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对大鼠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2018年4月~8月,选择7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暴露组1、2、3、4(暴露时间为3.75、7.5、15.0、30 min)和恢复观察组1、2(暴露30 min后观察30 min和120 min)。染毒后麻醉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气指标分析;取脑组织进行测试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机 构】
:
710065 西安,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毒理与生物效应技术研究室,710065 西安,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毒理与生物效应技术研究室,710065 西安,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毒理与生物效应技术研究室,7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对大鼠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方法2018年4月~8月,选择7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暴露组1、2、3、4(暴露时间为3.75、7.5、15.0、30 min)和恢复观察组1、2(暴露30 min后观察30 min和120 min)。染毒后麻醉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气指标分析;取脑组织进行测试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 esterase,AchE)和多巴胺(Dopamine,DA);同时对肺和脑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暴露组实验动物的血气指标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PO2)、碳氧血红蛋白(Carbonyl hemoglobin,COHb)、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2Hb)、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MeHbt)、Na+、K+、Ca2+和C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pH值呈现下降趋势,脱离暴露气体环境120 min后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高铁血红蛋白(MeHb)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氧分压(PO2)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碳氧血红蛋白(CoHb)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趋势,与氧合血红蛋白(O2Hb)趋势相反。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4和恢复观察组1内源性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谷氨酸(GLU)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内源性CO、GLU和AchE降低,NO升高,DA无明显变化。暴露组肺、脑组织发生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等病理改变。
结论温压装药爆炸环境气体可引起大鼠血气、电解质、神经递质以及肺、脑组织病理学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故可通过检测相应指标来有效评估温压装药爆炸气体对机体的损伤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Nr2a1对棕榈酸诱导的小鼠胰岛β细胞系Min6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体系在小鼠胰岛β细胞系Min6中转染Nr2a1的过表达质粒,研究Nr2a1在棕榈酸诱导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将细胞分为对照组、Vector组、棕榈酸+Vector组和棕榈酸+Nr2a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棕榈酸对Nr2a1及刺激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共刺激因子1型α(
磷化铝(aluminum phosphide,ALP)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谷物熏蒸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ALP的频繁使用导致中毒的患者数量增加。ALP中毒的死亡率极高且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剂。对急性毒性过程探讨的不断深入引入了新的治疗手段。某些新的可能有效的抗氧化剂有望应用于治疗ALP中毒。此外,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促进了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
目的掌握烟台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现状,为评价放射防护设施与放射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以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至12月,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定方法对烟台市医疗机构1 803名放射工作人员开展4个周期(每个周期3个月)的个人剂量监测。按照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根据不同职业分类对放射工作人员集体有效剂量、人
目的分析吸入盐酸(Hydrochloric acid,HCl)烟雾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2019年3月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7月6日至2018年7月9日收治的5例吸入氯化氢吸入致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5例患者中,2例诊断为重度中毒,3例为中度中毒。5例均予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1例予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
目的探索SB431542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3信号通路在大鼠矽肺纤维化中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SB431542抑制剂组和SB431542抑制剂对照组,每组10只。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其他3组采用非暴露气管注入法一次性气管内注入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悬浊液1 ml(50 mg/ml);SB431542抑制剂
目的探索构建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职业病风险评估模型。方法于2018年5月,收集2012至2017年广东省报告的职业性尘肺病、职业中毒、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病例,基于信息扩散原理,通过扩散函数对不完备的职业病信息进行扩充,建立观测样本和风险概率分布的映射关系,构建职业病风险评估模型,对职业病报告病例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广东省报告职业性尘肺的年报告病例200~300人之间的概率为67.
目的调查甘肃省14个地州市30家企业的女性职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现状情况。方法于2015年6~10月,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本省14个地州市30个企业的女性职工共8 538名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8 407份,调查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甘肃省女职工接触化学、物理有害因素的女性职工所占比较大为67.87%(5 706/8 407),大多女性职工接触2~4种职业危害因
目的选用国内外3种风险评估方法分别对某汽车4S店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探讨不同风险评估方法适用性。方法2018年8月选择汽车4S店作为调查对象,应用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综合指数法、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ICMM)定量法以及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对某汽车4S店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进行评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情况对风险
本文报道了1例煤工尘肺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致反复大咯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大咯血先兆,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窒息等对症支持护理,做好用药观察;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重视营养支持,积极改善营养状态,未出现窒息等护理并发症。
目前,鼻-鼻窦恶性肿瘤尚未被列入我国现行的法定职业病目录,对于鼻-鼻窦恶性肿瘤与职业性接触因素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2018年9月,英国就业与退休保障部发布最新版的"工伤残疾救济金涵盖疾病目录",将与木粉尘接触相关的鼻-鼻窦恶性肿瘤和鼻咽癌列入英国的职业病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我们对职业性木粉尘接触与鼻-鼻窦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