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劳动力转移冲击的“小农水”适应性治理研究——基于广东的调查

来源 :公共管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c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小型农田水利(“小农水”)永续发展产生新挑战,适应劳动力转移冲击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以管护制度变迁为核心的适应性治理被理论界视为解决之道,但是适应性治理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哪些管护制度发生了何种变迁,适应性治理效果如何,等等,这些问题还鲜有研究。本文基于广东39宗“小农水”的访谈案例,借鉴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AD)和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三个研究发现。一是管护制度变迁主要发生在设施维护与水资源分配两个维度,前者由“农民投资投劳”转变为“政府资助”制度,后者由“村领导兼职管理”转变为“水管员专管”制度。二是劳动力转移自身并不能促成适应性治理,需要结合其他地方条件,如“集中式管理组织和有序维护规则”能够实现设施维护制度变迁;“集中式管理组织、强有力的领导和有序的用水规则”,或者“领导能力较差且用水无序”能够实现用水制度变迁。三是“小农水”适应性治理成效显著,管护制度变迁提升了“小农水”功能的韧性。本文丰富了适应性治理理论的研究内容,为管理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农村公共事务永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index,RSI)和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在诊断喉咽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disease,LPRD)中的作用
目的:系统客观地评价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探索心律失常的干预策略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根据Cochrane工作手册(5.1.0),制定检索策略,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中医
<正>一、教学任务分析"大气层"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是本章内容入门基础知识,它是后续知识"天气和气候"的铺垫。教参安排2课时。目的是让学生领悟大气层的重要性,训练学
威廉·戈尔丁在他的晚期小说《黑暗昭昭》中阐释了对语言所产生的困惑 ,甚至是绝望。在他看来 ,人类语言的无效性主要源自于“词”无法“达意” ,用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家拉
20世纪西方小说人物展现出对自我进行不懈追寻的特征。它具体地体现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自我迷恋阶段 ,即在 2 0世纪初 ,小说家们的自我观照已成为时代的风习 ,但这种自我观照
应读者要求 ,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添设一个新的栏目 ,专门介绍和讲解西方文论中不易把握的概念与术语。众所周知 ,自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文论在我国的译介和研究工作逐步展开
贸易和劳工标准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两派观点,然后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贸易与劳工标准的关联性,笔者发现:劳工标
<正>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正替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并列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现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大发展时期,石油化工等各项行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各种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扩大,危险和危害的风险程度也逐年增大;另一方面,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