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高盛:华盛顿对决华尔街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y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巴马领导民主党主导下的美国政府,必然下定了对金融业改革的决心,但是他们需要等待经济恢复的良机
  
  高盛“欺诈门”事件仍在持续升温。
  4月16日,美国证券监督交易委员会(SEC)起诉高盛公司和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图尔在相关金融产品交易中涉嫌欺诈消费者,导致近10亿美元的损失。本案涉及三年前由高盛经手的几十亿美元巨额房产抵押债券交易。
  消息一传开,高盛公司的股票在一天内立刻下跌13%。这个消息,也使得本来已经持续上涨了几个星期之久的美国股市应声而落,一天之内,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一百多点,许多金融股也被殃及池鱼。针对高盛的调查也似乎有扩大趋势。SEC执法部门主管库扎米称,SEC将对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出售以抵押贷款为担保的CDO产品的华尔街企业展开认真调查,看其是否进行过与高盛类似的CDO交易。
  华尔街投资人最担心的情况将变成现实。对于这些华尔街投资人来说,可怕的不仅仅是此次起诉事件本事,而是不久的将来,会有千百次类似的起诉事件在等着他们。
  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表态说,必须对房产抵押债券这一被很多人认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进行严格的规范。作为华盛顿与华尔街对决的一个缩影,本次事件从长远来说可能推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开展。但是,店大已然能够欺客的高盛银行,必然不会心甘情愿地束手就擒,而会使出全身解数应对起诉。而由此次起诉事件引起的华尔街和政府之间的博弈,以及这场博弈必然带来的金融业投资行业规则的改革,将成为接下来几年内华尔街最大的焦点和看点,也将成为影响未来美国金融业发展以及美国经济走向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高盛罪与罚
  
  高盛的危机看似属于一个偶然的失误,但却是华尔街长期忽视道德的一个结果。英国首相布朗甚至宣称,他对“这一道德沦丧感到震惊,这可能是我们所见过的最恶劣的案件之一”。
  2007年初,金融风暴的前夜。此时,市场上的许多投资者还沉浸在对资产抵押债券似乎是高回报投资工具的迷恋中。在高盛银行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交易员拖雷,在一封私人电子邮件中欣喜地告诉朋友,他成功地撮合了一桩涉及许多复杂资产抵押债券以及衍生品的巨额交易。
  在邮件中,拖雷兴奋地描述自己为“天才”。因为,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理解交易产品中复杂的风险结构。不可思议的是,交易居然做成了!
  拖雷此次的精彩表现,深获高盛上层赏识。从此之后,拖雷也由一个普通的交易员,逐渐成长为一个明星交易员。
  经拖雷之手首次撮合的名为ABACUS的交易,资产的主要买方是德国的IKB银行、荷兰的ABN银行,以及苏格兰皇家银行。与三家欧洲银行做对手交易的,是美国约翰·保尔森风险对冲基金。在交易中,约翰·保尔森风险对冲基金利用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大幅度卖空三家欧洲银行所买入的资产抵押债券,豪赌资产抵押债券价格会大幅下跌。在接下来金融风暴席卷的两三年里,资产抵押债券的价格大幅下跌,许多债券几乎成为废纸,三家不幸的欧洲银行共损失了近10亿美元,而约翰·保尔森风险对冲基金则获利丰盛,不仅一夜暴富,而且由默默无闻的一家基金,一跃成为闪光灯下众所周知的成功风险投资基金。
  美国证券监督交易委员会认为,有证据表明,拖雷代表的高盛银行在充当交易商的过程中违反了中立原则,秘密让交易的一方约翰·保尔森风险对冲基金参与选择具体交易什么样的资产抵押债券。由于约翰·保尔森风险对冲基金是卖空方,必然会挑选风险较大、价格容易大幅下跌的资产抵押债券,意图从中牟利,而资产抵押债券的价格也果如约翰·保尔森风险对冲基金所愿大幅下跌,从而使得该对冲基金获利。所以,美国证券监督交易委员会认为,高盛有勾结约翰·保尔森风险对冲基金进行商业欺诈的嫌疑。
  但是,高盛银行随即迅速否认了美国证券监督交易委员会的商业诈骗起诉,并称这次起诉完全没有法律和事实根据。高盛发言人认为,他们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利将买卖双方的信息在交易的过程中公开。高盛同时也将自己描述成此次交易的受害者,声称在交易中购买了部分资产抵押债券,从而导致了9000万美元的损失。
  由于双方各执一词,此案前景目前似乎并不明朗。
  
  华盛顿为什么拿高盛开刀?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奥巴马政府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间,选择在华尔街的领头人高盛公司头上开刀?
  这要从2007年夏开始于美国次级贷款市场的金融风波说起。
  那场金融风暴,经过两年多的金融海啸,摧垮了数家有百年历史、曾经名声显赫的投资银行。从2008年3月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的倒闭危机直至被摩根银行收购,到2008年9月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的破产,以及2009年3月美国花旗银行危机,几乎所有曾经名声显赫的投资银行都深受重创,唯独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一枝独秀。
  不仅如此,高盛还在金融风暴席卷之初趁势做空债券市场,在金融危机深化之时,又借着美国政府巨额的拯救金融业计划获利。仅2009年一年,高盛就给公司员工发出了160亿美元的巨额报酬!高盛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布兰科菲甚至狂妄地说,高盛是“在做上帝的工作”。
  灾难深重的金融危机,提供给高盛银行的,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垄断机会。投资银行业从此进入了高盛一家独霸的时代。但这却并不是华盛顿政府所愿意看到的。金融业的高度垄断,势必在长期内影响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伊始,明知道危机的起源是银行业普遍使用了过高的投资杠杆而导致的资产泡沫破灭,但面对着绑架了全美金融市场秩序甚至全美经济稳定的华尔街,却不得不冒着被纳税人指责的风险,出台了所谓的金融业拯救计划,为濒临危机的金融业继续输血,提供低息流动性资金。
  而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奥巴马领导民主党主导下的美国政府,当时就必然下定了对金融业改革的决心,但是他们需要等待经济恢复的良机。2010年上半年,虽然就业市场数据仍乏善可陈,但国民生产总值在2009年下半年已经连续两季度保持正增长,且增长的速度开始加快,很多数据都表明,美国经济很可能已经开始强劲复苏,这无疑为整顿金融业提供了经济层面的支持。
  同时,奥巴马政府刚刚以微弱优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医疗改革的成功,这一方面极大增强了奥巴马本人的信心,从而进一步下定要对金融业进行改革的决心;同时,奥巴马和民主党也需要挽回在推动医疗改革过程中损失的部分民意,为民主党在即将到来的国会中期选举中争取更多的选票。所以,在这个时间开始金融业的改革,对于奥巴马政府而言,确实再好不过。
  但拿高盛银行开刀也殊非易事。140多年历史的高盛银行不仅是华尔街的一面旗帜,而且与美国的经济政治界形成了庞大的关系网。高盛银行甚至一度成为美国财政界官员的培训基地,比如美国前任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就是直接从高盛的首席执行官入主财政部。美国证券监督交易委员会此次突然对高盛银行提出商业欺诈诉讼,不仅可能摧毁高盛银行一百多年来建立的良好声誉,而且对美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也颇令人玩味。
  
  华盛顿的改革选项
  
  华盛顿舞剑名在高盛,但其意仍在金融改革。
  分析美国未来金融改革的走向,离不开对造成金融危机肇因的分析。美国持续两年多的金融危机,其诱因还在金融制度层面、货币经济层面,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环境等三方面。
  从制度层面来讲,1999年克林顿政府废除了美国1929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制定的Glass-Steagall法案,再次允许大型银行同时受理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Glass-Steagall法案的废除,从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对美国银行处理业务范围的规定,从而允许美国银行更好地参与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国外银行的竞争。但是,Glass-Steagall法案的废除,也产生了银行业务的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以及暴露出投资银行部门投资中的风险问题。而这些漏洞,其实非常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合法的监督和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此次金融危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政府对银行业风险的评估管理,没有跟上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复杂程度所致。很多情况下,监督人员无法正确有效地评估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结构,从而也就无法有效地限制银行过多持有风险性资产并从中牟利。
  从这个角度而言,未来的金融业改革,一个方案或许是重新恢复Glass-Steagall法案,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再次分离,并限制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和禁止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
  但这样的改革,恐怕是偷懒的做法,也与市场经济提倡竞争的做法背道而驰。不过这样的改革,在逻辑上却可能大致符合奥巴马民主党政府限制市场、多干预市场的经济理念。毕竟,历史上Glass-Steagall法案就是在民主党议员的提议下产生的。
  而更好的改革方案或许是,继续允许混业经营,允许金融衍生品的自由发展和交易,但是增强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管能力,从而既保持了金融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又能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从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加政府金融部门的就业机会,一举三得。但是同时,此方案也要将反垄断的原则贯彻到金融行业,防止出现类似高盛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行的方案,可以是分拆高盛等过大的银行。
  另一方面,此次金融危机的缘由从货币经济层面的角度来讲,是21世纪初以来全球流动性的过剩所致。2001年,美国联邦储备局为挽救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大幅度降低联邦储备金利率,并将利率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为市场提供了大量宽松的流动性资金。而与此同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为挽救长期低迷的经济,实行了长期的零利率政策,为全球投资经理人提供了极为便宜的炒作资金,从而极大地鼓励了套息交易,进一步加剧全球资产泡沫的形成。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联邦储备局需要增加自身的独立性,尽量少干预实体经济的起起落落,而将重点放在稳定价格上,这一点上,欧洲中央银行是其典范。同时,如何防止其他国家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输出资产泡沫,则需要美国和其他国家间协调货币政策。
  最后,从国际资本市场环境层面来讲,美元的国际结算通用货币地位,赋予美国经济许多潜在的优势,但也埋下了金融危机的种子。由于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世界其他国家不仅因为需要购买美国商品而持有美元,更需要为了应付一般性国际结算,以及防范资本市场金融风险,而持有大量美元资产。这对美元资产形成了相当大的需求。对美元过多需求的客观结果,是为美国国内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流动性资金来源,从而助长了美国国内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
  随后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虽然迎合了将资本市场泡沫风险分散到各个银行的客观需要,但在资产泡沫的形成过程中,美国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没能跟上金融衍生产品复杂程度的发展,导致银行业私下动用过大的投资杠杆,从而形成了极其脆弱的资本市场。
  从这个角度讲,美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也需要其他主要国家的合作和协调。自布林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就一直充当着世界储备货币的角色,而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个体系存在很大的漏洞和不稳定性。要补上这个漏洞,需要多样化国际结算通用货币,比如增强欧元、日元甚至是人民币在国际结算和价值储备中的角色等。★
  (本文作者为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商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7年前,癸未初春。在北京大学寒假例行的战略研讨会上,刚刚上任两个月的校长助理张维迎就北大改革抛出了两个论点:一是“引入竞争”,二是“不升即离”。  这场会议酝酿了一场后来被认为是北大86年来最激进的人事变革,被北大教师冠以“癸未变法”之名。  一位当年的副教授至今还能记得他看到改革方案时的感受:“方案中明确暗示,如果我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晋升为教授,那么就将离开北大。我的铁饭碗没了。”  7年后,这名
阳光政府的公民动力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  两年来,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这对于过去“视不公开为常态,公开为例外”的中国而言,不啻于一次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  受《条例》激励,众多普通公民主动要求政府信息公开,他们中有为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执着者、有为淬炼社会规则的公益申请者、更有以监督政府为旨归的学者。他们充当着新法规实施效果的试金石,同时也见证了中国
就现实的可能性而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迪斯尼动画片其实并无太大的区别,幸运少年贾玛尔所经历的种种劫难也并不比童话里的白雪公主更多几分真实色彩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电影,算是横扫2008年国际电影颁奖季的一匹黑马,不单在第81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摘得了八尊大奖,还乘着获奖的东风,在早春三月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一部明媒正娶的中影引进大片。曾经的英国“老愤青”丹尼博伊尔导演更专程抵京,温良地
中国新闻周刊:温家宝总理在云南指导抗旱工作时提出,绝不能让群众没水喝,但就目前受灾的情况看,我们能否保证700多万受灾群众的最基本生活用啦?  达瓦:这个可以保证。我们现在是采取多种办法,目前已有1125万人次投入救灾,打了3912眼机电井,建了7500多处泵站, 40多万台机动设备,出动运水车辆28万多辆次,抗旱用电已达3200万度,用油6500吨,打井400多口,组织人工增雨1400多点次。每
刘小东披着一件军大衣,被几个年轻的助手簇拥着走进了一个小公园。几天之前,他曾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大棚用来画画。晒太阳的老人们小声咕哝,“那人不就是那个画画的!”刘小东也不抬头,自顾自地走,风尘仆仆的背影在夕阳下像一位下乡考察的县委书记。  这个地方叫作金城,隶属辽宁锦州的一座小城。它依托于当地一家造纸厂生长成现在的样子。随着中国经济转型,造纸厂从辉煌变得沉寂,小城亦然。这里是画家刘小东的故乡。在这里,
1 “鸟巢”沙发    这款取名为“丝瓜”的沙发是由一位日本设计师用硬板纸制作而成。特殊的结构让它十分牢固,能够承受一定重量。沙发的尺寸为长90厘米×宽90厘米×高75厘米,看起来还真的很像北京的“鸟巢”体育场的造型。    2 概念家庭菜园    这款概念家庭菜园,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来种植蔬菜。整个装置的下部设有喷嘴,可对植物的根部喷水或是喷洒营养液。同时,其内部设有水循环系统,以保持蔬菜的新鲜。
一辆小货车缓缓开到减速带前。减速带前,两个小工刚把成捆的砂纸摊开在地上,准备裁剪。然而,货车发动机还在突突地响着,司机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砂纸店老板娘在一旁嚷嚷开了:“没看见地上有东西啊?还开?还开?!幸好是东西,要是个小女孩呢?”  这里是广东佛山的广佛五金城。之前的10月13日下午5时左右,一位名叫悦悦的两岁女孩儿在这里先后被两辆车辗压,监控录相显示,7分钟内,先后有18人走过,但没有
国共内战正酣,蒋介石却已经秘密布局,将包含金圆券准备金在内的大批黄金运离大陆,送抵台湾。六十多年来,这一直都是两岸极具争议性和震撼性的事件。而乱世中黄金总数的此消彼长,成为了历史大变局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巨额金银以百吨千吨计、辗转运送千里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空前绝后的。”加州大学教授吴兴镛说。他是国民党军队前财务署长、亲历黄金运台的重要人物吴嵩庆之子。  2009年末,由吴兴镛所写的
高考前夜我做了那事  罗 西    上世纪,1983年7月,远如远古,我高二毕业(当年高中是2年制),懵懂如初夜地参加了高考。  记得那天上午,艳阳,我还在田间帮父母干农活,有人跑来说,高考分数出来了——我听起来像是说日本鬼子进村了!父母激动地让我去学校看榜。我心里知道考得不好,于是行尸走肉地去了。我已经忘记了总成绩是多少,但物理耻辱性的39分,则是记忆犹新。  在我看来,学生时代的成绩好坏,取决
中国抗生素滥用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缺陷、监管不力。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新的‘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10~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    2009年春节后不久,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的主任医师刘正印碰到了一个棘手的病人。  患者是重症监护病房一名年仅21岁的女孩,刚刚接受了肺移植,但医生就在她的胸水和痰液中发现了高度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它能抵抗我们手头的几乎所有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