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医学概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fengyue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时间区域内选择6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统计学内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每组分别包括34例。对照组接受非整形保乳手术,观察组接受整形保乳手术,对比两组实验数据。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更少,对比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進行整形保乳手术治疗,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引流量。
  关键词: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治疗效果
  乳腺癌的发生几率较高,且是当前威胁女性健康的首要恶性肿瘤病变,该病的发生人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对诸多女性的生存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多采取乳腺全切术,但随着人们对于外观的追求,各项治疗技术不断深入研究,需在实现根治的目的上,以此保证患者的乳房美观程度[2]。基于此,本文针对2018年1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内接受诊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实验,以此分析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详细见如下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时间区域内选择6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统计学内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每组分别包括34例。观察组年龄范围在30-50周岁,平均年龄范围为(45.84±2.29)周岁,病程时间为1-4年,平均病程为(1.84±0.29)年。对照组年龄范围在30-50周岁,平均年龄范围为(45.92±2.23)周岁,病程时间为1-4年,平均病程为(1.84±0.29)年。对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经道德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开展。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2)满足早期乳腺癌判定标准。排除标准:(1)近两周接受辅助化疗。(2)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非整形保乳手术:
  观察组接受整形保乳手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量。
  1.4统计和分析
  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数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并使用x2值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同时采用t检验。P<0.05,则代表本次实验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对比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还能最大程度保留患者乳房的外观,降低传统治疗对患者产生的心理负担[3]。大多数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会接受保乳手术治疗,但由于乳腺癌的位置、性状以及大小等因素,导致患者术后极易存在腋窝凹陷、乳房不对称等缺陷,影响整体美观程度[4]。而整形保乳手术主要是将保乳术与乳房整形相结合,以此实现治疗、美容的双重效果,其深受诸多女性的青睐。并且,乳腺肿瘤整形手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下垂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保证患者的乳房美观,并实现治疗的目的。同时,乳腺肿瘤整形术,通过弧形切口、双环切口、垂直切口等因素。可以实现乳房美容的效果,以此改善乳房的美观程度,保证其可以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
  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对比P<0.05。由此可见,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乳腺肿瘤整形术治疗,不仅可以实现乳房治疗的效果,还能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量,缩短患者手术所需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便于患者顺利恢复,满足美观的需求。
  综上所述,将乳腺肿瘤整形技术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引流量,缩短手术所需时间。
  参考文献:
  [1]杨莹莹,马艳梅,雷会轻,刘洋,郑世鹏. 整形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 实用癌症杂志,2021,36(02):287-289.
  [2]辛伟,白宏宇,宫业宏,陈天龙.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研究[J]. 医学信息,2021,34(04):64-66.
  [3]王延宾,郭蕾,李力. 整形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J]. 中国实用医刊,2021,48(02):49-51.
  [4]周景新.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21,27(02):121-123.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瘤破裂后开展腔内修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我院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采用腔内修复术,对照组52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病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采用腔内修复术的方法治疗,能够起到更好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0年12月的10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和二组,分别使用综合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1)一组和二组疼痛评分和不良情绪评分对照中,一组护理后分别是1.58±0.73(分)、33.25±3.24(分),二组护理后分别是3.45±1.10(分)、47.51±4.02(分),(t=6.809,p=0.0
期刊
摘要: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是指一种基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体,教师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参与和指导。经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后,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在课堂上作总结发言,提出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由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老师对学生进行最多的分析和总结。解决学生之间的分歧问题,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并使他们的知识系统化。  关键词:护理、课堂教学、内科  PBL教学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神经外科卧床病人便秘发生率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30例神经外科长期卧床便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及临床指标评分改善程度等。结果研究组各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采取镇静镇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接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统计56例,按双色球法分组,即对照组(n=28)和研究组(n=28),对照组予基础护理,以此为基础,研究组采取镇静镇痛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长、镇静药使用量及ICU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P7d,参考7%剂量递减方式将药物缓慢撤离。④结合镇静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肝胆外科实施护理责任制,对提高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15例/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制度,观察组实施护理责任制,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估中专科护理(98.75±1.84)分、护理安全(98.74±7.14)分,分别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肝胆外科实施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假性近视运用耳穴贴压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我院60例假性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复方托吡咔胺滴眼液,观察组耳穴贴压,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假性近视运用耳穴贴压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假性近视;耳穴贴压;治疗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针疗法配合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中风偏瘫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治疗。结论腹针疗法联合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偏瘫具有内外结合、标本兼治的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中风,又称偏瘫,是以突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治疗现状,分析实施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借助随机抽样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泡沫硬化
期刊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2017.012-2018.12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两组护理模式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与康复护理组(予以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进行研究与对比。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