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在不改变治疗方案的情况下,选择在血黏度高峰时间段给药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采用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不改变治疗方案的情况下,选择在血黏度高峰时间段给药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采用不同时间段给药,并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1、2天均有所增加,但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3d后病情仍在进展,7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仍高于入院时;而观察组3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则开始降低,7d时已明显下降,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黏度高峰时间段给药能
其他文献
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是临床上一种重型颅脑损伤,因其弥漫性脑损害、严重局灶性脑损害以及继发性脑水肿和脑肿胀引起的病理生理的级联反应,病程往往进展迅速,常因脑疝危及患者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麻醉用药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与芬太尼组(F组)各45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变化与窦性心律震荡(HRT )、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03-2013-03收入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
目的分析鲁西南地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管狭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100例45岁以下青年卒中患者为青年组,〉45岁100例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经神经影像学、颈部血
当移动节点发生切换时,其切换时延和丢包率问题将严重影响实时业务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该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址池的层次型移动IPv6切换算法(APHMIPv6)。该算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预防难治性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难治性偏头痛患者60例,分别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单药组30例)和联合应用左乙拉西坦、盐酸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