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蓝图已经绘就 壮丽前景催人奋进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yq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达到1.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力争达到2000亿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和6%以上;城市化率达到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4‰以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面万树春。在全国人民开始以实际行动开创“十一五”美好未来的形势下,近日本刊记者主要就“河北省‘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前景”等问题,专程采访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庚茂。下面,将现场采访郭庚茂同志的情况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十五”期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令人鼓舞的良好局面。请您谈谈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郭庚茂:概括地讲,主要是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就: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大的台阶。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116.6亿元,为2000年的1.99倍,年均增长11.2%。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全部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35.2亿元,为2000年的2.6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92.1亿元,是2000年的3.74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7.1元,比2000年增加344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1.6元,比2000年增加1002.7元。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2005年粮食总产达到519.7亿斤,为6年来最高水平;畜牧、蔬菜、果品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60.6%提高到2005年的70%;农业产业化经营率由2000年的36.1%提高到2005年的49.4%。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建立,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142个疾控项目和106个医疗救治项目基本完成。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2003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1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三是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五年新增高速公路654公里,通车里程达2135公里。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316万千瓦,比“九五”增加724万千瓦。保定汽车园、廊坊高新技术产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曹妃甸港区和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石钢、华药等一批省属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利用外资78亿美元,年均增长10.3%;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60.7亿美元,是2000年的3.1倍,其中出口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109.3亿美元。
  记者:“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请您谈谈河北“十一五”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郭庚茂: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分析“十一五”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河北实际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达到1.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力争达到2000亿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和6%以上;城市化率达到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4‰以内。
  关于“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坚持一个统领,把握一个主基调,筑牢一个基石,实施五大举措。“坚持一个统领”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一个主基调”就是“更快更好、奠定基础”,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为后十年积累后劲。“筑牢一个基石”就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施“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提升全省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坚定不移地展开改革攻坚,全方位地提高开放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记者:您一直十分重视产业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请问,河北“十一五”期间在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打算?
  郭庚茂: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产业壮大不了,产业水平不提高,产业竞争力上不去,发展就无从谈起。从河北的实际情况看,要从三大方面着力培育建立战略支撑:第一,十大主导产业。钢铁、装备制造、石化是全省的战略支撑产业,其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0%以上,是全省最具规模优势和竞争实力的支柱产业,要使之成为推动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食品、建材、医药、纺织服装是我省的传统产业,市场需求大且比较稳定,也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要以提升国内外市场分工中的地位为目标,加快结构调整,培育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和产业园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进集群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志性产业,也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先导性产业。要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我省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同时,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医药、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领域,打造局部优势,培育形成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体。打造现代物流,重点是加快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唐山、邯郸、秦皇岛、石家庄、黄骅等十大物流园区,形成覆盖全省、融合京津、联结国际的现代物流网络。旅游业,要打造旅游精品,构建与周边省市融合贯通的大旅游圈。第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的中坚力量。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重点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各地都要选择发展重点;二是推进产业和人口的集中;三是壮大产业龙头;四是推进改造升级,着力提高配套服务能力,完善销售体系,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发展配套产品和相关产品。第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持全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完善全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原则是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重点是能源、水利和综合交通;目标是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保障有力。
  记者: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是既快又好的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为从根本上实现发展途径的转型,河北在“十一五”期间准备采取哪些重大举措?
  郭庚茂:总的来讲,要实施五大战略举措: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好发展道路问题。围绕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三个目标,突出抓好集约、节约、循环三个环节。集约就是高强度地投入和集中使用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益,降低资源的单位耗用和占用水平;节约就是采取一切有效可行的办法,减少资源的消耗、占用和破坏,使单位消耗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循环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二是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发展中的症结和突出问题。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河北发展中诸多矛盾的症结所在。要紧紧抓住产业集聚这个切入点,引导企业集中布局,培育壮大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要实施梯级推进的方针,走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快县城和部分重点镇的发展,率先建成各具特色的小城市;把中等城市建设作为完善城镇体系的战略切入点,使更多有条件的小城市加快发展成中等城市,并使一部分基础较好的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过渡;发展壮大区域中心城市,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河北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要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核心,通过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富裕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突出抓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三是实施“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解决好发展的增长点、增长极和突破口问题。要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壮大沿海经济带;要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社会帮扶和转移支付力度,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四是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改革的重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机制,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在对外开放方面,基本要求是放宽领域、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对外贸易要加快由数量创汇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利用外资要着力改进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既扩大规模,又提升质量。五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好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问题。要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创造不同群体共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平等机会,普遍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收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民主建设,保证城乡居民安居乐业。
  记者:早就听说河北是“东部区位、中部水平”。请问,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之际,河北有何想法?
  郭庚茂:“东部区位,中部水平”,是我们按照国家对东、中、西、东北全国四大经济板块的划分和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自身作出的一个阶段性评价。河北省东临渤海,属沿海省份,是“东部区位”。但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看,河北省与东部先进省份存在较大差距,而与河南、山西等中部水平相当,中部特征更为明显。我们可以从四方面作个比较:第一,河北是农业大省。与河南、湖南、安徽、湖北等省一样,河北2004年粮食总产也在2000万吨以上,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9.3%,高于湖北(45.1%)和山西(44.3%),与江西(50.1%)接近。第二,居民收入较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51元,居全国第17位,低于湖南、湖北,与山西、河南、江西、安徽在同一个档次。河北尚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40个,省定贫困县12个,贫困人口有197万。第三,财政负担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排全国第18位,低于山西,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以至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均工资、在校生人均经费等多项财政支出指标,都处于全国后位。第四,城市化水平低。河北省城市化率为34.5%,低于中部六省35.5%的平均水平(湖北43.7%,江西35.6%,湖南35.5%,山西34.9%,安徽34.5%,河南28.9%)。
  “差距”就是压力。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努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针对河北的区位特征和发展水平,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河北的支持力度,使河北的发展步伐能够与周边地区相协调。
  记者: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重心的转移,环渤海地区成为全国性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外环渤海、内环京津的重要省份,请问,河北在环渤海经济发展和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方面将有何作为,又有何要求?
  郭庚茂:的确,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京津冀作为这一地区的中心地带,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中心,必将成为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龙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从国家层面统筹谋划这一区域的发展,这将为河北释放蓄积多年的“两环”优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河北是京津经济发展、城市拓展的腹地,是生态安全保障屏障,是通往祖国各地的必经通道,在整个都市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水平看,河北与京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制约着都市圈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希望国家能够更加重视河北在整个都市圈中的功能和作用,支持河北加快发展。一是培育曹妃甸战略增长极。开发建设曹妃甸工业区是河北省的一号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首钢涉钢系统搬迁、迁曹铁路等工程正加紧建设,矿石码头已投入运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建设曹妃甸钢铁基地、港区和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我们将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把曹妃甸建设成为国际性能源原材料集疏枢纽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使曹妃甸工业区与天津滨海新区共同成为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建设京津冀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冀北张家口、承德地区是京津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也是都市圈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要加快这一地区的脱贫步伐,需要国家建立特殊的财政支持政策和资源环境补偿政策,以实施生态移民、发展生态产业和加强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建设生态经济特别示范区。三是建设滨海重化工产业带。我省的秦皇岛、唐山和沧州沿海地区,已形成钢铁、造船和化工等重化工产业优势,还有秦唐沧三大港口和大片滩涂土地资源,是发展重化工产业的理想选址,可以和天津一起构筑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滨海重化工产业带。四是与京津共建高技术产业基地。京津是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河北已形成完整的制造业产业体系,三方在高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已有多年良好的合作,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必将会极大地推动高技术产业化步伐,提升整个都市圈的产业层次和经济增长能力。另外,还有都市圈城市体系合理布局、交通能源设施建设等跨区域工程,河北都应当在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促进京津冀在产业布局、人口聚集与资源环境等方面更加协调发展。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壮丽前景催人奋进。最后一句话,那就是凝聚着全省人民意志的“十一五”规划蓝图,将引领着燕赵人民共创新的未来辉煌。
其他文献
2007年10月18日,吉林省生態产业发展协会在长春成立。会议强调,吉林省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协会的成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具体举措。协会的成立,必将成为沟通政府机关、科研院校和企业的桥梁纽带,多渠道地推进吉林省生态省建设,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必将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全面建设;必将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全民创业,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京的正北方,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辖12个旗县市,被称为“天堂草原”,且有“蒙元文化圣地、游牧文化之源、摔跤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族服饰之都”的美誉。锡林郭勒,蒙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流,美丽的锡林河蜿蜒在碧草如茵的锡林郭勒草原。锡林郭勒盟的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美丽的草原风光、深厚的蒙元历史文化和古朴的民俗风情。    美丽草原 旅游天堂    锡林郭勒盟可利用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总体对机械行业发展有利,全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分行业看,城市建设,铁路、港口,物流等交通物流设施建设等将使工程机械、载货汽车继续保持增长;汽车、数控机床、输变电设备产量等继续较快增长。    今年上半年,机械行业运行态势良好,生产、销售以及经济效益,继续平稳快速增长。    一、2007上半年机械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产销平稳增长。今年1~6月,机械行业累计完成工业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葡萄糖酸锌钙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应用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对联合用药对疗效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本院2016年01月- 2019年0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200例,对照组(例数=100例)在治疗期间仅接受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联合组(例数=100例)在治疗期间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患儿还加葡萄糖酸锌钙联合治疗,对对照组、联合组患儿疗效展开分析。结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了纪念北京奥運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日前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全民健身日”的设立,不仅加强了全民健身宣传教育,还为全民普及了健身知识。只有加大社会体育队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健身的积极性,才能全力营造“运动、健康、快乐、时尚”的良好社会氛围。  让全民健身“动”起来,让我们共同行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尽享健康快乐人生
世界银行支持中国能源建设。日前,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8700万美元贷款用于“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扩大项目”,来支持中国大规模地扩大可再生电力供应。此外,还有全球环境基金提供的4022万美元赠款,共计12,722万美元。该项目是世界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近年来所支持的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世行不仅在资金上缓解中国能源建设不足,而且在技术和管理上推动中国能源发展。针对世行对中国能源建设的支
王信,现任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经理、党委常委,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58年出生,中国矿业大学工学博士,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1982年在兖州矿务局南屯煤矿工作;历任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处主任工程师、副处长;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机电处处长;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董事局董事;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董事局董事,兼
从实际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医药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医药市场年销售额为4060亿美元。其中,美、欧、日三大市场占了88%,而当年中国医药销售额为2464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8%,其中出口约46亿美元,只占全球销售额的1%多。    2007年1~5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146.24亿元。其中,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分别为93.42和476.61亿元,同比
【关键词】局部晚期直肠癌;同步放化疗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002-8714(2019)12-0111-02  直肠癌临床发病率高且危害大。目前该疾病治疗手段依然是以手术为主。对于I期直肠癌病人单独施以根治手术就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对于II/III期直肠癌[1],有报道称实施术前同步放化疗能够提升肛门保留率,减少预后的复发和不良反应。目前术前同步放化疗已广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