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工抗滑桩工程施工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抗滑桩工程实例的分析总结,介绍了抗滑桩的施工工艺,提出抗滑桩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总结施工经验,为抗滑桩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滑桩,人工成桩,施工工艺,安全措施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example of anti-slide pi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nti-sliding pile, the anti-slide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slide pile.
  Keywords: anti-slide pile, artificial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afe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
  1工程概况
  青海省道S101线滑坡治理工程K334+710~+790、K335+000~+300段地处海南州同德县河北乡境内,位于青海南部青藏高原山区。该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新近系(NG)泥岩、泥质粉砂岩,第四系(Q4)残坡积物堆积层;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由其后部基岩裂隙水补给,局部含水丰富。
  由于受不良地质作用、地质构造、黄河河谷的下切和支流冲沟的冲刷、地震作用、气候及工程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该线段的滑坡,滑坡变形明显。K334+710~+790段后缘裂缝及右侧裂缝贯通;分为南、北两块。K335+000~+300段滑坡后缘裂缝不明显,前缘路基内侧有较为明显的变形。
  2治理措施
  K334+710~+790段:沿公路坡脚内侧布设抗滑桩一排,共11根,桩间距6.0m,桩长15m,桩截面均为1.6m×2.0m。
  K335+000~+300段:沿线路长约160m坡脚内侧布设一排锚索抗滑桩,共28根,桩间距6.0m,桩长20~22m,桩截面为1.8 m×2.6m。桩头设一排2孔5ΦS15.2预应力锚索。
  3抗滑桩施工
  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3.1抗滑桩施工工艺
  3.1.1施工测量
  本工程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及钢尺等。开挖前应根据现场控制点,定出单桩轴线控制点,作为轴线控制和放样的依据。用全站仪测出各控制线及轴线,用钢卷尺丈量各桩心位置,为了便于轴线、桩中心和垂直度复核,于各桩四周定四根木桩控制轴线位置。
  
  
  图1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
  3.1.2抗滑桩成孔施工
  1)抗滑桩施工注意事项
  由于相邻桩距较密,采用跳桩开挖的施工方法,并保证相邻桩每間隔一天进尺一模的要求,使其减少对相邻桩影响,积水应用潜水泵及时排出,以减少对相邻桩的侧压力,确保密桩能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成孔。每天施工前,应安排下井人员对已做护壁进行检查,在无异常样情况下,才能进孔开挖。
  2)抗滑桩成桩施工
  抗滑桩成孔采用人工挖孔成桩。
  ①采用短把镐、锹等简易工具进行人工挖土,遇到比较硬的岩层时,可用风镐或人工凿除施工。垂直运土,用卷扬机进行垂直运土;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第一节开挖,每进尺1米做混凝土护壁一次,即以1米为一个施工段。
  ②成孔开挖以三~四人为一个小组,每小组一天安排2根桩进行流水作业,保证每根桩每天进尺一至两模,施工小组交叉施工。
  ③开挖过程中遇到孤石或其它障碍物时,采用人工及空压机风镐配合施工。
  ④成孔过程中,地面派专人修通排水沟,及时排掉桩孔内抽出的水, 从桩孔内挖出的废土或石碴由专人负责及时运出场外。
  ⑤桩位、垂直度、直径校核: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第一节护壁成孔后,由现场技术人员在护壁周围用木桩定出桩位中心线,桩位轴线用正交的十字线控制,作为往下施工模板对中和桩位垂直度偏差控制的依据。
  3)质量检查
  检查分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护壁二次进行,必须每段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保证位置准确。
  3.1.3护壁施工
  1)护壁施工时每根桩采用一套组合式模板,分块拼装而成,拼装后模板尺寸为1000mm*1500mm,高度为1100mm。第一节护壁应高出地面15-20cm以上,以便于挡土或定点等。
  2)护壁砼为C20,用搅拌机进行搅拌,用手推车运到孔边,再用吊桶送入孔内进行浇灌,浇筑时,先用钢钎插捣后,再用锤敲打护壁模板,以保证砼密实。
  3.1.4终孔检查
  挖桩至设计深度后,工区应进行自检评定,检查内容包括桩中心线位移偏差、桩径偏差、终孔深度、孔底沉渣以及桩底持力层等情况,各项偏差应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经项目部质监部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勘察、设计及业主等有关部门核验并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3.1.5挖孔注意事项
  1)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应每段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确保位置正确。
  2)桩端终孔深度按设计要求施工,每根桩终孔后请勘察、设计、业主、监理人员检查验收,要逐根进行隐蔽检查。
  3)遇塌孔,采取在塌方处砌砖外模,配适量直径6mm、间距150mm钢筋,再支内模灌筑砼护壁。
  3.1.6抗滑桩钢筋制作与安装施工
  1)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①桩成孔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已办理终孔验收手续。
  ②钢材原材料具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③孔内积水已抽干,用通风机具向下输送新鲜空气,经测试合格后。
  ④下井作业前已向班组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2)工艺流程:
  钢筋井上下料→吊钢筋到孔内安装→绑扎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定位钢筋→办理隐蔽手续→桩身砼浇筑。
  3)钢筋笼制作
  按设计要求及实际桩长,孔上进行钢筋的配料,主筋搭接下料时,保证在35d或500mm范围内搭接头的数量不超过主筋的50%,制作时应确保桩主筋的保护层不得小于70mm。
  4)钢筋在井上制作成型后,为确保吊装安全,决定采用井内绑扎方法进行桩身钢筋笼的制安。
  5)钢筋笼隐蔽检查
  钢筋笼安装好后,应对其标高、主筋直径、间距、箍筋间距、焊接质量、绑扎质量、保护层等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书面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及时办理好隐蔽工程签字手续。
  6)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10mm;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20mm;
  钢筋笼直径:±10mm;
  钢筋笼长度:±50mm。
  3.1.7抗滑桩桩身砼施工
  1)原材料要求:
  ①水泥:采用425#硅酸盐水泥,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②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③石子:卵石,粒径10-15mm,含泥量不大于2%。
  ④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混供应,运输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浇筑。
  2)桩身混凝土浇筑
  ①桩体砼要从桩底到桩顶标高一次完成。桩体浇筑如遇等特殊原因停工,必须留施工缝时,可在砼面周围加插适量的短钢筋。在灌注新的砼前,缝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
  ②灌注桩身砼,必须用溜槽及串筒离砼面2m以内,不准在井口抛铲或倒车斜料,以免砼离析,影响砼整体强度。
  ③在灌注砼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得有超过50m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砼表面积水层用导管吸干,才能灌注砼。
  ④砼边浇边插实,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严格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振捣,以保证砼的密实度。
  ⑤灌注桩身砼时,按照要求每50m3应留置2组试块,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
  3.2抗滑桩施工安全措施
  1)常规安全现场管理。在下达生产任务的同时下达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应急预案。把安全生产贯彻到施工全过程。
  2)孔口防护。孔口防护是本工程挖孔成桩防护的重点,孔口必须浇筑混凝土锁口盘,并在锁口盘上设置围栏围护,应高出地面80cm。
  3)孔内有人作业时,孔口必须有人监督防护不得擅自离开,孔必须放置爬梯,随挖孔深度增加放长至工作面,以作安全使用。
  4)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卷扬、吊桶等应安全可靠并配自动卡紧保险装置。每班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起吊架子、绳索、滑轮、卷扬机等机具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开工前必须对井内的有害气体监测,并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挖深大于10m,必须采用机械通风,使井下氧气充足,保证井下施工人员安全。
  6)挖出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在距桩孔口1m范围内的地面上,不得堆放任何物资,防止落入孔内伤人。起吊时吊桶内渣土严禁超过桶平面,以防渣土掉落伤人。
  7)挖孔过程中如遇地下水,应及时采取措施排出积水,防止因排水不及时造成孔壁坍塌。
  8)井下照明必须采用36V安全电压。进入井内的电气设备必须接零接地,并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发生漏电触电事故。
  9)灌注桩身砼时,临近的桩孔应停止作业,并不得在孔底留人。
  4结语
  抗滑桩人工成孔施工工艺特点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施工場地小。我们结合工程实际,通过采用人工挖孔抗滑桩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既避免了大型工程机械配置无法正常有效施工致使工效降低、成本增加的弊端,同时又节约了投资、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人工抗滑桩的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GB50007-2011,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
  [2]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4]杨克己.实用桩基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和其它工程建设一样,重要的是质量。因为建设工程具有一次性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不可逆性。因此监督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以便保证工程投资的效益最大化。使水利工程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工程。本文结合我国水利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实际,在分析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归纳了现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程序和内容,并提出了关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提出了相应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摘 要:建筑节能設计的核心就是减少建筑的总能耗,提高在建筑中能源利用的效率。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已经发展到民用住宅领域,并将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主流。从而,、关于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研究,将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 而本文将对我国高层的建筑节能设计有关现状进行总结式论述并展望未来前景。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技能措施   Abstract: The core o
摘要:社會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房屋等建筑工程要求不断提高。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发生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施工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的深刻地变化,加之人口众多,我国大力推广高层建筑。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中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总结其结构设计的一些特点,并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各种体系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摘要:本文首先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以及目前在此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叙述;接着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最后针对限额设计、价值工程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做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 限额设计 ,价值工程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摘要: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市场的行业启动背景及现状进行了简单剖析;然后对工程咨询企业进军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市场的SWOT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工程咨询企业进军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市场的方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工程咨询企业,绿色建筑评估咨询,绿色建筑标识认证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on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t
摘 要:工民建施工管理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新东西要去研究。我们在工作中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才能不断的纠正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civi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There are a lot of new things
摘 要:近年来,房屋建筑工程中选用桩基础应用量较大,桩基础施工又以钻孔桩为多。笔者从实际施工情况出发,针对成孔灌注桩在房建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做简要介绍,并提出了处理方法,以期对房建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灌注桩;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处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a large
摘要: 目前国内外混凝土工程普遍通过掺加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引入均匀稳定的细小气泡来改善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引气剂不被广泛应用的原因,阐述了引气剂对混凝土拌和物及耐久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引气剂;技术特性;作用;混凝土耐久性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crete engineering at home and abroad by adding a
摘 要: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该工程顺利竣工验收,同时也影响到广大用户的使用及企业的信誉,在当今日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面前,各级施工企业应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在抓好主体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且应认真地抓好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施工质量,让业主满意,企业才能占领更大发展空间与市场,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建筑企业;质量下滑;质量问题;提高与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
摘 要:建筑电气工程的强电施工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施工项目,不仅需要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而且还需要对工程施工动态进行全面、及时的掌握,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设计理念的创新,精湛的施工工艺,以及严密的监理程序。因此,要想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就必须要加强对强电施工策略的研究,应用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而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本篇文章针对当前建筑电气工程强电施工与设计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