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高压对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的影响

来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eng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腹内高压对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5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内压10和20 mmHg组,每组15只.运用氮气气腹法制作大鼠腹内高压动物模型,两气腹组各按维持气腹第1、2、4小时分为3组,每组5只SD大鼠,解除气腹后术后24 h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组动物不同小肠段蓝色葡聚糖2000浓度的情况,检测肠黏膜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浆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D-乳酸含量,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以上各组设有相应对照组,对照组不充入氮气.结果:(1)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为10和20 mmHg组大鼠肠道转运功能明显减弱;(2)两组气腹组肠黏膜SOD、GSH水平及MDA含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血浆D-乳酸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变化;血浆DAO值在IAP 10 mmHg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变化,IAP 20mmHg组与对照组有明显改变(P<0.05);(4)在光镜下看,对照组术后肠道黏膜未见明显损害.IAP 10 mmHg组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小肠黏膜上皮下间隙偶尔增大提示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充血,IAP 20 mmHg组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肠黏膜上皮细胞改变,小肠黏膜淤血,黏膜上皮水肿,上皮下细胞间隙扩张,部分肠黏膜绒毛顶端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自绒毛脱落,部分绒毛顶端破损,一些腺体显示不清;(5)电镜超微结构分析显示IAP 10 mmHg下肠壁绒毛细胞间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轻度肿胀,IAP 20 mmHg下部分视野可见微绒毛变钝,绒毛倒伏,线粒体结构不清.结论:(1)腹内压为10和20 mmHg的N2气腹可导致SD大鼠肠道转运功能明显减弱;(2)20 mmHg N2气腹使血浆DAO活性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而10 mmHg气腹不影响血浆DAO活性和肠黏膜屏障功能;(3)N2气腹压升高所致肠黏膜氧化应激可能是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之一;(4)腹腔压力升高能造成小肠上皮细胞的显著损害和细胞间TJ的显著肿胀,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加.
其他文献
新版GMP及验证指南中对无菌药品生产用灭菌设备的要求提高,对隧道烘箱的选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隧道烘箱概述入手,对热风循环与远红外型隧道烘箱进行探讨,并对之前此类设
智能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调度系统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动态地监测公交运营信息,实现对公交运营车辆的实时监控、动态调度以及运营统计自动化、智能化。它是公共交通车辆调度管理的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运动实践活动中,包括篮球理论知识学习、技战术训练和竞赛等,是篮球运动员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
储层中的流体真实记录了沉积成岩过程中流体的成分、温度、盐度和压力等信息,直接反映了沉积盆地内油气等流体矿产的分布状况和生成演化。陇东地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油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 CCCI)是由日本学者于1990首次提出,它主要是针对临床上一些反复诉头晕、头痛、头重等自觉症状的老年或老年前期
目的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tuberculosis, Mtb)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每年有900多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约200万。至今大约有20亿人被感染,结核病目前已成为全球严重
英语教材从出版到使用的过程,是凸显和传播我国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目前我国英语教材出版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内容过于简单、文化体系零散以及文化传承偏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的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速度”的影响下,大量的景观项目在各地兴起,许多的项目被要求快速建成。论文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提出
<正>古典园林中桂花的应用我国古典园林中,以桂花为名(或主景)的景点现以苏州园林中的最为著名,如留园"闻木犀香轩"、网师园"小山丛桂轩"等均为大家所熟知。而在历史上,苏州
《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在课标修订过程中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其中,新增加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