶段的森林发展高速期,促进森林环保工程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因为在整体的自然界之中,一直都是采用弱肉强食的生存发展状态,很多病虫都是有自己的自然天敌,可以利用这一个特点对病虫进行环保型的消灭,采取自然发展模式,为环境提供原始的驱动力,为其他技术研究提供一些暂缓的时间,发展更高效的技术研究和模型研制。
  2.3   农药技术防治
  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说,生物农药可以对基本的病虫害起到持久性的防治控制。在实际的喷洒过程中,这种绿色农药对于人体的危害性也较小。在我国现阶段的森林防治中,可以进一步促进这种技术的发展,加大研究技术的支持力度,改进生态环境。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这种农药喷洒技术对每一代的害虫都要喷施两次以上才可以达到98%的防治效果[2]。
  3   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在整体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必须要使整个生物技术能够很好地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杀害,保护整体的森林生态环境。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不断引进和研发先进的生物技术,进一步推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驱动发展,改进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
  3.1   保护和利用森林的害虫天敌
  在实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病蟲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必须要充分保护好森林区域的生态自然环境,采用一些生物技术,例如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引用。加强这种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整体的昆虫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进一步种植多种生物植被,把单纯的森林植被变成混合种植类植被,可以为生物技术的天敌昆虫提供良好的食物和增加森林生态区域中的昆虫发展机会。但是由于森林病虫害的害虫种类非常多,因此仅仅投放一种害虫天敌并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针对这个情况,可以为天敌昆虫提供一些人工养殖场,增加天敌在生态中的生存率,起到更好的消灭害虫的作用。不仅如此,还可以对天敌的生存环境进行维护,然后破坏害虫的生长和繁殖环境,进一步促进整个森林自然生态环境的平稳运行发展[3]。
  3.2   生物农药防治技术的发展应用
  在整体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以用很多菌类中提炼的生物农药,对害虫进行喷洒,防止出现一些天敌昆虫没有完全消灭害虫的情况[3]。因为这种农药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副作用,它的使用是安全的,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但是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应该要保护好生活中的天然微生物,防止害虫对这种农药产生抗药性,也可以在一些森林土壤中清除难以分解的残留有害物质,促进病虫害的长期控制治理发展,进一步合理地保障森林生态环境的干净整洁。在2017—2019年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针对北际工区、寒洋工区300 hm2的柳杉林地内全面药物喷洒阿维菌素加苏云金杆菌药物进行柳杉毛虫的防治,对所有小班做好前期监测工作,提供虫龄、数量、时间,以便及时实施预防作业,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
  4   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不能对我国的森林病虫害起到根本性的防治作用,还在逐步改进的过程中。但是现阶段采用的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对我国森林病虫害起到安全的杀虫作用,也能够促进整体的病虫害防治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国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自然防治,有效地促进森林保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詹新武,周世健.基于GIS技术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森林病虫,2005, 24(1):24-27.
  [ 2 ] 张再福.(超)轻型飞机防治森林病虫害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2000,36(3):81-86.
  [ 3 ] 孙淑清,罗继生,李庆君.现代技术在我国森林病虫害监测管理中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04(2):38-39.
  (收稿日期:2019-06-10)
其他文献
在收集、整理1986—2007年太湖流域湖西区实测入湖水量的基础上,从区域降雨量、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沿江口门引江水量变化等方面对湖西区入湖水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主导影响因素
摘 要:文本分类是数据挖掘方法,在话语分析上的应用较少见。本文提出用机器学习方法将课堂话语分类,从功能上分为:课堂组织话语、教学内容呈现话语、交互类型话语、评价反馈话语等,通过分类,构建课堂话语语料库。为提高其分类准确率,本文先提取教学内容主题词,再用贝叶斯分类器对课堂话语进行自动分类。  关键词:数字化课堂 话语行为 主题词提取 文本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后续其他函数内容学习的基础所在。如果教师能够把握住一次函数教学这一关键机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函数的学习兴趣,而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领域中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提出了相应的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的环保措施,越来越多的农田都在实施以绿色防控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阐述了绿色防控
古人说,夫以铜为镜,以正衣冠。但是,镜像的喻意不足以体现反思的特征。作家博尔赫斯将镜子比喻为迷宫,镜子交织的影像内部空虚、深不可测。反思,应以树为喻,根须—树枝,以土
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病虫害问题,发生较为集中的有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及虫害,这些病虫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种植效益。探讨了马铃薯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以
锰是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是许多酶的激活剂(如丙酮酸羧化酶、精氨酸酶等),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当动物缺锰时,会出现生长受阻、骨骼畸形、生殖机能障碍、新生动物运动失调等
粤剧不仅是岭南文化之瑰宝,也是民间文艺与民俗文化的精髓,其深受岭南地区人民和广大侨胞的喜爱.粤剧在长期以来的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吸收其它艺术形式的精华,不断进行创新实
摘 要:通过EV生物有机肥在小麦上的施用试验,验证施用EV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用尿素、磷酸二铵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EV生物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肥效;小麦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110-02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志码: B  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进一步探讨有机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耕地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