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34-02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特别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实效。任何学习都离不开问题情境,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创设化学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同时,在现实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对于学习化学没有积极性,不愿进行积极的思考,课堂学习成为一种被动的学习。因此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思考者,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堂实效。
  一、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均起重要作用。因此充分运用教材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做一做”等,都可以设置情境。如原电池教学,单凭理论分析未免枯燥无味,如果安排一个“番茄电池”实验,当学生听到贺卡的音乐响起会欣喜若狂,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设置悬念:“贺卡的音乐为什么会响起?番茄为什么能产生电流?构成这样一个能够产生电流的装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就成为学生必须探究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此时学生已经被这些问题深深吸引,欲罢不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并继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之路。
  (1)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
  (2)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
  (3)锌片跟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连接两端又有什么现象?气泡在哪里逸出?怎样逸出?
  (4)在导线中接入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向什么方向偏转?
  根据以上问题所设置的台阶,展示出一个又一个矛盾,启发学生边实验边分析,由现象到原理,逐步解除疑惑。这样的教学过程,激发其思而后达其辞。这样学生总是处在探索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真正的乐趣。
  二、通过设疑创设开放式情境
  启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唤起求知欲,产生探索欲望和追求成功的欲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还能使学生在成功感的喜悦中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步成为化学的爱好者。
  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时,给学生提供实验用品(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NaOH溶液),然后提出几个问题:
  (1)根据物质的类别预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2)根据碳酸钙的化学性质,推测碳酸钠可以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3)碳酸鈉和碳酸氢钠在组成上有相似之处,推测碳酸氢钠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4)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发生了上述反应?
  然后展示学习任务:①自主思考5分钟?②本组同学交流,写在学案上?③找小组展示答案。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老师点拨,让学生成为思考者,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了课堂实效。
  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化学现象,对教材中的现象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的疑问,使他们内心充满强烈的求知需要。例如学习单质钠的化学性质,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钠与水反应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能否反应?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可知钠非常活泼,立刻异口同声地给予肯定的回答。让学生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并回答观察到的现象(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游动、有气泡、发出嘶嘶的响声、蓝色浑浊),并向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否吻合,回答自然是否定的。那么原因何在?这就呈现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严谨的态度。
  三、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化学知识,因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中有关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例如,讲盐类水解及其应用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的经验,如洗涤油渍较多的衣物时为什么用碱水洗涤而不用凉的碱水洗?再如,为什么小苏打蒸制面食物会产生许多小孔,使面食有弹性而且好吃等。也可让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这些联系生活实际的事实,摸得着,看得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唤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认知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实效,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青岛近海马粪海胆为研究对象,通过周年逐月采样,并对样本进行常规渔业生物学测定,利用光镜切片和电镜切片等观测手段,对马粪海胆的生长特性、生殖腺发育周年变化及不同饵
采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运用贝壳重量和可测量尺寸指标对中国沿海脉红螺Rapana venosa(Valenciennes,1846)的秦皇岛、大连、丹东、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和舟山8个自然
该文首先回顾了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的历史,世界工厂化海水养鱼的历史及中国工厂化海水养鱼的现状,简单介绍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渔业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中
本文利用三陆和鸣门两个地方种裙带菜进行了杂交及多倍体育种的研究。杂交育 种方面主要比较研究了三陆种和鸣门种裙带菜随季节、水温变化的生长发育特点,研 究了两个地
黄鳝作为“水中人参”,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价值高,能够实现人工养殖而日益受到关注。然而野生黄鳝生长缓慢,肌肉作为鱼类最主要的可食用部分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生肌调节因子(M
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对四种海洋单胞藻时行深缩,并将浓缩藻在常温(20±1℃)、低温(0~4℃)和冷冻(-30±1℃)三种温度条件下保存5个月,最后从测定浓缩保存后藻细胞的成活率、
准确、全面和规范的捕捞生产数据是渔业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基础,在渔业资源日渐衰竭的当今尤为重要、迫切。抽样调查是一种通过少量样本渔船的调查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