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漂亮的女士
一天,我正走在单位大院里,看见远处有一位漂亮的女士。“张医师……”她高声叫着,竟直奔我而来。我心中纳闷:这是谁呀,是不是新来的职工?
“张医师,真的要谢谢你呀!”她满面春风,神采飞扬,未等我开口,便快人快语,“还记得我吗?半年前我是从你的病房出院的呀。”
原来是她!陶女士——我治疗过的一位病人。我脑海里浮现出半年前病房中那个衣衫不整、目光呆滞、面色无光的女病人。
“你怎么样?”我以医师的职业习惯问道,心中却无法将半年前那个女病人与眼前这位美丽、健康、快乐的女人联系起来,更不能想像她俩竟是同一个人。
“你已经认出来了,是吗?”陶女士似乎已看出我的疑惑和惊讶。
我点点头,问:“还在服药吗?”
“是的,我完全听你的话,药一直吃到现在,今天就是来配药的。”她还告诉我,她现在已正式开始上班了。
一位女精神病患者
时光倒流,我的思绪回到女病房中的一个场景里。
I级重症病房角落蜷缩着一个蓬头垢面、沉默不语、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年龄像四十多岁的女人。我请她坐到凳子上,她似乎压根没听到,无动于衷,头也不抬。护士报告说,这病人住院后,开始还可以,生活能自理,虽然使用了多种方法治疗,但情况越来越差,现在懒散得很,生活都不能自理了。我伸手把她拉起来,发觉她肢体违拗。一看病历,知道她才三十出头,但已有精神分裂症史七年多,其间病情时好时差,一直未完全好转,夫妻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这是她第二次住院,存在着明显的言语性幻听和被害妄想。经治医师告诉我,曾给她服过氯氮平,因血白细胞下降而停止;后又给她服过多种传统的抗精神病药,都因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而放弃,现在每天给她服氯丙嗪500毫克。
一番检查后我发现,陶女士的幻听虽已消失,但被害妄想仍然牢牢地控制着她,而此时此刻她的主要表现显然是氯丙嗪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考虑到陶女士的药物副作用,结合她的病史、治疗经历和现在的病情,我决定改用另一种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突然门外一阵喧闹声,一个男子高叫着要找病房负责人。护士进来说,外边吵闹的正是陶女士的丈夫,要求立即让病人出院。护士长告诉我,病人丈夫要她出院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与她离婚,他对妻子长年患病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我来到陶女士丈夫面前表明身份,他立刻说:“让我老婆今天就出院,我已经没有耐心了。”在听完他的抱怨以后,我从专业角度对他作了一些说明和解释,最后说:“请你再给一些时间,我们一定想办法将你太太的病情控制住。”过了好一会儿,陶女士的丈夫才勉强地说:“张医师,看在你的份上,我再等一段时间,如果病情还没有起色,我希望下次来接她的时候你不要再劝我了。”
令我欣慰的是,我给她换用了药物不久,陶女士的呆滞症状迅速改善。两个月后,陶女士自知力逐渐恢复,不久便出院了。
获得一次新生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几个月以后她又出现在我的面前。当然,这次她已经“换了一个人”!
陶女士丈夫也陪同她来了,他伸出手与我握手,还有点不太好意思。“张医师,你换用的药这么好,是什么道理?以前我几乎没有信心了。”他问道。
“我用的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这种药的特点是副作用小,安全系数高,一般适合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觉、妄想、思维贫乏、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你妻子当时除精神症状外,还因为药物副作用,有些过度镇静和锥体外系反应,换用副作用较小的药就好多了。”我作了简单解释。
我悄悄问陶女士:“你们夫妻关系现在怎么样?”
“你看呢,我们现在很好的。”她边回答边瞟了先生一眼。她的先生笑而不语,眼中分明含有赞同的目光。
看着他们夫妻俩现在幸福的样子,我心中不免感叹:精神病患者,只要接受科学的治疗,完全有可能获得新生!
一天,我正走在单位大院里,看见远处有一位漂亮的女士。“张医师……”她高声叫着,竟直奔我而来。我心中纳闷:这是谁呀,是不是新来的职工?
“张医师,真的要谢谢你呀!”她满面春风,神采飞扬,未等我开口,便快人快语,“还记得我吗?半年前我是从你的病房出院的呀。”
原来是她!陶女士——我治疗过的一位病人。我脑海里浮现出半年前病房中那个衣衫不整、目光呆滞、面色无光的女病人。
“你怎么样?”我以医师的职业习惯问道,心中却无法将半年前那个女病人与眼前这位美丽、健康、快乐的女人联系起来,更不能想像她俩竟是同一个人。
“你已经认出来了,是吗?”陶女士似乎已看出我的疑惑和惊讶。
我点点头,问:“还在服药吗?”
“是的,我完全听你的话,药一直吃到现在,今天就是来配药的。”她还告诉我,她现在已正式开始上班了。
一位女精神病患者
时光倒流,我的思绪回到女病房中的一个场景里。
I级重症病房角落蜷缩着一个蓬头垢面、沉默不语、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年龄像四十多岁的女人。我请她坐到凳子上,她似乎压根没听到,无动于衷,头也不抬。护士报告说,这病人住院后,开始还可以,生活能自理,虽然使用了多种方法治疗,但情况越来越差,现在懒散得很,生活都不能自理了。我伸手把她拉起来,发觉她肢体违拗。一看病历,知道她才三十出头,但已有精神分裂症史七年多,其间病情时好时差,一直未完全好转,夫妻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这是她第二次住院,存在着明显的言语性幻听和被害妄想。经治医师告诉我,曾给她服过氯氮平,因血白细胞下降而停止;后又给她服过多种传统的抗精神病药,都因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而放弃,现在每天给她服氯丙嗪500毫克。
一番检查后我发现,陶女士的幻听虽已消失,但被害妄想仍然牢牢地控制着她,而此时此刻她的主要表现显然是氯丙嗪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考虑到陶女士的药物副作用,结合她的病史、治疗经历和现在的病情,我决定改用另一种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突然门外一阵喧闹声,一个男子高叫着要找病房负责人。护士进来说,外边吵闹的正是陶女士的丈夫,要求立即让病人出院。护士长告诉我,病人丈夫要她出院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与她离婚,他对妻子长年患病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我来到陶女士丈夫面前表明身份,他立刻说:“让我老婆今天就出院,我已经没有耐心了。”在听完他的抱怨以后,我从专业角度对他作了一些说明和解释,最后说:“请你再给一些时间,我们一定想办法将你太太的病情控制住。”过了好一会儿,陶女士的丈夫才勉强地说:“张医师,看在你的份上,我再等一段时间,如果病情还没有起色,我希望下次来接她的时候你不要再劝我了。”
令我欣慰的是,我给她换用了药物不久,陶女士的呆滞症状迅速改善。两个月后,陶女士自知力逐渐恢复,不久便出院了。
获得一次新生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几个月以后她又出现在我的面前。当然,这次她已经“换了一个人”!
陶女士丈夫也陪同她来了,他伸出手与我握手,还有点不太好意思。“张医师,你换用的药这么好,是什么道理?以前我几乎没有信心了。”他问道。
“我用的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这种药的特点是副作用小,安全系数高,一般适合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觉、妄想、思维贫乏、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你妻子当时除精神症状外,还因为药物副作用,有些过度镇静和锥体外系反应,换用副作用较小的药就好多了。”我作了简单解释。
我悄悄问陶女士:“你们夫妻关系现在怎么样?”
“你看呢,我们现在很好的。”她边回答边瞟了先生一眼。她的先生笑而不语,眼中分明含有赞同的目光。
看着他们夫妻俩现在幸福的样子,我心中不免感叹:精神病患者,只要接受科学的治疗,完全有可能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