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政治课教学几点看法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6301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政治课是中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近几年,随着各地政治课教材的改革,一本本新教材呈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新教材,一方面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道德要求,法律和价值观念作了调整,符合当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当今社会所雪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也对老师的课程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他人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我就新形势下中职政治课教法作了一些探讨: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学生才会拥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在课堂上真正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学的开心,老师也会有众多的学生参与和配合,教的舒心,为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放下“圣人”的架子,拼弃“师道尊严”,作为学生的朋友,参与到教学中来,真诚坦率的亲近学生,交流感情,事事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认识到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此,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使其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提倡学生向老师提问题,然后,老师像回答记者提问一样回答学生的问题,精讲多练,把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始终保持一颗积极昂扬的学习激情。
  二、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新教材的改革,不同与以往教材改革,只是内容的增减删补,而是根据素质教育制定的新课标。内容更加精炼,知识更加新颖,更贴进学生生活,特别在形式上,力求直观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能力目标,展现了大量的生活范例,及“相关连接”的内容,巧妙设疑,隐藏观点,因此,领会教材,以本为本,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要求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足课本,课前把握课标,精心备案,吃透教材,课中突出重点和难点,与学生一道,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解读教材范例,揭示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观点,只有认清“庐山”真面目,全面理解把握教材,教师才能圆满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也会在这种教学中知识得到提升,能力得到培养。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
  兴趣是“爱学”的老师,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与一体,它以声、色、文、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个器官,使知识的容量增大,内容更加充实,形象更加生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接受,它所创设的教学情景,能充分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既弥补了教材中所不能拥有的感性材料,又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增强对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目的要求,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收集相关资料,利用互联网,下载有关信息和图片,老师收集后,围绕教材,制成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进行这项活动,这样,就能克服在课堂教学中因时空的限制,所带来的诸多不便,达到课堂教学中所不能达到的学习效果。
  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不外乎两种途径,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课内所获取的是理性认识,抽象难懂,而课外实践中所获取的是感性认识,具体形象,只有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获取感性材料,才能加深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理性的认识也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因此,老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于社会实践。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要求我们一方面充分挖掘当地的各种有益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开展红色旅游,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工矿、企业、居民家中,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事例,加深对我国国情、国策的理解;观看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展览和演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另一方面,学生应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道德标准联系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进行社会调查、评析时政热点、解答生活疑难等,使学生知识学以致用、用有所思、思有所悟。
  当然,一堂好的政治课,必须是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到课堂与课外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之需要。
其他文献
生活就像是在空中抛接五只球的游戏。这五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友谊和精神。将五个球同时在空中抛接的确是一门艺术。不久你会发现:唯有工作是一个橡皮球,掉在地上还会弹起来;而其他四个球都是玻璃的,掉在地上便会留下疤痕、裂缝,或摔得粉碎,总之不可能再恢复原样。所以我们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平衡,才能把它们都在手里玩得转。  那么该怎样去做呢?  不要总把自己与别人比较,这样会愈看自己愈不值钱。如同你的指
期刊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进步的阶梯,生活、成长、学习的乐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
期刊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实践的现实生活中,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
期刊
摘 要:高职高专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它培养的人才是企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概念的阐述,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深入分析了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引入企业文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校园文化引入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
期刊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身份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因此在课堂上究竟该怎样“讲”,对此我有以下的观点:  教师要不要讲?  传统的课堂从“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都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语文新课标下的新课堂怎样做?我认为,教师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好。首先,学生对有些经验和方法是依靠自身无法获得的,所以教师必须要“给”要“讲”。其次要增长学生的知识量,
期刊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除此之外,识字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因此,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现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识字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把字的音、形、义相结合。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统一体。识字的过程就是牢固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联系的过程
期刊
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一、思想品德课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仅只是为了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为了达到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境界,使知识的吸收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
期刊
众所周知,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的是: ①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②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
期刊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新教材,给人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串联起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一堂数学课,教师就是要很好地运用教材,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恰当地采用某种情趣方法,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使他们经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萌发学习数学的志趣”的全过程。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能让每堂课“闪亮”登场
期刊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难是众所周知的,难就难在学生存在厌写、怕写的心理。然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写话要注重学生语言积累,为学生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尽情地说,尽情地写,并为学生提供反复实践的机会。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写话的要求,我认为应该让低年级的学生愿意写话,会写话,让低年级学生在写话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下面是本人的几点做法:  (一)写自己想说的话。  说话是写的基础,是
期刊