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思想在欧美的传播研究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明思想的域外传播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明清之际,在“东学西渐”的洪流之中,包括阳明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传入欧洲,并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了欧洲启蒙运动者的精神世界.通过梳理五百多年的传播历史,可以发现阳明思想在欧美的传播呈现出传播历程的阶段性和传播路径的交织性两大显著特征.
其他文献
罗马法中的遗产买卖制度包含遗产买卖、射幸买卖、债权买卖、诉权买卖等方面,被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以不同的方式继受.主要有《法国民法典》采用的买卖法为中心继受模式,《奥地利普通民法典》采用的射幸合同继受模式,《德国民法典》采用的继承法继受模式.我国在清末继受德国民法时,斩掉了其中的遗产买卖内容,导致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学界皆对该制度无知,幸好《澳门民法典》对此有规定.就中国大陆而言,不知遗产买卖制度的不利结果是否认权利是买卖合同的客体、不承认浮动客体的买卖、虽承认具体的射幸合同却不抽象承认射幸买卖制度、分不清
论文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分析落实了春秋战国之交越国会稽山诸城、石塘、槜李等四十多处军事地名的目前位置;勾画了允常时期、句践败亡时以及后者从吴国放还时越国的不同边界,认为句践灭吴以前,越国在不同时期的疆界大体稳定,特别是北边与吴国的交界线基本停留在大槜李区域;考察了吴越争霸时期吴越间三次标志性的战争:吴王阖闾战败的槜李之战、越国十年生聚之后的首战吴都南郊姑熊夷之战以及越国灭吴的关键之战笠泽之战;纠正了文献记载与传注的某些错误;落实了槜李之战与姑熊夷之战的地点;考释出《越绝书》中的"会夷"即现在的杭州湾.因此推
黑格尔主义把历史视为经验事实和先验理念的结合,是神圣的精神在时空中的逻辑展开.受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赛德尔迈尔把艺术媒介的分立视为现代人的精神症候——中心的丧失,它意味着上帝之死、艺术的非人化和整合艺术品的解体.与之不同,格林伯格则把艺术媒介的分立视为现代艺术追求艺术纯粹性的进程.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跨媒介艺术史旨在以艺术跨媒介性的目光重写艺术与艺术观念的历史.
自画像和自拍像都是建构人类自我形象的审美方式,都有记录真实的原初目的,都强调个人身份、自我意识的呈现.自画像自文艺复兴后真正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出现在历史舞台,艺术家从隐身于画布之后到逐渐进入画面中心,是自我意识觉醒和艺术权力的表征;随着手机媒介的出现、大众的热情参与,自拍像成为一种大众表征自我、传达自我的传媒艺术.从镜子到芯片镜头的工具媒介变迁、从边框形式的固定到游移,自拍像解构了自画像时代艺术家建立的艺术威权,但同时也带来了身份的"误认"和个人的"缺席".考察自画像和自拍像的审美嬗变,可以了解艺术媒介对人
讨论数字赋能与社会正义问题,有必要梳理一下政府角色的历史以澄清一些相关问题.在欧洲早期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作为权力中心的世俗化的政府需要对抗宗教的、封建的、世袭的各种势力,以完成自己在一定疆域内从横向(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与纵向(更为深入的社会层级)两个方向上对全社会的贯穿.当然,我们也理解官房学(行政学的前身)和官僚制度的早期建立过程有关,在那个时代需要行政系统的发展、专业行政人员的扩充以实现警察国家(Polizeistaat)的建立.
期刊
原籍浙江余姚、生于江苏睢宁的阮性存,23岁应县试成功,次年开始习幕.在江苏各县任幕六七年间,刑名师爷阮性存得掌握《大清律例》等知识,历练人情世故.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阮性存赴日留学,进入私立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第二班,修业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后因家事错过了毕业考试.回国后,任浙江法政学堂教习,当选省谘议局议员,与陈敬第、沈钧儒等发起创建浙江私立法政学校.阮性存目睹了整个光绪朝的战争与缔约、立宪与修律,也亲历了宣统朝接二连三的改革.从秀才、幕友、法科留学生,到法政学堂(校)的教习、创建人,其早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