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人的世界杯情怀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足球运动的定义,世界各地的足球强国看法不同。法国人把足球比赛看作一场全民大餐,意大利人则视之为足球艺术。不过巴西人的看法却更简单,说一切都只需要踢起来。巴西人从未获过诺贝尔奖,但却五次捧得世界杯冠军奖杯。
  如果要问巴西人成功的经验究竟是什么?巴西人会说,将足球运动看作是这个国家的一项全民体育项目,并不准确;因为足球运动是巴西人生活的一部分,足球即生活。在圣保罗,200米高的摩天大楼顶上,你一样可以看到巴西人在那里踢球。90年代,巴西在圣保罗大举兴建高速公路,借此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而在公路空闲的时候,这里也会成为巴西人的练球场。
  足球王国的人口基数
  巴西现有约2.2万名国家级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人则超过百万。那些著名的球星大多是从街头、乡间的绿茵场上挑选出来的。巴西足球学校遍布全国各地,重点培养12—13岁的孩子,由优秀教练向他们灌输先进的足球理念和基本技能。巴西各俱乐部均雇有一批经验丰富、嗅觉敏锐的球探,常年在各足球学校和比赛场地“活动”,发现了优秀人才,及时向俱乐部通报。俱乐部经过体检、测试和实地观察,决定是否选用。
  每当联赛或重大国内国际比赛进行时,巴西人常常举家前往观战,整个城市万人空巷,而赛场人山人海。几乎人人都是球迷,巴西人笑称“不会足球、不懂足球的人是当不上巴西总统的,也得不到高支持率”。巴西人认为,巴西足球理所当然位列世界文化遗产之林。世界杯在巴西几乎像宗教一样受人尊崇。世界杯开赛后,许多企业和学校预计都会放假,全国上下都将陷入对桑巴军团的狂热中。巴西人一直在向世界表明,自己是最爱世界杯的国家。巴西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这次的世界杯比赛售出的球票中80%是被巴西人购得的。虽然,世界杯期间预计将有60万外国游客前来巴西观光和观看球赛;但270万张售出的球票中只有50万被海外游客购买。
  最要命的球场难题
  作为承办赛事的城市之一,库亚巴甚至在巴西国内也没什么名气,但如今这座城市却是在昼夜不息地准备着世界杯赛事的基建收尾工作。库亚巴市长毛罗·门德斯在未完成的施工建设中,就指出了亮点。“正在兴建公共工程的地方,就是正在改头换面的地方”。他和很多巴西人一样,都相信这次的世界杯,巴西不仅要努力赢得冠军奖杯,还要赢得世界的关注,关心巴西,以及与巴西长期合作。亚马逊州首府马瑙斯也是这次世界杯举办场地之一。早前这里常被全球媒体讽刺为偏远的丛林城市,如今这里的巴西人也在试图用场地设计建造的用心独具,来赢得世界的掌声。
  在亚马逊雨林中央建造一座世界杯球场,最大的挑战首先是要设法把硕大的起重机及成百上千吨的不锈钢和混凝土运入被雨林包围,延绵540万平方公里的马瑙斯。另外组办方必须在雨季到来洪水淹没整个工地之前,把这些材料变成建筑物。
  还有一些问题看起来小,但却一样不容忽视。比如说赛场上的座椅。只有在这里,人们才会意识到,赤道的炙热阳光对塑料造成的损害有多严重。座椅本应是黄橙色系,但这里的建设项目协调人米格尔说,“如果不采用适当的材料,阳光会让颜料融化,座椅就会变成白色了。”尽管困难重重,巴西人还在尽力在12日赛事举行前,解决所有的问题。巴西官员们一直在强调,世界杯带来的切实好处将在未来几年内显现。舆论可能也会改口叫好,社会学家泽维尔·弗莱雷说,他在库亚巴领导一个联邦政府资助的世界杯研究项目。“如果巴西成了冠军,”他说,“政府也完成了80%的工程,人们就会忘记期限和成本的问题。”
  但官员的愿景也并不能够百分百代表民意。在距离世界杯开赛前的一个月,巴西全国各地都上演了规模不同的反政府游行。与此同时,包括警察、教师、公务员在内的人群也都举行罢工。示威者感到愤怒,因为他们认为用于世界杯足球赛的巨大开销,没有用在当地交通、住房和社会项目上。示威者要求政府更多修建国际标准的住房,而不是足球场。
  现实中的巴西人,虽然面对重重困难 ,但谁也不愿放弃足球生活。多数人都明白,想让巴西足球文化帮助这个国家在这个世纪实现繁荣,最重要的是国民内部的团结和理解。巴西在1888年宣布废除奴隶制,不久以后,关于巴西民族融和的故事开始流传。有句俗话流传很广——巴西是在床上打造成的,因为在巴西既有很富有的黑人、也有很贫困的白人。团结、融和,对足球、狂欢和豆饭的热爱将所有巴西人紧密联结。豆饭是巴西的国菜。豆饭也有自己的传说,米饭象征着白人;黑豆代表着非洲人;红色的辣椒丝说的是土著人;黄色的木薯指的是华人和日本移民;点缀的绿色青菜,无疑就是亚马逊了。
其他文献
语文教育不仅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根据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应该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要想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发现美、欣赏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互联网+”正在融入各个行业生产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在高职阶段,英语学科应构成其核心性学科。对现阶段的英语学科,如果能将其融入“互联网+”的新时期背景,那么将会有助于提升英语学科整体上的教学实效。由此可见,针对现今的高职英语有必要探求可行的改进策略,因地制宜地运用“互联网+”的全新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