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设备故障原因,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制浆车间浸渍器驱动端轴承故障,发现了车间在日常设备巡视、设备维护保养及事故处理等多方面存在问题,经过分析设备故障原因,采取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及其他技术措施等,保障了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也使全厂设备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设备 故障 分析 管理 提升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与日常正确润滑、维护保养、巡视等息息相关,很多设备故障都是由小故障或小的维护不当引发的,本文从一个典型事例入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 事例介绍
  1.1设备情况
  制浆车间浸渍器在制浆工艺中主要负责将撕裂挤压后的木片在该设备本体内充分吸收药液,再用其顶部安装的一台减速机带动垂直输送螺旋将木片由底部提升至顶部输送至另一工艺段。
  由于工艺需要,螺旋轴属于垂直悬体布置,下方没有支撑力,其驱动端轴承轴向承担着主轴和湿物料的重量,螺旋轴重约3.7吨。轴承型号为23134CC-W33,为双列滚子调心轴承。
  1.2故障经过
  2008年某日凌晨左右,浸渍器减速机电机电流高报警,浸渍器停止运转。当值班长担心堵料,要求操作员手动开启浸渍器,启动后电流非常高,没有成功,随后又反复启动,期间在现场发现减速机皮带打滑并有少量烟冒出,判断为三角带打滑引起故障。
  机修人员将三角带紧固启动浸渍器后,轴承部位有咔咔的异响声并有烟冒出,随即停止启动。机修人员在拆卸轴承过程中,不断更换拆卸方案,方将轴承拆除。在安装过程中,第一次安装不到位,又重新安装一次,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抢修,生产线恢复正常。
  1.3 轴承故障原因
  轴承故障主要原因是由于润滑不当,造成轴承温度高,继而造成减速机电机负荷高报警,电机跳停。
  处理减速机电机负荷高报警时,误判断为三角带松动,并在故障发生后又多次点动,加剧了轴承的损坏程度。
  2 事例暴露的问题
  该事例是典型的设备日常保养不当、日常巡视不当、处理过程欠妥的事例,该事例暴露了公司在设备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巡检、巡视不到位,没能及时提前发现设备隐患。
  (2)设备管理不到位。存在设备加油量、加油周期检查不够细致,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不健全,设备管理不到位现象。
  (3)人员素质差。运行值班人员对设备了解不够,发现三角带松,没有深层次的分析三角带打滑的原因,没及时查看运行曲线图,检查设备的运行负荷,没有认识到故障后再次启动设备会造成设备二次损坏,故障扩大。
  (4)制度执行不彻底,事故预案相关制度不完善。车间主任对公司要求的巡检巡视制度贯彻不彻底,对事故的分析处理经验不足,设备事故预案不完善。
  (5)事故处理流程不完善。公司生产值班人员在确定轴承损坏时看到运行人员再次开机时没有及时制止,夜间突发事故,现场汇报及指挥措施不完善。
  采取措施
  3.1完善设备日常巡视巡检制度
  (1)车间主任及检修班长根据系统的运转情况制定出巡检路线、内容及巡检要求,并落实到班次人员。
  (2)规范设备日常巡視方法。巡视人员按照编制的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定时(一般是 1-2h)、定点(规定的检查点)、定项(规定的检查项目)的周期性检查。
  巡回检查采用听(听设备运转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声音)、摸(摸轴承部位及其他部位的温度是否有异常)、查(查一查设备及管路有无跑、冒、滴、漏和其他缺陷隐患)、看(看设备运行参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闻(闻设备运行部位是否有异常气味)的五字操作法。或者用简单仪器测量和观察在线仪表连续测量的数据变化。
  (3)规范设备日常巡视内容。检查轴承及有关部位的温度、润滑及振动情况;听设备运行的声音,有无异常撞击和摩擦的声音;看温度、压力、流量、液面等控制计量仪表及自动调节装置的工作情况;检查传动皮带、钢丝绳和链条的紧固情况和平稳度;检查冷却水、蒸汽、物料系统的工作情况;检查安全装置、制动装置、事故报警装置、停车装置是否良好;检查安全防护罩、防护栏杆、设备管路的保温、保冷是否完好;检查设备安装基础、地脚螺栓及其他连接螺栓有否松动或因连接松动而产生的振动;检查设备、工艺管路的静、动密封点的泄漏情况。
  (4)检查过程中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查清原因,及时调整处理。如发现特殊声响、振动、严重泄漏、火花等紧急危险情况时,应做紧急处理后,向车间主任报告,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
  3.2 完善设备缺陷处理制度
  运行人员发现缺陷应及时报告当值班长、车间主任,并填写《设备缺陷记录本》。当值班长根据设备缺陷,应迅速组织运行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扩大,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必要时负责报告总工、生产指挥。
  (1)运行车间职责
  运行人员发现缺陷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消除工艺简单的一般缺陷。若无法消除时,应填写《设备缺陷记录本》,及时通知班长,紧急事件时可直接通知在值检修人员。
  如发现对安全检查运行有威胁的设备缺陷时,除加强监视外,还应报告有关领导。运行人员在检修人员联系消除缺陷时,应主动配合,创造条件,杜绝扯皮现象发生。
  消缺工作工程中,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根据系统情况,配合检修人员做好安全措施。
  车间主任及技术人员,应定期到车间检查设备的缺陷发生情况,消缺情况和登记情况,保证设备缺陷发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检修车间职责
  检修班长或主任组织检修人员每天早晨上班后到车间现场巡视设备,并查看《设备未消缺记录表》、《设备缺陷记录本》详细检查相关设备。
  (3)生产技术部职责
  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巡视设备,检查设备缺陷处理情况,每周对设备缺陷消除情况进行统计,月底到运行车间收回《设备缺陷记录本》,填写《设备缺陷处理情况单》,计算设备消除率。
  3.3 完善点检润滑管理制度
  每一台设备的检查点排列成表,明确检查点的检查周期、检查部位、检查内容、职责范围和落实到人并填写点检记录。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处理。
  3.4 其他措施
  (1)加强设备故障判断的学习和培训,做到准确判断和处理。完善设备维修流程,避免准备不够充分,维修期间再找工具等现象。
  (2)制定设备事故预案,完善故障处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权限及汇报程序。
  (3)加装排风设施降温。由于设备所在楼层室温较高,购买排风机安装楼层墙体上,对室内温度进行排风降温。
  (4)加装温度检测装置。由于设备巡检及工艺巡检不可能随时检查该处轴承温度,而轴承损坏有时需要很短的时间,在该轴承处加装温度传感器,在线检测并与系统连锁。
  4总结
  经过此次事件后,通过完善设备管理的各个制度,落实预防为主,实行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严格督察设备管理各项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提高了设备管理及运行维护水平。采取措施后的几年内,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故,其中有两次在检查更换轴承时,发现轴承已经有裂纹,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余跃庆,李哲. 现代机械动力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2]廖伯瑜,机械故障诊断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3]谢小鹏,设备状态识别与维修决策[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4]巫世晶,设备管理工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基于Solidworks设计软件,依托软件中COSMOSWorks功能模块,对生产中自行设计并使用的吊梁进行了受力承载的模拟分析,使设计更快捷更合理。在设计过程中首先依据吊梁预期的使用功能确认起吊重量和结构型式,然后依据Solidworks2007建立了三维模型,通过COSMOS模块确定吊具承载极限,并优化设计参数。此方法为目前工程应用中有分析需求但缺乏相关有限元知识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参考。
【摘要】某锅炉路空气预热器中的下桁架梁在电力锅炉钢结构中属于最重要的承重部件,它支撑起了包括上桁架、扇形板、转子以及换热元件在内的大部分预热器部件,承载重量为600余吨,所以要求在制作时必须保证焊接质量并预留上拱量。我公司承制的某电力锅炉空气预热器项目结构件下桁架梁采用了薄钢板预先弯制成槽形的结构,加之槽壳内焊件繁多焊后必须上拱,焊接变形不易控制,通过采用合理的工艺措施即解决了焊接变形,又解决了整
摘要:介绍了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对某电镀行车的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简化了控制系统的接线,克服了电磁继电器动作时间长、触点抖动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利用PLC实现了对电镀生产线的系统控制,该系统具有调试方便,维护简单,移植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PLC;电镀行车;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中图分类号: 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电镀行车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1.1 电镀行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市政桥梁结构裂缝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国家也对桥梁工程加大了投资力度。市政桥梁结构裂缝问题是整个工程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市政道桥工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通过对桥梁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的剖析以及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裂缝的问题终将解决和减轻。本文将分析市政桥梁结构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处理和解决。    关键词:市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居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住宅装修质量普遍受到重视,国家及行业有关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规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住宅建筑室内装修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装修施工应该遵从的依据,并针对装修施工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质量控制 ;室内装修;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 通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 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 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 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本文探讨了基于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方法。  
摘要:我国住宅建设的节能工作不断深入,节能标准不断提高, 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也在日益加强,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目前,在建筑中常使用的外墙保温主要有内保温、外保温、内外混合保温等方法,下面就常用的外墙保温技术做以分析。  关键词:外墙保温;建筑节能   中图分类号: TU11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