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众传媒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报道和支持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弱势群体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中下层的社会群体。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存在一些问题:弱势群体被”弱视”、 歧视,话语权缺失,被“他者化”、“被消费”。 弱势群体“失语”的根源在于其经济地位的低下;通过政府对弱势群体话语缺失的弥补和对媒体的适度干预以及培养他們的媒介素养等手段,促使弱势群体与媒体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大众传媒;弱势群体;报道;支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127-02
  一、弱势群体及其特征
  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弱势群体”不是严格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概念,只是社会类属[1]。对“弱势群体”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广义上,“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个体在强势个体面前都可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强势群体也可转变为弱势群体,比如说地震后的灾民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被认为是“弱势群体”。本文论述的是狭义的概念,即郑抗生等在1996年出版的《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一书中提出:“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困难者群体。”“弱势群体通常具备下述特征:物质生活处于贫困或相对平困状态;由于制度安排或个人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政治上不能有效表达自身利益、捍卫自身权益。[1]”我们可以进一步依据社会分层理论来理解弱势群体。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三位一体分层模式”,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虑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1]。以此为标准,我们可以将社会成员区分成不同的有序阶层,弱势群体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占有十分匮乏的社会层次,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中下层的社会群体。
  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中国弱势群体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他们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
  二、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报道解析
  (一)弱势群体被“弱视”,话语权缺失
  媒体作为社会的晴雨表、瞭望哨,反映社会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但是我们看到的不少大众传媒以“星、腥、性”做卖点,有关官员、明星们的绯闻报道不断,多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意义却被排除在报道之外,被“弱视”了。社会精英群体掌握着财富,同时也掌控者话语权;社会弱势群体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话语权分配模式中处于弱势地位,基本被排除在媒介表现内容之外,他们的媒介话语权被漠视和挤占,成为信息弱势群体。要解决贫困与发展问题,必须首先让弱势群体拥有媒介话语权,有效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例如,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作为一个沉默的群体,奶农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然而,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几乎听不到奶农的声音。奶农更像是一个需要被社会拯救的弱者,媒体把其放在聚光灯下,居高临下地对他们评头论足、施以同情。
  (二)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偏见和歧视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刻板印象指的是对人的固定思维方式,不考虑任何的个体差异。刻板印象有可能是由正面的特征组成,但当对某些社会团体的刻板印象是一些比较消极的特征时,这些刻板印象可能会成为偏见和歧视的基础。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2]。弱势群体在媒介构建的世界中被继续“弱化”和“边缘化”,从而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引起一定程度的偏见和歧视。
  有关传媒的性别歧视和残疾人歧视方面的研究,本人曾有专门的文章论述,这里不再重复[3,4]。现以弱势群体之一的农民工为例作分析。在我国,共有2亿多农民工个体,但不是所有的农民工素质都很差,都表现的行为;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遵纪守法的公民。但大众传媒中的他们经常是邋遢、低素质、没有诚信、破坏社会安全稳定负面的刻板印象,如各种农民工的“临时夫妻”、讨要工资以跳楼相要挟之类的报道,面对不公正的报道,他们却没能力出来抗议和辩驳,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居民对外来的农民工的偏见,进而更形成了歧视行为。有代表的极端的例子,我们不妨看着一则新闻:“日前,湖北武汉市汉口三金潭小区一处厕所围墙上,惊现一行红色大字,‘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据修建这个厕所的业主解释,因为这一带外来农民工较多,常来这里上厕所,把厕所卫生弄得很脏,所以才写下这样的告示。[5]”
  (三)弱势群体被“他者化”、“被消费”
  媒体聚焦于弱势群体,夸大其词,好心办错事的想象,屡出不穷。传媒报道弱势群体的角度很多是站在社会主流人群的角度来考虑,抱着可怜甚至猎奇的态度来“消费”这种新奇的元素。例如,2010年的社会焦点之一“犀利哥”就遭受了这样的境遇。他的确因为媒体的报道引来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更多地大众饭后的谈资。又如一些遭受性侵的女性,因为媒体的过度介入,使她们的隐私暴露无遗。
  有关弱势群体的报道的主体应该是弱势群体自身,而不是政府部门或者有关专家;他们的经历、体验以及思想观点应是媒体报道的重点。但是我们的媒体报道常常把弱势群体作为配角,作为显示媒体人文关怀以及政府关心百姓疾苦政绩的对象。即使是充满人文精神的《南方周末》,其对农民工的话语建构,亦主要通过文化或政治精英来“代农民工立言”。众多关于农民工议题的新闻报道中充斥着政府、官员和专家的叙述和论断,农民工的声音却难以通过媒介表达[6]。
  三、弱势群体“失语”的根源
  首先,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层同样在意识形态上占有支配地位,体现在大众传媒上,就是精英阶层拥有话语霸权,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的低下导致其失去话语权。从微观上说,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个新闻媒体作为市场主体,都有盈利的冲动。媒介产品的第二次销售是媒介经营的主要阶段,是媒介利益的主要来源。广告商就是通过调查媒介受众来决定是否在这一媒介上投放广告,然而广告商的考察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是媒介所拥有的受众数量,二是受众质量。所谓受众质量就是受众的经济购买力,这也是广告商考察是否在这一媒介上投放广告的最主要标准。媒介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断强化受众市场的细分和营销策略的实施,社会主流受众和精英阶层成为媒介锁定的传播终端,而低消费低购买力的弱势群体俨然已被媒体和广告商所抛弃。   其次,弱势人群本身传播能力和媒介素养的低下。弱势人群不仅仅是经济条件差,同时政治地位、文化地位也处于劣势;而且对媒介的理解和利用能力较弱,媒介素养低下。
  四、如何为弱势群体寻求媒体话语权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护每个人的权益,尤其应关爱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利益长期得不到声张和保护,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裂痕,容易引起他们的相对被剥夺感,会引起报复社会行为,甚至会引起极端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的不安定的因素。大众传媒应发挥社会整合的功能,对弱势群体给予扶持和帮助,填补信息鸿沟,积极承当应有的社会责任。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主导,适度干预
  市场经济是政府主导下的,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适度干预。对于针对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媒体,可以从政策上奖励,经济上加以补贴。例如,中央电视台7套,现在是军事和农业频道,可以把农业频道分离出来,做强做大。为了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政府应该从法律制度层面去考虑建立长效机制,使之制度化、法制化。
  (二)大众媒体要提高弱势群体的报道水平
  首先,培养和提升记者编辑们的素质,特别是法治意识和人文素养。避免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应该避免带有歧视色彩的词汇,比如有辱人格尊严的“盲流”之类。把他们视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从内心深处关怀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对待他们。维护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要把握好报道的度和量,以避免产生社会负面影响;在支持弱势人群时要有分寸,把握好适度原则,应公平、公正、客观,不能因一味同情弱者而丧失理性。媒体具有社会身份赋予功能,弱势群体中的少数人,因为一些媒体“锦上添花”、过度支持反而成了强者,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比如一些媒体对邓玉娇案和唐慧案的不理性的报道及支持当引以为戒。
  (三)提高弱势群体的个人知识水平和媒介素养
  为了弥补不同阶层间的信息鸿沟,首要的是寄希望社会改革,在各方面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包括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比如“外来”的农民工是城市建设者,不是外人,应该拥有市民的身份和权利。培养他们中的优秀代表,成为本阶层的代言人,成为意见领袖,借助大众传媒发出自己的声音,保障本阶层的利益;同时带动其他人一同进步,逐步提高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 郑抗生等.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美)斯蒂芬弗兰佐.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桂渝芳.大众传媒的性别歧视现象[J].新闻界,2006(6).
  [4] 桂渝芳.媒体不应歧视残疾人[J].青年记者,2013(7).
  [5] 武汉一厕所标语“民工禁止入內”[N].武汉晨报,2013-03-26.
  [6] 丰帆.我国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与话语探讨[D].暨南大学,2005.
其他文献
偏差演化分析问题是轨道确定、轨道预报、空间态势感知等多种典型航天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问题。近十年来,基于非线性算法进行轨道偏差分布演化分析,是航天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微分代数是一种拓展至任意阶的自动微分技术,可自动将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展开为其任意阶泰勒多项式的形式。本文基于微分代数技术,对非线性轨道偏差高阶演化分析算法展开系统研究。与现有的偏差演化分析方法相比较,本文侧重于研究能够准确描述和预报偏差概率密度函数的方法,有效捕获偏差演化过程中的非高斯分布特性,并用于空间碎片碰撞风险的分析评估。论文的主要研究成
摘 要:据CNNIC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12月,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在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上达到最高,为63.9%。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高知识分子群体,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网络谣言。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匿名性强等特点,作为网络大军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的认知和应对情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认知和行为
期刊
摘 要:《一年级》是湖南卫视于2014年10月份推出的真人秀节目,节目采用让明星以教师的身份来记录小学一年级新生生活的点滴,摆脱了以往对韩国电视节目的依赖和模仿,开始向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南卫视《一年级》的创新与成功的思考,分析我国未来电视节目传播和发展的主流方向。  关键词:湖南卫视;《一年级》;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人类对太空环境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使得空间航天器的数量持续增加,航天器的在轨服务需求日益迫切。为实现在轨服务,机动航天器需要到达目标航天器附近进行作业,在接近过程中一项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是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其内容涵盖航天器轨道预报、位置机动与姿态调整等多方面问题。本文基于可达理论对空间失效航天器终端接近可行性、空间安全飞行预警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同时,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分别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状态相关黎卡提方程等方法,对多种任务场景下包含路径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展开了研究,并搭建了三自由度气浮
摘 要:李碧华作品改编的电影很多部被奉为经典,印证了其作品的生命力。本文以李碧华作品改编的电影作为文本,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别样言情。分别从力比多的投射、力比多的受阻、力比多的毁灭三个角度来揭示作品中男性建构到解构的,以及女性的情深似海到决绝离开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力比多;建构解构;自我审视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
期刊
摘 要:自去年《花儿与少年》第一季播出后,好评如潮,在竞争激烈的真人秀节目中抢占了一席之地,开创了国内旅游真人秀节目的繁荣景象。一年来,各类旅游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花样爷爷》《充电旅行》《花样姐姐》等相继播出,均取得不错的收视。今年4月,《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再现荧屏,收视率保持领先,持续热播。本文以此为契机,对第二季从四大节目元素方面进行了研究,从人物元素、动力元素、细节元素和文化元素深入探寻
期刊
摘 要:每年一度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大型直播节目,是陕西广播电视台实现媒体传播地域文化传统价值的载体,在这个节目运行的10多年实践中,节目组逐步摸索出传播地域文化价值进而形成地方文化的思路,同时还在自觉地进行和网络等新媒体融合的尝试,节目每年创收视新高,深得观众喜爱,已成为业界一个良好的电视品牌节目。  关键词:清明;直播;价值;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如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市场竞争加剧,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生活当中,受众如何能够准确接收到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看媒体的本事,关键之处还在于电视新闻创新性,新闻创新简单来说就是媒体的产品创新,就是媒体以独家或独到的方式将吸引受众的新闻产品呈现在受众面前以争取更多的受众。本文在主题内容、新闻传播方式和节目形式这三个方面创新研究着手,并提出今后还需解决的问题(即:从业者和受众的媒介素养问题、“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电视节目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却也存在因消费内容娱乐化带来的文化消费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解读,以明星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为例,剖析当下电视节目的消费文化特征,从消费文化角度分析当下电视节目市场的消费现象,从而引发对电视节目过度娱乐消费的批判性思考。  关键词:消费文化;电视节目;娱乐化;奔跑吧兄弟  中图分类号:G22
期刊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轨航天器数量不断增多,太空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以在轨加注、清障、维修、更换为重点的在轨操控技术逐渐成为航天领域研究热点。作为在轨操控技术最新发展,航天器电磁操控是指利用星间可控电磁力/力矩实现对目标航天器非接触操控,电磁操控通过对电磁线圈电流大小与方向的控制来实现航天器相对位置与姿态控制。传统的接触式操控方式和惯性推力操控方式存在碰撞风险、推进剂消耗和羽流污染等不足,电磁操控在避免这些问题的同时,还具有非接触、连续、可逆等控制特性,在航天器对接分离、在轨组装、编队飞行、故障航天器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