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历史第41题的作答评价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i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是高等院校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其考试数据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利用教育测量理论和统计方法对高考数据进行充分挖掘,从不同维度了解高考的基本情况,有效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劣势,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笔者在参与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组织的2019年高考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全国Ⅱ卷第41题第(1)问是历史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道题,引发思考:考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本题对我们的历史教学有哪些反拨作用?
  一、试题分析
  2019年重庆高考历史学科使用全国二卷,为了比较考生之间的差异,将全市考生的历史学习成绩由高到低,依据15%、35%、35%、15%四种比例分为四个等级,并依次命名为G1、G2、G3、G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根据题目信息表可知,第41题第(1)小题的作答人数为72692人。题目类型为“非选择题”。题目主要为“经济”的考点,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题目分值為15分,平均得分为6.98分,标准差为2.33,离散系数为0.33。得分率为0.47,表明该题目中等偏难。题总相关系数为0.62,表明本题得分与试卷总分关系紧密,具有很好的区分度。结合给分点分析表和得分点分布图可知,G1水平考生得分主要集中在(6,9)和(9,12),超过五成的G2水平考生得分在(6,9),G3水平考生得分主要集中在(3,6)和(6,9),超过五成的G4水平考生得分在(3,6),接近一半的全市考生得分在(6,9)。题目总分曲线图直观显示,在总分区间[20,90]上,本题的得分率与总得分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2]
  本题勾勒了自清代中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关税制度的主要线索,重点考查考生对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我国关税制度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把握能力。清代以来关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关税从被西方列强奴役到实现独立自主的历程。历史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中国人民能够以关税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本题第(1)问有两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考生需要在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读的基础上,准确理解、提炼出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及其原因,要求考生有较高的归纳、概括和比较能力。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一中“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和材料二中“出口税率”“进口税率”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得出变化之一,根据材料一“税率总计10%左右”和材料二中“值百抽五交纳关税”的相关信息,得出变化之二;对于清代海关税率变化的原因分析,考生需要联系清朝前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以及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等知识予以回答。
  二、典型作答
  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庆考生的作答情况,高考历史评价组选取了三份典型试卷进行分析并对他们的作答情况做出简要评价。[3]
  1. G1群体考生典型作答及评价
  ①作答
  变化:由进出口统一征税到进出口税分别征收;由提高海关税率到大幅度降低税率;由进出口税率相同到进口税低于出口税;由税率自定到受到列强控制。
  原因: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现重农抑商政策,乾隆时期加强海禁,提高税率,限制贸易;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打开国门,协定关税,关税不能自主;列强为扭转贸易逆差,开拓世界市场,打压中国关税。
  ②评价
  这是一份优秀的历史答卷。该考生能够完整、准确地获取材料的关键信息,说明考生具有较高的历史素养。考生不仅认识到了清代海关税率在构成和数值方面的变化,还认识到了海关税率在主权方面的变化,反映了考生具备完整、准确、全面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原因分析中,考生能够联系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紧扣鸦片战争这一时间节点,提炼出影响税率变化的史实,较充分地对变化原因做出了解释,体现了考生对鸦片战争前后时代特点的准确把握。
  2. G2群体考生典型作答及评价
  ①作答
  变化:康熙年间增加关税,不分进出口,乾隆时期税率大幅度增加,鸦片战争后税率大幅度下降,而且低于出口税。
  原因:清朝前期实施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控制贸易;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实力大增;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政府丧失关税主权,制定税率需要与列强协定,国力衰弱,关税主权无法自主控制。
  ②评价
  对于“海关税率变化”的回答,该考生基本上能够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提取出了材料的部分关键信息。但是给出的答案只是按照时间顺序陈述了不同时期海关税率的基本情况,缺乏比较概括,未能逻辑清晰地总结变化的全部表现。对于变化原因的分析,基本能够抓住鸦片战争这一时间节点,分析出清初海禁政策、列强侵略与税率变化的关系,兼顾了鸦片战争前后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3. G3群体考生典型作答及评价   ①作答
  变化:前期政府对税率提得很高,对税率变化有主动权;鸦片战争后,税率大幅度降低,并且对税率的控制也受到列强的控制。
  原因: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压迫下解除了海禁政策;外国利用协定关税权压低关税,输出商品;资本主义贸易的发展;税率还受统治者政策的影响。
  ②评价
  该考生从材料中仅提取了海关税率降低这一显性信息,对于两则材料没有充分的挖掘,导致考生对税率变化的概括不够全面,反映出考生在解读材料信息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肯定的是,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到了海关税率在主权方面的变化。对于变化原因的分析,考生的回答比较片面,没有理解题目要求,反映了考生在审题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考生仅注意鸦片战争后海关税率变化的原因,没有回答清代前期海关税率较高的原因。
  三、学习建议
  第一,认真审题、准确理解试题。在分析一些考生的试卷时,笔者发现有些考生不会审题,或者审题不全面、不仔细,导致作答偏向或错误。审题时不仅要审读设问,还要结合试题提供的材料,弄清楚这些材料有什么用处,怎样用材料才符合题意。前述典型回答中,G3水平考生关于变化原因的回答就反映出对问题理解的片面性,即只理解为鸦片战争后出现变化的原因,而本题显然是在比较意义上谈原因,应当同时兼顾鸦片战争前后进行原因分析。以2019年全国Ⅱ卷第45题为例,本题第(1)问一共包含了四个问题,即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前期和后期的原因。由于一部分考生在审题上存在着重大失误,导致他们只回答了第(1)问中的三个问题,忽略了对“前期原因”的作答。还有一部分考生因为不理解“作用”该如何回答,于是不加分析地照抄材料,从而导致失分严重。
  第二,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高考试题选择的材料大多都很精炼,没有过于冗杂的信息。考生要以材料为中心,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用材料中的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在提取试题相关信息后,要能够进一步筛选和整理信息,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综合。高考试题往往通过一定的背景材料构建新的情境来呈现某个主题。“背景材料中一般会包括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但背景材料在为主题服务的同时,并不是一次性地、集中地把问题的各个要点全部展现出来。由于试题设计形式的多样化,主题要点往往分散于各个数据、图表或文字之间,需要从中提炼、整合、形成完整的观点或认识。”[4]对中学生而言,历史学习中的材料解读能力主要包括读懂材料的意思、划分材料的内容层次、结合给定的问题选择有效信息、结合所学解读信息等能力。特别要注意材料提供的时间、空间、主体等标示历史现象的基本要素。具体到本题,就是在阅读中抓住三个时间点、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可。三个时间点分别是康熙时期、乾隆时期和1843年;三个层面的内容是税率高低、进出口税、海禁与列强协定。[5]
  第三,平时练习要养成好的習惯,提升历史素养水平。所谓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6]高考主要是对考生平时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检验,基本上能够反映考生的素养水平。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前述典型回答中,G3水平考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可能与考生平时训练积累的能力有关。另外,语言表述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考生在作答中如果能够做到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表述准确、简明扼要,一定会为试卷增添光彩。总之,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日常的精细化练习。
  【注释】
  [1][2][3][5]《考生必读》编写组编:《考生必读》,重庆:重庆出版社,2019年,第378、383、384—385、386页。
  [4]教育部考试中心编:《高考试题分析·文科综合分册(2020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30页。
  [6]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历史教学》(上半月)2012年第11期,第6—7页。
其他文献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实数a=()-2,b=log4,则复数z=a b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2. 已知平面向量=(
活力舞岭南,潮流秀羊城。8月20日,“潮流前线2013秋冬发布会——复古旅程”在广州“第13届广东时装周”上演,并一举斩获“最佳时尚休闲装设计奖”。与其说这是业内为“潮流前线”送上的荣誉,还不如说这是消费者加冕的桂冠。  自成立以来,作为上市公司搜于特的旗下品牌,“潮流前线”专卖店数量从2007年的250多家,增至目前的1800多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利税总额一直保持稳步、快速增长;“潮流前线”业已
2019年4月18日,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案件:一名90后女子用做游戏、开车碾压的方式先后将一对离异夫妻杀死。令人震惊的是,案犯程莉是受害人之一韦建的现任女友。因各种原因,她住进韦建与前妻孙莓、儿子韦良浩共同居住的家中。于是,各种矛盾频繁出现,直至激化……离婚不离家:一个正牌女友住进来  出生于1990年的程莉是江苏省淮安市人,在淮安一家大型商场当导购员。其间,程莉先后谈过3个男朋友
“民以食为天”大酒店对面,有个不起眼的早餐馆,名字叫“食在人”,已经开了近二十年。我揣摩,这个店名是取“实在人”的谐音。的确,早餐馆老板老吴是个特别实在的人。  老吴不到五十岁,听口音不太像本地人。他只经营早餐,老三样:油条、油饼、豆腐脑。每天凌晨三点起来忙活,上午九点左右打烊,然后他就回家待着,平时也不怎么跟周围的人来往。  老吴的媳妇也在餐馆里帮忙,夫妻俩关系很好。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寒暑假时也
2021年7月28日,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73公斤级决赛,石智勇以总成绩364公斤夺冠,成为连续两届获得奥运举重金牌的大力士!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热评石智勇:“碾压夺冠!”网友连呼:“中国力量就是牛!”“石破天惊!智勇双全!”而石智勇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却上演了一幕“齁甜”的“言情剧”,一把“狗粮”砸得群情沸腾……  初相遇时:你是我的小“麻烦”  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
闽宁大道、涵江村、秀屿广场……在西吉,可以见到很多“莆田印记”。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湄洲湾畔。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地带,六盘山西麓。  两地相隔2000多公里。  自1997年开始,两地确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接力长跑”。  送技术、引资金、抓项目、聚英才、促发展、奔小康……通过对口帮扶,莆田市为西吉县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3年来,
吴甡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北京市人大代表,崇文区政协副秘书长,崇文区政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数学会中学委员会秘书长。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崇文区优秀管理干部等荣誉。    第一次见到吴甡校长是参加我们杂志社与广渠门中学联合主办的明德讲堂活动。在广渠门中学的教师活动中心里,他向我们介绍墙上悬挂的那些教师们年轻时的照片、教师的孩子们的照片,以及一些充满回忆的老物件,脸上挂满
今天(10月18日)是圆明园遭英法联军火焚罹难155周年纪念日。  圆明园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开始建设,经过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五帝150余年营建、改建而成,可是在咸丰十年(1860),这座“世界园林之王”惨遭英法联军焚毁。  历史不容忘记!  一、万园之园  “万园之园”是欧洲人对圆明园的称呼。圆明园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赐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居住,并亲赐园名——圆
铅笔是学生,橡(xiàng)皮是老师。  铅笔写错字,橡皮来纠(jiū)正。  铅笔越来越优秀,  橡皮卻越来越瘦(shòu)了。
当今的农业,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为了增加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化肥使土地贫瘠板结,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化肥;为了抑制病虫害,大量使用农药,虫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不得不使用更多数量或更多种类的农药……这样一来,恶果出现了: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农产品的营养品质越来越差,农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低。  面对这样的结果,有人想出了有机农业的招数,尽量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但这不过是在恶性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