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几个关键词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xiao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从《决定》中,我们看到很多正面肯定的关键词,如“允许”、“支持”、“鼓励”、“推动”等,都体现了党中央激发社会文化活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改革意图。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将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允许”代表原来不能做的,现在可以做了,这涉及到参与文化市场的合法性问题、资格的问题。比如说出版,对外出版原来就不允许社会资本参与。现在《决定》允许了,这样有一些企业家就愿意去探索,扩大中国出版物国际影响力。再说制作电视节目,以前是必须有制作许可证,否则就是非法的。现在允许制作和播出分开,不管谁制作,电视台都可以买来播;当然你做得不好,我也可以不买。这样就打破了一些壁垒和禁区,激活了市场。
  “允许”的话,你做就行了,我不管你。但是“支持”的话,我还要帮助你克服一些障碍和困难。“支持”会有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要支持什么,怎么支持,有一些条款,然后指定相关的责任部门去执行,很具体。例如,文化企业想到境外开拓市场了,可以申请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企业在境外要落地,可以找外交部门帮忙。应该找哪个部门,怎么支持法,都会有具体的规定。
  《决定》中还提到几处“鼓励”,如“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鼓励”的意思是,这是好事,你快起来干吧,你没有胆子我帮你壮胆。首先,在态度上是肯定的;其次,怎么鼓励也要落实到具体措施,可以通过设置奖项来体现鼓励,还可以通过政策倾斜来体现。鼓励,不仅是主观态度,还要通过客观可把握的东西来体现。
  《决定》中出现更多的是“推动”,例如“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是一个很形象的词,它不动你要推;它想动但是阻力大、困难多,你就帮着推;它走得慢你也去推。
  “推动”意味着加快由现有状态向目标状态的进程,背后往往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例如《规定》说:“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要推动就要有要求,要制定相关的章程,理事会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在图书馆、博物馆的工作机制是怎样的;要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进度要求,例如这理事会什么时候成立;然后还要指定人或者机构去督促检查他做了没有。这需要考虑到很多具体情况。例如“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这些人来了是义务劳动还是有报酬的?如果产生经济上的需求,那该谁负责?这些问题主管单位都得考虑。如果说人家不能白劳动,那就要保证理事会经费。如果是理事会本身去拓展财源的话,那就要制定一个拓展财源的政策,明确理事会是否有权在社会上募捐,交不交税。都要有很具体很细的规定。而如果这些规定不利于理事会参与文化事业管理,那就不是推动,就等于是在阻碍这个事情。
  现在这个《决定》还是一个工作部署,基本要求,要把它落实的话,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例如现在很多县的文化局由于财力有限,基本上就不管文化了,让所属的文化单位自谋生路。这些文化单位有办法的或者有思路的,还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要是没办法、没思路,文化就开始荒废了,有的文化馆就开商店、卖东西了。目前基层文化设施情况比较乱,所以要重新查,例如这个地区有多少文化场馆,谁在管?现在都在干吗?他们的资金怎么解决的?他们的人员都在做什么?要调查摸底,找出问题是什么,集中解决这些问题,让文化服务和群众文化需求相对接。
  (作者为中央政策研究室原文化局局长)
  责编/周素丽 美编/石玉
其他文献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在职教模式、师资队伍、经费来源、课程设置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中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和积极探索阶段,借鉴国外有
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各种资源优势,努力探索和完善培训机制与模式,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开展积极的教育培训,可进一步拓展高
龙华新区探索了一条加强和改善基层党建工作,切实服务百姓的新路子。其有以下五个方面创新之处:  一是方向正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的试点工作”。我觉得龙华新区是一项重大的试验。  二是贴近实际。党务工作,说虚就虚,说实也实,可以做多,也可以做少,弹性很大。我觉得这项工作在探索方面做得很实,就是从实际出发。一方面,从社会建设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从党建的
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的时代内涵,而将其教条化与狭隘化。于是,实践作为真理标准的内涵被误读,实践的重要性被过度凸显,理论的意义被人为弱化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客观上成为改革开放的理论奠基。真理的“实践”标准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首先,反右运动、大跃进和“文革”等政治运动使得意识形态过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左倾思想严重束缚了社
现在流行公选、竞聘,一些人竞聘时言之凿凿,说得天花乱坠,就差承诺在任期内实现英特纳雄耐尔了。但一旦这些准领导干部变成了领导干部,当初承诺就成了一纸空文。再比如时下房价高企,公众怨声载道,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调控房价,似乎也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不曾做过这方面的承诺。但这厢话音未落,那厢又在政府的主导下,一个又一个的地王诞生,促进房价由一个高峰走向另外一个高峰。天长日久,官员的信用日益成为稀缺资源,社会也日
小平南方谈话与当前中国改革,二者不仅在时代背景上有些契合,而且在改革精神上前后相承;南方谈话的改革精神为中国当下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源泉,当前中国改革是躬行改革
托尼·莫里森在其作品中力求为读者还原真实的美国黑人生存状况。美国黑人社会中长期存在黑人民族主义思想,二战后虽涌现大批黑人中产阶层,但放眼整个黑人社会,自我隔离的思
话语体系的传播需要载体和媒介,话语权很大程度是通过媒体体现出来的。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西方国家拥有相对强大的媒体工具。比如,美国的《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