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过敏性紫癜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l_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日通过一个病例,和大家聊一聊外科医生掌握腹型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性及要点。
  病例介绍
  患儿,男,13 岁,因“脐周、右下腹疼痛伴纳差6天”入院。在当地卫生室输液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入院大小便正常,T:37.6℃,查体:皮肤黏膜无明显异常,脐周、麦氏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
  血常规:WBC:12.79X10^9/L NEU%:77.2%、BCRP 高,尿常规、生化均未见异常,腹部 B 超: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余未见异常。
  首先考虑急性阑尾炎。当晚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淡血性渗出,阑尾也确有充血,内粪石数枚,其余肠管未探出异常。术后病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术后患者恢复不理想,通气后进食也少,仍时有腹部绞痛,较术前减轻,术后第5天无不适出院。但出院后第3天因“脐周绞痛伴黑便1天”再入院,入院血常规:WBC、NEU% 略高于正常,B超示腹腔34mm积液,生化正常,查体见双足背及双肩胛部见少许皮疹,压之不褪色。
  此时,“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水落石出。
  常见急腹症的临床特点
  过敏性紫癜的腹痛多表现在脐周或以下腹为主的全腹绞痛或钝痛,可有阵发性加剧,体检时腹痛剧烈,无腹肌强直,白细胞数多正常,在病变的早期,大部分病例束臂试验呈阳性,腹痛往往可反复发作。
  急性阑尾炎多有转移性腹痛史,右下腹麦氏点有固定压痛,白细胞增多,中性增高;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常常先有明显的以发热为主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继而发生腹痛,且多能在短时间内减轻、消失,体检时腹痛随体位而变化,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肠腔积液及胀气;菌痢和坏死性肠炎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血便常混有脓液甚至坏死组织,而腹型过敏性紫癜血便只混有粘液;肾绞痛常在疼痛发作后出现血尿,而本病合并肾损害时尿中除大量红细胞外常有近期感染史。
  认识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伴渗出性出血、水肿。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粘膜出血、也可伴有皮疹、关节痛、腹痛及肾损害,本病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分为紫癜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及混合型。
  腹型过敏性紫癜诊断要点
  1、既往史:起病前 1-3 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进食鱼虾、蟹、蛋、乳等食物,应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接触花粉、虫叮咬、疫苗接种史。
  2、腹型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为腹痛,位于脐周围或下腹部,常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由于浆液血性分泌物渗人肠壁,致粘膜下水肿、出血,引起肠不规则蠕动可致肠套叠。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大多正常、伴感染时可增高,有寄生虫感染者 嗜酸粒细胞可增多,失血过多可伴贫血。部分病人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如何治疗
  1. 病因防治:尽可能寻找及祛除病因和致病因素:消除病灶、驱虫,避免再次接触或服用可疑的致敏物品、药物及食物。
  2. 一般治疗:抗组织胺类药物;增加毛细血管抗力、降低渗透性及脆性;腹痛可用解痉剂。
  3.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抗原 - 抗体反应,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血管炎和组织水肿,改善腹痛症状,但不能改善病程。重症宜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200 mg/d--500 mg/d,病程稳定后改用强的松口服,切忌过早过快停药。
  4. 免疫抑制剂:上述治疗效果差时,可用环磷酰胺 400 mg/d 静脉滴注,每周 1 次 --2 次,也可用6- 巯基嘌呤、硫唑嘌呤。
  腹部体检对“外科急腹症”诊断存有疑问时,不要急于剖腹探查,需短期内细致观察,反复体检,除可以发现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迟发皮肤症状外,对其他内科急腹症的定位定性也有重要意义。
  来源:丁香园
其他文献
随着对癫痫发病机制认识的日益深入、临床治疗新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涌现,以及新的抗癫痫药物陆续上市,越来越多的医生投身于癫痫的诊治,为癫痫患者带来希望,同时也给临床诊疗带来不少困扰。如何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做出最正确的诊断和最合理的治疗选择,成为每一位医生面对患者时殚精竭虑、努力追求的目标。事实上,无论理论和技术手段如何发展、知识和信息如何扩张,实现癫痫的规范化诊断治疗,首先必须基于对癫痫概念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