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治隐性梅毒患者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测及评价

来源 :中国误诊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经过驱梅治疗但RPR持续阳性2 a以上的隐性梅毒患者是否存在无症状神经梅毒.方法:对25例患者进行脑脊液常规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64%蛋白升高、36%葡萄糖升高;28%患者脑脊液存在梅毒抗体,其中VDRL、FTA-Abs、TPHA阳性者分别为:1、2、7例,3种方法检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患者部分存在无症状神经梅毒,可能是梅毒患者治疗困难,RPR持续阳性的原因之一.以VDRL阳性作为无症状神经梅毒的唯一诊断标准,大部分患者将被漏诊.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二氧化氯发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二氧化氯转化率低的原因及二氧化氯在反映器内可能发生的歧化反应,通过系统反复的实验提出了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对目前二氧化氯
我们于1996-01~1997-01对老年脑梗塞患者早期血浆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水平的改变进行了观察,旨在探讨老年脑梗塞患
我院1998-10~2002-10采用纵行包皮岛状皮瓣修复尿道下裂12 例,术后外观满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许多研究显示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是由MPF调控的,MAPK对细胞增殖、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调控同样起到关键性作用。以前都是将MPF与MAPK作为两种行使不同功能的物质,分别进行研究,但经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所致的非进行性中枢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是导致小儿肢体残疾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