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社會纷繁复杂,要想生活得简单实在不容易,除去人们自身比过去有了更多的追求和期待之外,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它诱发了人们试图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欲望,造成社會管理成本畸高而效率低下,许多部门以权谋私而腐败丛生,致使公众所能获得的权利、利益和所能享有的社會资源因身份高低、地位尊卑、权力大小、财富多寡而千差万别,一些领域在貌似有序的表象下无序地运行着,由此带来的社會不公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自上而下都习惯于用非正常的手段来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许多简单的事情因为具有了各种运作的可能性而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内心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焦虑和不安。
要让一个社會变得简单而高效,除了有一个好的游戏规则外,关键在于每个社會成员都能无一例外地按规则行事。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那里对吸烟的限制是很严格的,在不能吸烟的地方抽烟,或者乱扔烟头,要被处以1500港元的高额罚款。起初大部分内地游客不以为然,以为只是吓唬吓唬而已,不會真罚,就算违规了,旅行社出面“协调”一下也能摆平。可是导游會非常严肃地告诉你,在香港要是违犯了相关规定,你只能认罚,找谁都没用,特首也不例外。知道没有任何“运作”的余地,许多内地的“瘾君子”,在香港都會变得规规矩矩,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會被人罚没。由此也就不难理解,香港的街道和一些公共场所为什么都那样干净,烟头、纸屑和痰迹什么的,基本上看不到。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内地也有类似的规定、制度,但大多形同虚设,常常不得不在某些特殊情景之下搞“集中整治”,否则难以奏效。而什么事情都有“例外”,正是各种制度、规定最可怕的“腐蚀剂”。“我爸是××”之类的宣示,绝对不是仅供围观的笑谈,也不是情急之下的胡言乱语,一些人的名字和头衔在特定地域内就是一种“免责牌”,只要讲出来,大多时候是很管用的,可以使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在他们面前“打折”、失效。
比如街上四处可见的“特权车”,交通规则对其基本无效,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停哪儿就停哪儿。如果违章停了一排车,交警贴罚单时就會绕过“特权车”,这种“豁免权”似乎有了“天然”的合理性。你若不服,非要问个为什么,只會自讨没趣。
当有了权、有了钱、有了关系就可以不按规则行事,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可以免除必须承担的责任和理应受到的处罚,而这样的现实又被人们无奈地接受并想尽力跻身其中时,社會公平必然受到巨大损害,人们的社會意识和是非观念必然产生很大偏差,整个社會的管理必然陷入混乱和无序。
最近有人痛揭大学里学生會组织的种种内幕,包括那些“学官”们身上沾染的官场恶习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的种种好处,以及众多新生想法设法进入学生會的真实目的,看后让人感慨良多。其实不仅仅是大学,从小学开始,不少家长就在积极为自己的孩子谋求“官职”。在他们看来,不管是什么“官”,只要有顶“官帽”戴在头上,就會比别人多一些特权,得到一些别人得不到的关照。当然,“谋官”所采用的手段也是按潜规则进行的。
我们常看外国电影,人家惹上麻烦第一时间找律师,我们则是第一时间找熟人、找关系,用人情(包括权力、金钱等)来摆平,寻求一种“例外”。而当人人都希望在制度和规则面前成为“例外”,都想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利用各种资源打通“关节”,从中多得好处,少负责任,以至于按正常程序和规定就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利用关系四处打点才能搞定,那么,整个社會必然失去公平和正义,社會风气就會日益败坏,社會管理就會漏洞百出,腐败现象就會滋生蔓延,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就會时刻煎熬着每一个人。
因此,只有任何人都不可能从制度中获得额外的利益和照顾的时候,社會才會和谐,人们的内心才會安宁。也就是说,只有“没有例外”的制度才是真正有效的制度,才是最能体现公平的制度,也是最能节省精力和成本的制度,才可以让每个人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简单而快乐地生活。
要让一个社會变得简单而高效,除了有一个好的游戏规则外,关键在于每个社會成员都能无一例外地按规则行事。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那里对吸烟的限制是很严格的,在不能吸烟的地方抽烟,或者乱扔烟头,要被处以1500港元的高额罚款。起初大部分内地游客不以为然,以为只是吓唬吓唬而已,不會真罚,就算违规了,旅行社出面“协调”一下也能摆平。可是导游會非常严肃地告诉你,在香港要是违犯了相关规定,你只能认罚,找谁都没用,特首也不例外。知道没有任何“运作”的余地,许多内地的“瘾君子”,在香港都會变得规规矩矩,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會被人罚没。由此也就不难理解,香港的街道和一些公共场所为什么都那样干净,烟头、纸屑和痰迹什么的,基本上看不到。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内地也有类似的规定、制度,但大多形同虚设,常常不得不在某些特殊情景之下搞“集中整治”,否则难以奏效。而什么事情都有“例外”,正是各种制度、规定最可怕的“腐蚀剂”。“我爸是××”之类的宣示,绝对不是仅供围观的笑谈,也不是情急之下的胡言乱语,一些人的名字和头衔在特定地域内就是一种“免责牌”,只要讲出来,大多时候是很管用的,可以使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在他们面前“打折”、失效。
比如街上四处可见的“特权车”,交通规则对其基本无效,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停哪儿就停哪儿。如果违章停了一排车,交警贴罚单时就會绕过“特权车”,这种“豁免权”似乎有了“天然”的合理性。你若不服,非要问个为什么,只會自讨没趣。
当有了权、有了钱、有了关系就可以不按规则行事,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可以免除必须承担的责任和理应受到的处罚,而这样的现实又被人们无奈地接受并想尽力跻身其中时,社會公平必然受到巨大损害,人们的社會意识和是非观念必然产生很大偏差,整个社會的管理必然陷入混乱和无序。
最近有人痛揭大学里学生會组织的种种内幕,包括那些“学官”们身上沾染的官场恶习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的种种好处,以及众多新生想法设法进入学生會的真实目的,看后让人感慨良多。其实不仅仅是大学,从小学开始,不少家长就在积极为自己的孩子谋求“官职”。在他们看来,不管是什么“官”,只要有顶“官帽”戴在头上,就會比别人多一些特权,得到一些别人得不到的关照。当然,“谋官”所采用的手段也是按潜规则进行的。
我们常看外国电影,人家惹上麻烦第一时间找律师,我们则是第一时间找熟人、找关系,用人情(包括权力、金钱等)来摆平,寻求一种“例外”。而当人人都希望在制度和规则面前成为“例外”,都想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利用各种资源打通“关节”,从中多得好处,少负责任,以至于按正常程序和规定就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利用关系四处打点才能搞定,那么,整个社會必然失去公平和正义,社會风气就會日益败坏,社會管理就會漏洞百出,腐败现象就會滋生蔓延,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就會时刻煎熬着每一个人。
因此,只有任何人都不可能从制度中获得额外的利益和照顾的时候,社會才會和谐,人们的内心才會安宁。也就是说,只有“没有例外”的制度才是真正有效的制度,才是最能体现公平的制度,也是最能节省精力和成本的制度,才可以让每个人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简单而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