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探析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存在急功近利,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因此,提升学生素质,使其具有健全人格,加强人文教育,对倾向于实用技术教育的高职院校来讲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在人文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分析了加强人文教育的必然性及重要性,并对如何加强人文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策略对策
  
  The higher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education searches analyzes
  HE Lan-fang
  【Abstract】present the varying degree existence is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mmediate gain in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es th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raise excessively,neglects phenomenon which the stud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enhances,therefore,promotes the student quality,enables it to have the perfect personality,strengthens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to favors speak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operative technology education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pects and so on subject matter which exists in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analyzed strengthened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the inevitability and the importance,and how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to propos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Key word】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umanities education;Strategy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3-0109-02
  
  人文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的教育。从微观上讲,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成人”教育。具体表现在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发挥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等方面。人文素养是人的综合素质形成的基础。人文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文知识、人文文化的积累,人文素质的高低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向纵深发展、迈向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济部长在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1 人文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数以亿计的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民族的未来,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1.1 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价值观。21世纪高等应用型人才具有的人文素质的特定内涵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因此,人文素质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格、格调、情感和价值取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人为什么而活?人应追求什么?人生价值何在?这是每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必然要思考并力图回答的问题。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通过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能够正确的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各种基本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履行道德行为,帮助高职大学生建立合理的价值取向。
  1.2 人文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关键是人的感情和情感,感情和情感的后面就是责任感。“责任感”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主要包括对人自身的责任感;对他人的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世界意识的社会责任感。而现在有的学生由于人文素质差,除了专业知识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因此常常感到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以上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方面的缺失所造成的学生缺失人文精神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人文教育,重温历史、放眼世界,不仅重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确作一个有责任的人是全球现代化的需要,从培养对个人的责任感开始,逐步让其形成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的责任感。
  1.3 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情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成就,20%归功于智商,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即情商。例如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事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实质上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真正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在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人文教育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在高职教育存在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其结果造成学生知识面偏窄,技能单一,缺乏灵活性与创造性,毕业后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2 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培养目标认识不全面,重实用、轻修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是既有科学素质、又富于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但近年来,在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都围绕市场转动,结果形成了弱化文化熏陶,把学习局限在过窄的专业教育上,忽视了人文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应体现在。必须进行素养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加强应用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加强新型、交叉学科知识的教育和加强基本人文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教育过程应是培养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的过程。教育出来的人,不仅要有谋生的技能,还应有齐备的通识(知识、见识、胆识),同时具备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完善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近来,很多专家学者也在关注这一问题,提出人文教育应为科学教育定向,树立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双重教育目标。
  2.2 人文教育形式单一,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体系。 有些学校将人文教育视为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只重视人文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忽视科学、社会、文化、价值之间的联系;只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忽视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不但学生很难形成实际的人文体验,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也无法产生切身的人文感受。再有,开设专门的人文课程,组织独立的人文教育活动,使用的教育资源雷同,这种做法忽略了人文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造成人文教育的变相缺场,表现为人文教育学科教学上走过场,没有实际效果,课程形同虚设。
  2.3 信仰危机和对价值观的迷失,造成学生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核心问题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问题。目前由于经济快速的发展和竞争激烈,在学生中出现的信仰危机和价值观念的迷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流行,使得人们在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逐渐丧失了原本已经形成的理想和信念,一部分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找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个好家庭”,并把能拿到毕业文凭作为上学的最高目标,这就造成了对人文教育重要性认识上的缺陷。
  2.4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重科学素质的培养,轻人文素质的教育,没有真正的起到示范作用。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人文教育质量的保证,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受教师的影响很大。而在教师队伍中由于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就不甚合理,缺少广泛而丰富的认知兴趣,部分老师的主导思想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中存在重科学素质的培养,轻人文素质的培养的现象,没有真正的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3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对策
  
  我国近年来在大学教育中已逐步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的说来在教育观念上,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均未真正把人文教育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且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形式也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等。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对人文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在认识上要处理好人文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等,需要从教育的各个环节着手。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高职院校要想真正把人文教育开展起来并在学生的培养中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在进行学科设置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文科学类课程,为人为教育提供学科基础。
  加强人文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增加人文课程,且比重过大则势必会加重学习的负担,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增设人文课程时中,在量上要适当,在内容上要精选,同时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启迪学生在专业教育中接受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要明确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齐备的知识和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完善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对学生应特别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涉及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是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的表现。职业道德也是一个职业集体、甚至一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起到重要作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以理想教育为核心,要教育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中,牢固树立主人翁的态度,将爱国家、爱企业、爱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3.2 改革人文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建立人文教育的新模式。建立人文教育的新模式,在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因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单靠几门人文课程是难以奏效的,不论是社会科学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学科,都可以结合传授知识进行人文教育,在自然科学学科中,要善于发掘其中真善美的内涵,善于以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作为人文教育的素材。
  教学过程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现成的结论和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讨论和谈话唤醒学生意识,从而去发现真理。所以要改革人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长期以来盛行的“灌输式”、“填鸭式”式的教学方法以及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讲细讲透的教学要求都不适合人文类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等,鼓励学生思考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教师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非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类课程教师在讲解时也要穿插人文教育,体现科学的严谨、认真态度。在实践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教师具备人文情怀是基础。因为无论教师本人意识与否,他们在向学生传授技能的同时,透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的思想倾向、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和气质修养等都会无形中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以技术型为主,人文精神更需要培养。学校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强化教师的人文修养。要吸收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为人文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具备人文情怀,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同时,还要具备敬业精神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此外,还要具备包容和关爱之心,坚持有教无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人文氛围的形成。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涵养德行、开阔胸襟、启发智慧、提高情趣、健康身心,而这些都是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无论是有意识组织交流,还是潜移默化、自发的影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首先,利用广播、海报等媒介和手段,广泛进行人文精神宣传,特别是用好校园网络信息,清除网络垃圾,使人文精神在校园随处可见。其次,充分发挥活动载体的作用,在知识讲座、演讲赛、辩论赛、征文比赛中体现人文精神,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将大大有助于人文教育的开展。第三,建立一个高雅的环境氛围和良好的校风,既要加强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使学生有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克服心理上的自卑;还要加强教风、学风、校风的建设,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教职工之间关系的和谐,努力营造出浓郁的、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保持校园的和谐。在校园文化陶冶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升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周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在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2] 杨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3)
  [3] 周海波.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探析.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1)
  [4] 邓翠华.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收稿日期:2008-03-0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应用EWB软件进行实验仿真,接着分析了处处为人师表,教人须先教心﹑Protel仿真过程和功能简介﹑绘制工程图纸﹑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最后研究了电路仿真设计的意义。  【关键词】模拟电子;数字电子;Protel;EWB;电子教学    Discusses the simulation electron and the digital electron teaching shall
【摘要】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人们常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数的问题转化为形的方式来观察,揭示其中的几何意义,而形的问题借助数的理念去思考,分析其中的代数含义,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有机地结合越来,充分利用这种机智而的巧妙“数形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关键词】数理关系;图开结构;整形结合    Counts the shape union I to see  XUE
【摘要】函数单调性的研究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以图识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的真谛。“函数的单调性”一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函数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函数图象判断、分析函数的单调性问题,体现“函数-图象-单调性”的探究思维过程。  【关键词】函数;单调性;教学策略    About function monotonous teaching im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将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打破高等教育的时空界限,充分实现模拟教学,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从而为社会造就应用型人才,迎接高科技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高等教育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mpac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