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脾肿大对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至2018年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allo-HSCT后的25例CM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处理前2周是否伴有脾脏肿大分为脾肿大组和非脾肿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复发以及生存方面的差异。结果①脾肿大组15例(男8例,女7例),中位年龄45(2
【机 构】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造血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脾肿大对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的影响。
方法对2004年至2018年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allo-HSCT后的25例CM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处理前2周是否伴有脾脏肿大分为脾肿大组和非脾肿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复发以及生存方面的差异。
结果①脾肿大组15例(男8例,女7例),中位年龄45(23~61)岁;非脾肿大组10例(男、女各5例),中位年龄39(12~56)岁。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脾肿大组、非脾肿大组粒细胞植入率分别为93.3%(14/15)、100.0%(10/10),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17(11~20)d、14(11~18)d(χ2=5.303,P=0.021);脾肿大组、非脾肿大组血小板植入率分别为80.0%(12/15)、90.0%(9/10)(P=0.212),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17(12~33)d、15(12~19)d(χ2=0.470,P=0.493)。③脾肿大组5例发生急性GVHD(Ⅰ/Ⅱ度4例,Ⅲ/Ⅳ度1例),非脾肿大组6例发生急性GVHD(Ⅰ/Ⅱ度5例,Ⅲ/Ⅳ度1例)(χ2=0.204,P=0.652)。脾肿大组、非脾肿大组移植后100 d的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3.3%(95%CI 14.9%~51.7%)、20.0%(95%CI 2.8%~37.2%)(P=0.635)。脾肿大组5例发生慢性GVHD(广泛型3例),非脾肿大组未发生慢性GVHD(P=0.041)。④脾肿大组、非脾肿大组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2.7±2.6)%、(11.1±1.2)%(χ2=1.824,P=0.12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5±13.5)%、(68.6±15.1)%(χ2=0.351,P=0.554),3年无白血病生存率分别为(56.3±14.8)%、(80.0±17.9)%(χ2=1.148,P=0.284)。
结论脾肿大可致CMML患者allo-HSCT后粒细胞植入延迟,对生存及复发无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科护士隐性缺勤的现状,并探讨儿科护士隐性缺勤与磁性护理工作环境、心理授权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3—5月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医院磁性要素量表Ⅱ(EOM Ⅱ)、中文版心理授权量表(PES)以及中文版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SPS-6)对其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儿科护士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以药物维持治疗配合一般康复活动,观察组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生活和社交技能训练。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ADL量表、住
目的探寻"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衰弱状态的预测效能,为临床衰弱状态评估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7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5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衰弱表型量表评估其衰弱情况、应用TUGT对其进行步行功能记录,采用ROC分析TUGT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衰弱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6
青光眼是一类与进行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丢失有关的致盲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社会造成巨大负担。正确评估青光眼进展对青光眼的诊疗至关重要。视野作为诊断和监测青光眼进展的金标准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在常规临床青光眼进展评估中,视野进展的检测方法有临床判断、事件分析和趋势分析,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互补使用,但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还有一些不足。目前,正在开发多项新的算法及结构功能测试,以改进现有的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呈大流行状态。2019-nCoV主要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并引起肺部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已发现部分患者合并病毒性结膜炎,或以双眼病毒性结膜炎为首发症状,因此了解2019-nCoV的生物学行为及眼是否会被其感染非常重要。2019-nCoV主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侵入人类组织细胞,研究发现A
视野检查是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检测工具,但对于儿童,由于各方面限制因素,如配合度差、理解力弱等,进行视野检查、获取可靠的视野结果仍是一项十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用于儿童视野检查的方法各式各样,如基于成人设计的视野检查,包括静态视野检查法、动态视野检查法、应用新的检测策略,以及目前专门针对各种无法顺利进行视野检查的儿童设计的先进检查技术。目前针对儿童设计的视野检查方法从保持儿童固视、提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图像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对于利用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诊疗眼科疾病的研究日益增多。青光眼作为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维持患者视功能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AI在青光眼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青光眼辅助诊断图像,如眼底照相、视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的结合,研究者们通过建立AI模型,对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分割、分类及预测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性丧失、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眼压升高及神经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自噬是溶酶体对自身细胞质成分的吞噬、降解以及再利用的过程。自噬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相关研究涉及眼部组织对高眼压的应激反应、视盘重塑、免疫调节、异常蛋白清除以及瘢痕调控等诸多方面。本文回顾了自噬在青光眼发生和发展中作用的相关文献,特别关注了自噬与小梁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维持正常的房水流出(AHO)是眼内细胞健康和视力稳定至关重要的因素。AHO的损伤可导致眼压升高、神经损伤并伴随青光眼的发生。了解AHO能更好地指导青光眼手术,促进AHO靶向药物的研发,进而改善AHO的功能。AHO通道造影是一种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类似的、应用荧光素或吲哚菁绿辅助显影AHO的眼前节造影技术,但其成像的是房水的排出轨迹而不是血流的运动。将造影剂引入前房,经房水循环,追踪造影剂的运动轨迹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术与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PI)两者治疗伴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伴白内障的PACG 51例(59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超乳组,28眼,行超声乳化术;激光组,31眼行LPI。术后观察眼压、视力及前房参数等。结果术前超乳组与激光组眼压为(23.32±3.31) mmHg和(2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