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默生的直觉论源于对洛克经验论与休谟怀疑论的批判,他认为其造成了民众信仰缺失的现实,渴望以直觉方法予以拯救,在物性社会中重塑心灵价值。这使其直觉论在理论构想上便具有多重内涵:既关注理性直觉对物性束缚的超越,也看重感官直觉在经验层面所能发挥的效用。为此,他将直觉引入审美范畴,把逻辑松散、饱含寓意的诗歌作为直觉的阐释场域,以此规避技术理性对直觉的限制,诗意建构出一条感官经验精神化的路径。但遗憾的是,直觉论在实践层面并未取得理想效果,诗性直觉无力扭转技术理性下的信仰危机,甚至还会背离其直觉论的初衷。因此,他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