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里面,读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经过中学几年基础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懂得如何运用。这与把英语作为打开国门了解世界的载体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要改变这个现状就需要教师抓住英语学科的特点,纠正学生学习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从阅读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对其改进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阅读现状;交流;课外阅读
  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英语教师如何把握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现在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中,由于高中老师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授予学生的阅读方法比较机械,学生阅读仅仅只会找答案,不会深入学习。
  1.只看重文章字词语法,忽视文章内涵文化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将课堂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一味遵照考试大纲向学生灌输生词语法,这种机械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所产生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对于已经具备了基本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高职生,如果能把学习主动权给他们,让他们利用互联网媒介学习,再由教师适当引导,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使得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2.阅读教学中缺乏联系实际
  语言学习是需要联系实际生活的,而阅读教学又是联系实际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有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只是局限在文章含义理解,课后习题弄懂,师生交流只停留在口语教学环节上。可现在的阅读文章越来越灵活,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有的学生只会做题回归到生活中就束手无策,只有让学生把阅读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才使得语言交流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学习情绪不高
  由于没有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排斥英语学习,再加上职业教育注重专业技能,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可有可无的,这种状况更加重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二、文化引导和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如果缺乏交流就是“哑巴英语”。语言学习还要有一定文化积累,有了一定文化底蕴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而阅读正是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的最好方式。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大平台,采用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背景文化,使得学生在一定文化支撑的前提下去理解文章,再有意识引导学生就相关话题展开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文化,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阅读课文Invitation时,为了让学生对邀请有更深理解,教师要求学生找出邀请方式、常用词汇和句型、在发出邀请和回复邀请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发出邀请卡的时间等一系列任务;学生收集完信息后再阅读文章,理解后以小组为单位创设以邀请为主题的场景互动。这些对话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在对话中让学生掌握了相关英语词汇、了解了邀请函的商务礼仪,从而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获得提高。阅读教学就是要将课堂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语言、自信地运用语言。
  三、课外拓展
  大学英语教学和高中有很大区别,它不再只要求学生掌握单词语法,而是要求学生把它作为一门语言运用。所以,教材上的阅读文章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交际性强,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助于打开学生视野,更好地了解世界。其中有关商务交际的内容与职场联系紧密,为学生以后跨出校门走入工作岗位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教材篇幅有限,如果仅靠课内阅读打开知识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阅读的补充必不可少,只有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上让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也需要更多综合能力的人才。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在茫茫人海中占有一席之地,拓宽自己知识面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大学学习允许学生把大量时间放在课外阅读上,并且大学阅读资源要远比高中丰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并且持之以恒。
  四、结束语
  新形式下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站在更高层面,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在未来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咸修斌.博采众长,因材施教——浅析与外语教学相关的几个因素[J].外语界,1999(2).
  [2]何安平.高中英语课程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实践基础,是高校改革创新的生命基线。新时代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探究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教风、班风、舍风等四环共促机制,进一步探讨学
摘要:先秦儒家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源头,孕育了中华美学思想的胚胎,自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主流和导向。历代文论家、美学家无不从儒家美学中吸取养料和继承传统,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革新和创造,形成颇有儒家色彩的中国古典美学特征。同时,儒家美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遗产,集体无意识的积淀始终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铸就了我们民族独有的审美特点;形成了中华
综合性版画相对于传统版画,在材料选择上更为宽泛自由,在呈现方式上更具时代性。当代综合性版画不仅融合了多种媒材的介入,而且在传统版画基础上,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具有独特性的创作语言,也使其在艺术创作中更具创新价值。本论文归纳、总结“形式美”在当代综合性版画中的具体运用,并剖析、解读了艺术作品中的经典案例,从作品绘制观念、图像生成、呈现方式等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学习和实践,从中受到启发,为此次毕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车铺渠村长期以来留存着一种喜闻乐见的秧歌艺术——踢鼓子秧歌。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从传承谱系、表演形式、音乐特点以及个案呈现等多方面开展了调查与
本文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师应重视课改目的,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达到促进教学目的。
本文研究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在选择主动管理类基金时如何进行基金业绩评估。利用基金资金流作为投资行为的代理变量,本文发现整体上投资者会对基金收益进行风险调整,并采用
关于立体商标的认定问题,属于经济飞速发展时代的新问题,目前我国的行政、司法领域都已经存在了许多的典型案例,非功能性和显著性是认定立体商标最为重要的两点,而非功能性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