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压力研究与分析

来源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dhfdhs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平岗矿东三采区14#煤层顶底板的岩层状况,为平岗煤矿围岩控制与支护技术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岩石力学性能参数,对顶板压力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顶板压力;围岩控制;支护技术
  一、引言
  我国的工业动力主要来源于煤炭。在全国生产和使用的非可再生能源结构比例中煤炭约占70%左右。煤炭为电力能源提供了78%的原料;其次,煤炭是我国主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提供了70%左右的化工原料;再次,煤炭是国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在民用能源中60%以上是由煤炭提供。煤炭在已探明的化石能源比例中占94.3%。在将来的半个世纪内,随着新行能源的不断发展,煤炭的消费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下降,但煤炭是我国最主要能源的现状不会改变。
  煤矿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和非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的主要区别是矿山压力显现的不同,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其矿山压力显现较为剧烈。首先,坚硬顶板其初次垮落步距一般大于30~40m,在回采工作面回采后老顶悬而不垮,形成大面积悬露,因而对安全生产形成极大的威胁。同时,顶板大面积的来压,会给回采工作面乃至整个矿井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引发矿震。
  二、采场围岩控制研究概述
  矿山压力理论的研究开始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处于运用简单力学规律解释矿压现象的阶段。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煤炭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钱鸣高院士创立了“关键层”理论。当工作面上覆岩层中存在多层岩层时,在其中仅有一层或数层厚硬岩层在工作面上方岩层的活动中起控制作用,将对工作面上方岩层部分乃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坚硬岩层称为关键层。当主关键层破断时将引起上覆所有岩层的破断,当亚关键层破断将引起局部岩层的破断。各关键层的破断直接导致其上方岩层的破断,同时对其下方岩层的破断也产生了影响 “关键层”理论给出了关键层的破断规律,同时对关键层的分析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关键层的判断依据是正确而可行的。该理论理论科学的将岩层移动、受采动影响的岩体中水与瓦斯流动以及矿山压力的有效结合,从多全面、更深入地诠释开采后岩体活动规律。
  龙煤集团鸡西子公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专门成立了矿山压力研究小组,对生产矿井进行了大量的矿山压力控制技术研究与实测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鸡西子公司的采场与巷道的支护参数,并在1985年以鸡煤生字第323号文件形式下发文件,明确确定了顶板压力计算方法与有关参数的选择,保证了安全高效生产。但是,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开采深度的增加,1985年的一些研究成果已不适应现有开采的条件与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坚硬顶板开采条件下的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进行控制,以保证安全高效的生产。
  因此,近几年来,鸡西子公司开始对所有生产矿井回采工作面有计划的进行矿山压力观测与研究,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提高单产与效率。
  三、平岗矿东三采区14#层顶板力学性能参数测定分析
  为研究岩石的浸水性,专门对部分岩样进行了浸水实验研究。如图1所示:
  从实验所测得的各岩层的力学性能指标可以看出,14#顶板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均值超过90MPa,质地坚硬。岩样浸水实验后其强度明显降低。
  通过现场勘察和实验室力学性能测定结果,14#层顶板岩层的质量级别为Ⅱ级,即较完整、较坚硬顶板。其在开采过程中的矿山压力显现很大程度上受层理、节理发育程度、围岩受水的影响较大。
  结合顶板岩石试样力学参数与顶板浸水后的力学参数,根据原煤炭工业部煤层顶板分级标准,14#煤层老顶定性为Ⅱ类较坚硬的顶板,具有强度高、厚度大、完整度高的工程特性,因此其具有如下显著的矿山压力显现特征:
  1.初次及周期来压步距大,初次来压步距一般在30m以上,对于整体性强的顶板当悬露顶板呈正方形时发生初次来压;
  2.支架受载荷较高,且分布不均匀;
  3.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具有十分显著的时间差和步距差,这为不等长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条件。
  四、结束语
  通过现场勘察和实验室力学性能测定结果,14#层顶板岩层的质量级别为Ⅱ级,即较完整、较坚硬顶板。其在开采过程中的矿山压力显现很大程度上受层理、节理发育程度、围岩受水的影响较大。
  结合顶板岩石试样力学参数与顶板浸水后的力學参数,根据原煤炭工业部煤层顶板分级标准,14#煤层老顶定性为Ⅱ类较坚硬的顶板,具有强度高、厚度大、完整度高的工程特性,因此其具有如下显著的矿山压力显现特征:
  1.初次及周期来压步距大,初次来压步距一般在30m以上,对于整体性强的顶板当悬露顶板呈正方形时发生初次来压;
  2.支架受载荷较高,且分布不均匀;
  3.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具有十分显著的时间差和步距差,这为不等长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条件。
  参考文献
  [1]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78-79.
  [2]史元伟,采煤工作面围岩控制原理和技术上、下[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6.
  [3]李兴伟,任萍沼,李捷.工作面顶板压力实测及动态分析[J].煤炭学报,1995,(S1):33-37.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龙门石窟520-530年期间的石窟与宾阳中洞和巩县石窟第1-4窟之间有许多共通点,但从没有中心塔柱和造像配置规则的差异来看,巩县第1-4窟显然不是作为惟一的规范来营建的。龙门石窟这段时期的石窟显然是受了云冈石窟第二期以及第三期石窟的影响。龙门520-530年期间的各石窟中,魏字洞、普泰洞、皇甫公窟之间关系比较接近。慈香洞虽然与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但在如来像的袈裟穿着上仍有所不同,石窟规模也
期刊
摘 要: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来说,创造的工业炉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中国商代就己经出现了较为完善的炼铜炉窑,制作出了更是各样的青铜器。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工业炉窑依旧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工业窑炉生产水平较低,产生的能源消耗大,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环境严重等各种问题与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不符。这要求工业炉窑需要向著自动化与节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工业炉窑;自动化;
期刊
摘 要:文章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的主要技术要素进行阐述分析,介绍此施工技术具体应用的要点以及实际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素;质量控制  1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在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下,也对公路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做好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而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就
期刊
摘 要:我国建筑行业在稳步的发展,并且深基坑支护施工也成为我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是一项重要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对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并探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在日渐增多
期刊
内容摘要:P.2988v和P.2909v撰写于诸首领受封之后的天福八年二月至三月之间。Tεηri Tajpuu bεg(圣天太傅匐)指曹元深。文书中的有关记载,是高昌回鹘为脱离安西回鹘汗国,争取中原王朝的承认而进行外交活动的反映,暗示着高昌回鹘至晚于天福七年十月便已开始了独立建国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沙州;曹元深;高昌回鹘;撰写时间  中图分类号:H211.4;G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水平也在明显提高,为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就要在施工中引入现代化施工技术,其中预应力技术尤为重要,对于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预应力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阐述了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施工工艺以及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
期刊
摘 要: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自来水需求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构建自来水厂的数量不断变多。在自来水厂当中,重要的部分就是池体。池体施工质量直接对自来水能否顺利运行带来影响。所以,本文详细探讨了自来水厂池体工程的施工基本要求,并且从几个方面对提升自来水厂内池体工程施工的质量策略进行分析,进而给施工人员帶来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自来水厂;池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在
期刊
摘 要:在建筑领域中,BIM技术属于三维建模技术。就建筑工程来看,因为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其中涉及到非常多的工作内容,需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就需要对传统管理模式的革新,将BIM技术积极引导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去,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建筑行业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等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对此,以下文章便针对建筑
期刊
内容摘要:大型石窟群,多由几种不同使用功能的洞窟组成,构成较为完整的石窟寺院。在石窟中保存有佛教造像(或壁画、浮雕)的礼拜窟,历来是学界所关注的研究对象,而那些原来就没有佛教造像(或壁画、浮雕)的非礼拜性质的洞窟,则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石窟中的各类不同性质的洞窟,皆是古代僧人根据宗教活动与生活需要而凿建的。它们的出现和存在,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的。本文透过石窟中不同使用功能洞窟的外在形态与其所蕴含
期刊
摘 要:目前注水井封隔器验封采用的是双压力计验封工艺,该工艺在验封测试中还存在一定不足。即:当验证一级两段分层井时,密封段定位并座封于偏一配水器验证偏一封隔器,上部压力计与下部压力计没有压力连通通道;密封段定位座封偏二配水器,验证第二级封隔器时,下部压力计与上部压力计没有压力连通通道,所以采用双压力计验封方法不适用一级两段分层井。  关键词 :分注井;验封  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对细分注水的要求也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