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间作西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 :江西棉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olff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杂交棉品种的推广应用,棉花生产出现了新的“双改”,即改密植为稀植、改宽窄行为等行。因此,为棉地套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棉地套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星子县温泉镇是个小有名气的西瓜或甜瓜生产基地,从2003年开始示范、推广棉花西瓜或甜瓜二熟套作栽培。2006年全镇瓜棉二熟套作面积86.7hm^2,年产瓜果2650吨,收获籽棉422吨,总产值494万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栽培技术简结如下:
其他文献
铃丰保牌氨基酸叶面肥是由江苏省扬州市春泉生物化学场生产的一种液体肥料,2007年通过在田间作物棉花上的示范试验,校验其大田应用肥效和经济效益,为该肥料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介绍了宛801一8(优系)的特点和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基本特征。Pi和Pi′是品种Vi的丰产性指数,分别表示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vi的品种的出现率;Si是
江苏沿海地区植棉历史悠久,为我国重要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病虫暴发,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再加上劳动力及生产资料成本上升,2008年棉花收购价格大
传统的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棉区的一项重要增产技术,但该项技术环节众多,工序繁杂、花工多、劳动强度大,已不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大批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的实际情况。为此,淮安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棉花加工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重点项目课题在江苏南通通过验收。目前,中国棉花加工产业存在整体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加工能源消耗高
浙江余姚黄家埠镇常年种植棉花400hm^2左右,占全市棉花面积的22%,从2001年开始试种杂交抗虫棉南抗3号以来,目前常年种植杂交抗虫棉面积已占本镇棉花面积90%以上,推广速度居全市领先
通过田间大面积的试验,进一步鉴定河南省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品质和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品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为优良棉花新品种在河南省的审定和推广提供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源农药康绿功臣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康绿功臣100.200倍液可有效防治棉铃虫.药后5天保蕾铃率为91.7%-97.9%.虫口减退率为93.2%-100%。药后7天虫口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