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能力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uo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解析题是历史中考的必考题型,其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要想做好材料解析题,必须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呢?
  一、提高记忆能力
  在历史学习中,具备记忆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绝大部分考题是根据教材而设计的教材中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影响等基础知识都要尽力想办法记住,否则答题时无从下手
  就具体办法而言,要提高记忆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构建知识框架历史知识浩如烟海、纷繁复杂,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学习就是要在关注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规律性认识,构建知识体系,弄清各知识点之间隐含的内在关系,如从时间这个角度去构建知识体系是最简单的办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以及主要的历史事件,这样在记忆时就不容易混淆
  第二,理解记忆法要想学好历史,必须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所有的学习方法都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历史知识,才能对其消化、掌握,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
  第三,总结记忆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一些小窍门,如记忆口诀、制图表、找规律等,从而达到加深记忆、巩固知识的效果
  第四,有计划地复习课本知识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阶段性的,如果一个知识点长期没有对其进行复习就很容易被忘记因此,安排好学习计划并长期坚持复习是非常必要的
  二、培养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题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文字型、表格型、图片型等,近几年中考题中材料解析题的阅读量有增大的趋势,因此在特定的时间内学生必须要对问题和材料进行迅速的阅读和准确的分析但很多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低,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不会审题很多学生因为审题不慎,对材料泛泛而读,盲目地照搬照抄材料和课文中的信息,影响了答题的效率和质量答题时要弄清楚是根据材料作答还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作答一般情况下,要求根据材料作答的题目,观点全部都在材料中
  第二,不会带着问题读材料材料的字里行间透露着问题的要点,因此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并有针对性地去留意材料中跟问题有关的段落、词语或字眼等此外还要根据设问理解材料,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即处理材料的过程学生必须学会从材料中寻找解答问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阅读材料一般是精读(切忌泛读,即只了解材料的大概意思),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个重要信息在阅读过程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找出与材料解析题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用铅笔勾画出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三、增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常说文史不分家,通过调查会发现,历史材料解析题得分较高的往往是那些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这说明在组织材料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再一次得到了检验因此要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需做以下几点:
  第一,圈点材料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应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圈点,因为这些词句就是所谓的有效信息,对答题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材料解析题的答案是对材料进行理解、概括、分析后得出的,有些题目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或个人的认识去回答,这类题目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会超越教材观点学生在回答时要理清思路,运用时政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得出与材料中心话题相联系的结论,同时表述时注意概念正确,史论结合、切入要点
  第三,多角度分点表达表述答案时,要弄清楚设问的角度,不遗漏设问要求的任何角度答案的表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空间顺序此外,在每一个要点前要标明序号,使答案条理清楚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高中政治做为一门高考课程被师生高度重视。但正是因为这种应试教育思路的影响,很多学校貌似非常重视政治课,课堂效率却并不高,大量的课堂时间都被试题小测、模拟练习、真题训练所占据。很多学生即使认真学习也都是迫于无奈,升学的压力把学生拉进了政治课堂。显然,这种学习理念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形成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创新当今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设计思路,改变应试
随着历史教学的不断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与人类智商相对应的情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一个人若缺失了爱国的情感就没有归属感,容易走向极端,在自身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方面会出现困惑;如若缺失了道德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就没有了判断是非的标准,会一切都以利己为目的,这是丑陋的也是可怕的。青年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将直接决定着民族未来的发展。而初中
在2013年赤峰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培训中,讲师在讲教师职业道德的时候,讲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重庆市某校八年级班主任在批评一位女生时,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说了这样的话:“看看你,长得这么难看,以后肯定没人要,不好好学习,怎么活?”谁知这个女孩不但没有好好学习,反而跳楼自杀了,这位年过半百的教师也被判处了刑罚。  这个故事像刀子一样刺痛了我的心,我反复思考,这样一句也许是无意之言,为什么却扼杀了一个稚
为了解决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后,启动诉讼程序与审查“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扩大对违法抽象行政行为的救济范围,应将不服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适格原
一、对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概念的理解  地理校本课程是按学科划分的校本课程,按区域范围属于乡土地理的组成部分,其涉及内容有时又会超越乡土地理的范畴。在地理课程标准(7~9年级)中“乡土地理”模块的前两点说明中,乡土范围可理解为县、地级市或省,均属于行政区划范围。乡土地理是从研究的区域范围角度针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概念而言的,因此,乡土地理的范围可定义在省级单位上。目前大中专院校使用的乡土地理教材多为
将生物地理学优化(Biogeography-based optimization,BBO)算法应用于火力打击目标分配方案的优化中,对BBO算法增加三维变异操作,优化算法的收敛精度。采用改进的Tdv-BBO算法(
本文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背景,结合云南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单位面积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用电量、农业从业人员率、有效灌溉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