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方法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8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对课程改革研究的不断加深,广大学生和教师逐渐接受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这也是当代高中学校教学的主要思想。高中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便是物理,通过对此学科进行学习,学生们一方面能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物理实验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培养动手能力。但就目前而言,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去解决、克服。本文对我国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6-011-01
  0
  引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中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在实验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化,从而提升技能。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帮助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而在此背景下,对教师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实现教学效率,还需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对教材知识点的讲解有足够的重视,却忽略了相关物理实验,对于某些实验甚至直接选择口头描述方式进行处理,将本应当用于实验的时间全部用来讲授课程的知识点。这样做虽然能够帮助教师快速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却没有注意到物理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容易造成“无源之水”的现象,缺乏对学科进行验证以及支撑的科学实验。而且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影响教学氛围,学生极易感受到疲惫及压迫感。
  学生一旦处于这种学习氛围,便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对于帮助理解、印证理论知识的实验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便使得仅仅是表面上的学习,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及理解,导致学习质量较差。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方法
  (一)注重建设和挖掘,丰富实验资源以及素材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的标准也在不断深入,因此教学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不仅具有趣味性,还更加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除此之外,教材内容的设计也更具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但是教师在对教材的应用方面,却需要进行不断的挖掘及改进。例如,在课前导入方面,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层次性以及目的性,对问题导向引起足够重视,从而不断激发其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实验的学习中来;另外还需要思考如何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最大程度提高教学的效果。学生之间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在学习需求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因此,仅凭课本上的知识是无法有效满足以及适应其多样化需求。因此,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实验资源以及素材的投入,这便要求学校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更进一步的投入,完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学习环境;而教师则需要提高对实验的开发水平,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可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有效利用,不仅可节约成本,还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提高趣味性。
  (二)创造更好的条件,并鼓励进行自主实验
  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当是被动接受的,应当是主动选择,并积极的进行建构。高中物理实验本身的性质就具有实践性,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为其创造、提供更好的条件,还需要鼓励其进行自主实验,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但是也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①教师在实验的演示过程中,需要改进方式方法,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并对双向互动性引起足够重视,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给予渐进式的启发,从部分参与慢慢的转换为整体参与,改变其被动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将演示实验作为基础,需更重视实验的自主性以及探索性,便于更好地吸引学生。在组织实验方面,学生可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师则需充分考虑如何使实验更加贴近生活以及更具真实性,帮助培养学生养成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重视教学效果,并不断创新
  物理学科最基本的要求是掌握知识以及技能,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极易被简单化,还容易被忽视,如果缺乏牢固的基础,也无法有效提升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验的学习存在较大的不同,不仅需要理解,还需要进行操作以及应用,因此不仅对动脑能能力有要求,还对动手等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进行良好的协调配合,因此任何一个看似简单的实验,都有一套完成的演练过程。学生只有在基础知识学好的基础上,才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综合的内容。而在综合性的考核中,也包括了物理基础实验。所以,教师应当将原理性、基础性的物理实验作为重点,并不断让学生去熟练,力争学透彻、学深。
  (四)重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定量以及定性进行結合。科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生在对科学进行深一步的把握时,还能够帮助更好地认识生活等。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对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引起重视,实现“学中用”、“用中学”,才能够使其明白物理学习的实用性,与此同时,还可培养其物理应用意识以及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更加需要对物理实验教学引起足够重视,不断的丰富教学资源,根据时代发展潮流等改进教学模式以及方式方法,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帮助其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与实践,获得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志方.新课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15):60-60.
  [2]羊雪姣.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培养与实践[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34(13):71-71.
  [3]林树阳.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00061-00061.
  [4]陈文.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高中数理化,2016(16):38-38.
  [5]胡定胜,潘漫漫.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速读旬刊,2016(11).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下要求我们尽可能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一些比较创新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我们的课堂效率。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目前我们也开始重视学生全面的发展。为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了主要的一门学科,教师也开始积极地探究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实践。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探究性和交流能力,下面我们将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小组合作模式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
摘要:语文教师应该借助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对初中学生开展知识教育以及能力培养,以此符合现代教学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主体参与是教师应该关注的一项教学因素,通过让学生养成主体参与意识,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性的思考,也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语文教师重视初中生主体参与利于全新教学理念的推广,发挥出学科教育的功能性。为此,本文思考语文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水平出发,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模型是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数学模型来自于现实世界,从现实抽象出数学问题,从数学问题出发构建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又用于解决类似的问题。  关键词:生活情境;数学模型思想;建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63-2  一
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为小学生自主阅读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条件。因此,教师应充分借助于网络环境的优势性,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让小学生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使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真正实现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着重探讨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 要:体育游戏教学是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对于广大农村小学生的成长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这也要求广大教师在开展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对游戏的探索和创新,从而为学生设置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在对游戏进行制定的过程中也要适当遵守相应的原则,确保游戏在原则的约束下进行,总之,好的游戏往往可以获取事半功倍的教
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逐渐成为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部分地区德育存在流于形式、方法单一、内容空洞、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现象。此外在与学科的对接上出现裂痕,尤其是在英语学科教学上,德育未能很好地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导致中学生德育与智育发展畸形。因此如何将德育贯穿于中学英语教学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
摘要:語文作为一个与情感氛围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中有效融入情感教学的元素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情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探究了进行语文情感教学的策略和途径,为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学;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高中语文课本中课文往往是按某一主題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单元的主题,且单元的主题对于学生通汇贯通的理解每一篇课文意义深远。本文将从预习环节、单元内容的整合、单元复习教学的开展以及课外资源的合理融合四方面开展详细的如何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单元整体;语文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教师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要注重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听力学习中的各项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提升学生的听力效果与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8-043-1  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对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以及文化意识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本文阐述了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和建构能力以及在公式定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等两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