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点燃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热情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h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鲁迅先生曾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学生记忆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学会表达。
  【关键词】作文;语言积累;点燃激情
  
  农村中学条件相对简陋,课外读物较少,学生受学习环境的影响,知识面窄,不善表达,导致作文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话说不清,句子不通顺,无法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让人顺畅地读完全篇的,是少之又少,要想找到一两篇句通意顺,情感丰富、表达生动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那字里行间极难看出学生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如何使学生能够热爱写作,能够语言流畅地表达出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呢?
  1.积累语言
  掌握众多词汇,熟练地遣词造句,就好比建筑师拥有了许多高质量的砖瓦。一个胸无点墨,缺乏相当词汇的人,写出的文章肯定平淡无味。就象缺乏材料的建筑师,只能造造茅草房。这方面想要长进,就需阅读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和文学名著。一点一滴地积累词汇、积累知识,日积月累,最终水到渠成。
  1.1 从生活中开采鲜活的语言。孙犁说:“我们日常生活里的语言,是很丰富的,是写作时取之不尽的源泉。”普希金也说:“去倾听农民的语言吧,……从它里面,你们可以学会许多在杂志上找不到的东西。”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吸收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深入生活,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儿,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平时找机会多和各行个业的人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掌握他们的语言特点,这样写出的文章是老百姓自己的话,别人才能看得懂。
  1.2 精读背诵优秀课文。中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了解故事情节容易,掌握精彩语句难。课本学一本扔一本,课文读一篇丢一篇。我问问,你们到现在会背多少篇文章,他们都摇摇头。说文章学的是为了考试的。那可不行啊,必须加强课内范文的读背练习,才能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1.3 训练学生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记叙文用语要准确,议论文用语也要准确,说明文用语更要准确。中学生作文往往概念使用不当,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写作对象的现象和本质。怎样才能做到用语准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词义。要使学生在把握词语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加以揣摩比较,以体会作者用词的妙处所形成的意境,使语感油然而生。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其中一些形容词的使用,“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每个词的含义,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使用。另外写虫子叫,“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了各自叫声的特点,符合实际,又使语言表达准确。
  1.4 多读课外书。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中学生要有意识的积累语言,多读书看报,了解掌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这样文章主题才会深刻。(特别是议论文)多看书、杂志、小说(古典、现代)就连小人书、故事会、歇后语、猜谜语、俏皮话等有可能最好都看看。从中可以学习表达方法、文章结构等技巧同时可以丰富知识和语言。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就积累。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
  2.注意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农村作文训练依旧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从语言到语言,致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依猫画虎,移花接木,习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形式活泼的作文训练,想象作文和续写作文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习作训练方式。如《孔已己》这一课,在课文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已己最后一次出了咸亨酒店后,他的命运到底如何?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后续写。
  3.体验农村生活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拔草喂兔、人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种稻谷,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锄草,施肥,收获,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总之,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中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
  收稿日期:2011-12-08
  
其他文献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沉重的呼声来自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孩子们会“谈文色变”?为什么我们至今为止还没有为他们开辟一条轻松快乐作文的渠道?偏偏要让孩子在本该快乐的学习生活中,背上沉重的“作文难”的盔甲?分析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写作与做数学习题有本质的区别,数学老师教给学生计算公式,讲清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学生听懂了,就可以根据公式做出一道道不太复杂的习题。然而,学生写作文就不
期刊
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能力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定的想象情景,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如临其境去体验文本的内涵,激活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见解。  1.凭借问题
期刊
【摘 要】如何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中才有效?这是我们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我就从创设几个不同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谈谈低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数学;提倡;创设;生动;有趣;情境     数学来自生活,因此,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
期刊
在中学物理学习阶段,与效率有关的问题主要包括机械效率和能量利用的效率。关于效率的分析和计算一直是中考试题的热点。现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特指的是使用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η=   (一)分析学生在学习中易错的原因  1.没有正确的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物理含义。  2.不能很好的运用机械中的相关规律和平衡力知识。  
期刊
【摘 要】新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关键词】民主和谐;创新;质疑问难;标新立异     新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
期刊
【摘 要】为了迎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必须要大批的创造型人才,这就需要大力推行创新教育,生物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创设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最终达
期刊
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索其实质,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的事物。这就是说,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想让学生认真地上好每一节思想品
期刊
【摘 要】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前人的探索和创新,在新世纪,教师承担着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重任。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关键词】能力;创新;培养;探索;想象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前人的探索和创新。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
期刊
语文新标准中提出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观念,目前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盐外学生来自县内外各个乡镇,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语文素养偏低,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盐外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在建校10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从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1.优化语文教学
期刊
在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