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30基因与肝细胞性肝癌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yiyu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P30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与肿瘤抑制和调节有关的基因,近年来TIP30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经内窥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次,每日2次;对照组40例,给予法莫替丁20 mg/次,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两组同时加用促动力剂莫沙必利5 mg/次,每日3次.治疗结束后,记录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灼痛症状缓解率和胃镜复查总有效率.结果: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目的 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粒子标记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探讨用0.2T MRI活体示踪自体皮下移植磁化标记BMSCs的分布和迁移的可行性. 方法 从兔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实验组经体外采用SPIO和BrdU双重标记后,与壳聚糖复合植入兔自体大腿皮下.设立自体皮下移植未标记BMSCs组和皮下单纯注射SPIO组为对照组,每组6只.于术后1、5 d及2、4、8周连续行MRI梯度回波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CD+34细胞数量变化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应用和判断是否早期缓解的指导意义.方法 50例初发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于WBC最低点应用G-CSF,不同时间测定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数(MNC)、Plt与CD+34细胞数量,并对它们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化疗后极期CD+34细胞为(3.05±2.47)个/μl,与化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